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6
道在方叔面前你還想藏私?”鄭馳樂說:“其實我只是負責整理,里頭的內容有靖澤的想法在、有賈哥的想法在,還有很多其他人的意見在里面,可不是我一個人想出來的?!?/br>這是大實話,他們都理解不了的問題就會向外求援,很多論點都是綜合各方觀點匯聚起來的。鄭馳樂的記錄其實也就是他的學習筆記。方海潮點點頭,對他的實誠很是欣賞。等拿過鄭馳樂記錄的內容翻了一會兒,方海潮就把它合上了。他經驗豐富,掃起這些結合了實際案例來分析的內容來也很輕松,他看得出鄭馳樂幾人對有些方面的理解還不是很透,畢竟沒實際運作過,盲區肯定會有的。但除去這些不足,對于鄭馳樂和關靖澤這樣的官場新丁而言已經非常難得。更重要的是這件小事情體現了鄭馳樂和關靖澤在人脈經營方面的殷勤。不管是不是有意的,他們這個切入點都挑得很好。對于來信請教的后輩,一般人雖然不至于立刻就另眼相待,但總歸會留下點兒好印象;而在同輩之間他們經常發起論題,每開展一論討論,他們之間的交情就更深一分——漸漸地,積極展開“筆談”的人就不僅僅是他們自己了,其他人碰上問題也會想起他們來。這就跟青花鄉和榆林鄉越來越密切的往來一個道理。方海潮想起了如今醫學界里頭那個無形的網絡——以為樞紐的一批華國醫學界核心人物。他知道這個雜志最開始就是由“筆談”演變而來,“筆談”慢慢發展成了多元化的往來:電話通訊、網絡通訊、刊行核心刊物等等。明顯是仿照了的模式,意在建立國內醫學交流的穩定大平臺。而的主創人之一就是鄭馳樂的師兄吳棄疾。鄭馳樂這個師弟明顯是照搬師兄的做法,只不過一切都才剛起步而已。方海潮原本還想提點鄭馳樂幾句,可看了一會兒就知道鄭馳樂不需要自己提點。給鄭馳樂當指路人的人已經太多了,方海潮覺得自己不必瞎摻和。他笑著拍拍鄭馳樂的小肩膀,讓他坐下跟自己聊天:“在這邊的生活苦不苦?”鄭馳樂說:“我要是說不苦那肯定是撒謊,這邊的通訊太落后了,跟外面聯系時有點麻煩。不過苦歸苦,學到的東西也多,日子過得踏實?!?/br>方海潮笑了:“這心態不錯!”鄭馳樂也不驕傲,轉而問起方海潮下一步的打算:“方叔是在省里走訪嗎?”方海潮說:“沒錯,有些事情還是要親自去走走才知道到底該怎么做才切合實際?!?/br>鄭馳樂當然知道方海潮的作風。這是他當初跟葉沐英往來的時候了解到的,葉沐英說起過他推崇的一些人,方海潮就是其中之一,到了新地兒不是先吃喝而是先走訪、全方位地了解當地情況再做下一步安排,這都是方海潮做事的原則。以前葉沐英都一一照做,話里話外也沒掩藏對方海潮的景仰。好的經驗都該學,鄭馳樂剛接到調令時兩眼一抹黑,該做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就依葫蘆畫瓢一一照辦。效果還算不錯。鄭馳樂打蛇隨棍上,問方海潮走了一個多月有什么收獲。方海潮也不隱瞞,跟鄭馳樂和賈立說起自己在懷慶走了一個月看見了什么。懷慶的條件其實不差,像榆林和青花的物產就很豐富,還有很多縣鄉更是水網發達,可以發展的東西太多了??上н@些物產比之東南沿岸、長江中下游那些地方來說優勢太小,長三角是手工業的天堂,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再加上原本的交通之便,經濟發展得非???;東南沿岸是“與國際接軌”最快的地方,電子產業、新興產業雨后春筍似的往外冒,經濟狀況只能用“飆升”來形容。方海潮的想法還是老路子:要致富,先修路。不過這路怎么修,怎么把原有的條件利用到最大化,還得好好思考。懷慶有便利的水網,可惜氣候寒冷,秋冬時根本無法通行,選擇走水路運輸的人也少。再加上這邊的物產都是食用、藥用,經濟效益并不高,愿意“走出去”的人也少了,很大一部分人居然都選擇繼續過“自產自銷”的小農生活。這樣的日子安穩是安穩,要想把經濟發展起來卻很難。方海潮說:“我要跟華東和永交那邊取取經?!?/br>華東水路交通發達,永交曾經也跟懷慶這邊一樣發展滯后,都有很多可以借鑒的經驗。他盯著鄭馳樂看。鄭馳樂和關靖澤被調派過來,是由于年初他們在上發表的文章。而在他們的文章刊行之后,關振遠和潘家的潘明哲都曾經出來給他們撐場子!鄭馳樂很上道:“潘叔和關叔肯定都不會藏私?!?/br>方海潮笑了:“那就好,我做起事來心里就有底多了。行,也別聊了,睡覺去吧,我走了一天也累極了?!?/br>鄭馳樂點點頭。等躺到床上,鄭馳樂卻又睡不著。旁邊躺著個跟“父親”年紀相仿的長輩,鄭馳樂覺得很陌生。方海潮給他的感覺很親切,就像解明朗、關振遠一樣,他不由就想到了早上收到的信,信是解馨寄來的,說孫茹已經懷孕了,特意來報喜并問他孫茹這種情況有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鄭馳樂知道孫茹對他的好是有移情作用的效應在里面的,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接受診治的過程中逐漸把他當自己的孩子來看;而解明朗愛著孫茹,因此也對他關愛有加。作為一個醫生,他很明白享受這種移情作用并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卻還是常常往解家跑。接到孫茹懷孕的消息之后,鄭馳樂的心情很復雜,但總歸還是替孫茹高興。鄭馳樂知道自己也在“移情”,見到關振遠、孫茹、解明朗,甚至是方海潮,他都會生出孺慕之心。可唯獨是他的父母,他不再有這樣的感覺。鄭馳樂睜著眼大半夜,一直到凌晨三四點才終于抵不過身體的疲倦,慢慢進入夢鄉。第二卷壯志如何不著鞭141第一章:情敵時值八月,夏風颯颯,正是第三批“送醫下鄉”醫護人員簽訂正式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