分卷閱讀166
得他真是太悶sao了。有時候悶sao得讓人生氣,有時候又悶sao得讓人好笑。好在謝瑾華有的是耐心。他就是要等著看看,看柯祺能忍到什么時候才開始明sao!柯祺只當謝瑾華在開玩笑,繼續埋頭寫信。等到信紙晾干,夫夫倆叫人把信送去了問草園。季達收到信后心里具體是什么想法,外人不得而知。不過,幾日后他回了信,信里領了夫夫倆的好意??蚂骱椭x瑾華收到回信后,只覺得完成了一件大事。他們真心實意地盼著季達能夠有所作為。三月底,的第一期正式開始發行。報紙暫時分了四版,日后會酌情增減。第一版是大儒之作,謝瑾華每一期都會向眾位大儒邀稿,作品內容不限,作品題材不限。第二版開設了辯論模塊,每一期都會提出一個議題,投稿者可以從正面破題,也可以從反面破題,寫得特別好的文章就能被刊登在下期報紙上。與此同時,這一版還有美文美作選登模塊,同樣是面向所有文人征稿的。第三版是每月新聞總結。第四版則是故事連載。第一版的存在確保了文報的格調,第二版的存在能引天下文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第三版、第四版的存在使得報紙的面向群體不局限于清高的文人??偟脕碚f,這份報紙高得上去,也低得下來。自從這出戲大火,柯祺就意識到了一點,此時的人特別缺乏娛樂活動。所以,在發行報紙前,柯祺已經叫底下的人去和京城中幾位有名的說書先生談合作的事了。一旦報紙上的故事能通過說書先生們的口傳揚開,即使販夫走卒們不識字,他們也會知道文報的存在,并向往文報的存在。這些人或許不會來買報紙,柯祺要賺的卻也不是賣報紙的錢,他要的是國民知名度和認可度!夫夫倆合作默契,謝瑾華確保了文報的質量,柯祺確保了文報的推行。他們又趕上了好時候。此時距離縣試縱火案過去沒多久,開瑞帝知道前朝余孽想要壞了他在文人中的名聲,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報這種能夠宣傳政治正確的媒介肯定會為開瑞帝看重。朝廷官方悄無聲息地給報紙一路開了綠燈。于是,人人爭買,這仿佛成了一種潮流。一時間,京城紙貴。謝瑾華,自號未名居士,隨著這份報紙的推行就此在歷史的舞臺上嶄露頭角。作者有話要說: 讀者哎呦,咪的留言:懷瑾握瑜,子有是古時尊稱,所以叫子瑜吧。又有爛柯人這一說,爛柯人是砍柴人,可以姓柴。柴子瑜怎么樣?作為花花的別名~(≧▽≦)/~這別名很好,留著備用。——————身為取名廢的我本來想讓母上幫忙起字的。舊文里,有位叫沈靈的,字拙耕,大巧(靈)若拙嘛,這字是母上想的,嘿嘿嘿。母上這兩天有點上火,臉上長了個痘。她信誓旦旦地對我說:這是青春痘,懂?第108章為了在普通民眾中推行報紙,第四版上的連載故事肯定是重中之重。第一個故事叫,這故事不是柯祺主筆的,但大綱卻是他提供的,簡單地說是個廢柴升級流故事。主角是個叫邢大的普通農家漢子,生母早逝,繼母不慈,先遭退婚,又遭村人污蔑,因走投無路不得不背井離鄉投奔在軍中當伙頭兵的表舅,然后一路升級,一路打臉,最終走向人生顛覆。這樣的爽文套路在后世的網絡中不知道有多少,可在這個時代就顯得很新穎了。雖說悲劇更容易成為經典,但其實人人都愛爽文。因為,人們在聽故事時,總會下意識地站在主角兒的立場,并把自己的感情代入進去。在之前,不是沒有說書先生講過金戈鐵馬和大漠孤煙,但那些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將軍,主角們一開始就已經站在了普通人所不能及的高度,雖然故事夠曲折,內容也夠爽,但聽眾不會把自己代入主角。而現在,的主角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戶,他沒有了不起的家世背景,只能從一個小兵開始奮斗。這樣的主角太適合讓販夫走卒們代入自身了。主角夠接地氣!故事又虐中帶爽!絕對是能火起來的。在創造大綱的過程中,柯祺嘗試著把小胖墩于志約了出來。因慶陽侯府和鎮國大將軍府間已經達成默契,很愿意讓小輩們加深聯系,再加上小胖墩對“羊rou湯”很有好感,于是欣然赴約。待于志得知柯祺想要寫一本和戍邊軍有關的后,于老將軍就親自和柯祺進行對話了。身為于家人,老將軍自十二歲時親上戰場,一直到了開瑞年間才不得不選擇回京中榮養,這一生中有五十多年的時間都在軍隊中度過。他的父兄、祖父、曾祖等,他的兩個兒子,都死在了戰場上。老將軍見過了太多的勝利,也見過了太多的死亡。他見過了太多的舍生取義,也見過了太多的背叛。他是經歷者,他也是見證者。聽過了柯祺的計劃后,老將軍坐在院子里擦了一夜的長-槍。不是柯祺一人的作品。提供素材的人是于老將軍,準備大綱的人是柯祺,寫作的人則是馮良。沒辦法,比起每日請安時都要□□練一回但還是鍥而不舍長成了胖墩的于家主和于志,自小在于老將軍身邊長大的馮良對戍邊軍有著更深的感情。他雖未見過戰場,但他能懂老將軍的心。在第一期的上,的情節只堪堪進展到了刑大被迫投奔表舅這一地方,他的軍旅生活還未來得及展開。不過,完整的故事大綱早已經借著德親王家二公子李旭的手被呈到了龍案上,叫開瑞帝看過了。而這也是柯祺創造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目的。他在用這種方式向上位者賣好。報紙能cao控輿論。如果沒有上位者的扶持,那么等到上位者反應過來后,主創者就危險了。這不是言論自由的后世,別說什么文人風骨。報紙宣揚的價值觀必須是符合上位者心意的主流價值觀。當然,夫夫倆用不著去吹捧開瑞帝,用不著去吹捧李氏王朝,但他們必須要保證政治正確性。前朝余孽的存在已經暴露,在這種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