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0
關靖澤察覺鄭馳樂有些繃緊,伸手探入他衣服里,撫上他光滑的背部。接著雙手交替地揉捏著他的背。他進一步加深彼此之間的深吻,舌頭時而掃過鄭馳樂的上顎,時而纏上鄭馳樂的舌,相互追逐。鄭馳樂的身體漸漸有了反應。關靖澤的手慢慢下移,按住鄭馳樂抬了頭的“小樂樂”,順勢撫慰著它。鄭馳樂幾乎要繳械投降了。關靖澤沒打算就這么讓他釋放出來,手很快就轉移了陣地,照顧鄭馳樂其他的敏-感帶,試圖在鄭馳樂身體上挑起更多的火。動手就算了,這廝還很不要臉地在鄭馳樂耳邊說:“媳婦兒,我的伺候你滿不滿意?”聽到關靖澤的話,鄭馳樂總算找回了點兒理智。等聽清關靖澤的稱呼后鄭馳樂氣樂了,敢情這家伙當場裝得任他調-戲是想在這上面找回場子!他直哼哼:“馬馬虎虎,只能排上個尾巴?!?/br>關靖澤根本不上當:“反正排在第一位的是我、第二位的是我、第三位的還是我——一直到尾巴都是我,排在哪一位都無所謂?!?/br>鄭馳樂說:“話可別說得太滿!”關靖澤用力吻咬鄭馳樂的耳垂。那可是鄭馳樂身上最敏-感的地方,鄭馳樂吃痛之余又感到身體上的每一處火都燒得更盛了。鄭馳樂覺得這家伙實在太可惡了,其惡形惡狀簡直令人發指!不過他喜歡。他不甘落后地吻上關靖澤的唇,惡狠狠地跟關靖澤重新吻得不分你我。關靖澤覺得心口仿佛有什么東西快要溢了出來。它滿得再也盛不下其他東西了。他恨不得把鄭馳樂揉進自己的身體里再也不分開,卻又怕太用力了會對傷到鄭馳樂。少年時的幻夢、多年后再見時的難言之欲、再次“重逢”后的苦苦等待,都在這一瞬間都開花結果。不管怎么樣,鄭馳樂都屬于他了。由身到心,由里到外。就跟他屬于鄭馳樂一樣。100第一百章:前兆第二天鄭馳樂和關靖澤睡得都有些晚,醒來后秋日的陽光依舊已經透過布簾照了進來。秋風輕輕撲打著雕著細花的玻璃窗,發出細微的聲響。像是有感應似的,鄭馳樂和關靖澤齊齊張開了眼。看清躺在自己身邊的人后他們都坐了起來,翻出衣服穿好,動作劃一地站到水池前刷牙。余光不忘瞄向對方。看到關靖澤精神很好,刷牙的動作也沒有停滯,鄭馳樂忍不住暗罵:禽獸啊禽獸。關靖澤似乎也在瞅著鄭馳樂,見鄭馳樂跟往常一樣活蹦亂跳,心里不要臉地自夸:瞧瞧我這眼光,簡直不能更好了!空氣里始終飄溢著還沒散去的愉悅。兩個人沒羞沒躁地膩在一塊一整天,又恢復了平時的忙碌。國慶本來是有長假的,但關靖澤要做的事很多,根本閑不下來。鄭馳樂也被吳棄疾抓了壯丁,要他去做交流會材料的最后整理??聺h興的第一份資金已經打過來了,吳棄疾沒打算放過這個機會,準備趁著這股東方還在趕緊把第二屆交流會的幾項重點討論內容抽出來刊印,作為新刊的先行者。這本新刊暫時定名為,主要由黎柏生負責。吳棄疾人脈廣,很快就為打通了不少關節,包括好的發展經驗、好的發展設想等等,黎柏生接手后非常輕松,只需要依葫蘆畫瓢就能把它整出來了。要辦刊不難,難的是把它辦大辦好,吳棄疾對于這個開場很重視,抓來鄭馳樂一起忙。鄭馳樂隱隱明白自家師兄的打算:“師兄你是準備辦一個國內的?”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早就成為了一片了不起的沃土,各國有名的同行都在這個舞臺上大展光彩。它的兼容并蓄讓它招來了不少非議,但也正是因為它的兼容并蓄讓它的所在地儼然成了“醫學圣地”,每天都有同行們朝圣般前往,似乎只要去一趟就能脫胎換骨變成神醫圣手。可惜在上中醫很難占據一席之地,因為選擇文章用的是西醫標準,主張任何的病變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必須拿數據來說話。而在數據化這一塊,中醫發展得相當遲滯,比如在中藥的配伍之中會用一些藥物去“中和”有毒藥物的毒性,問題就來了:這個“中和”是怎么回事、具體要怎么樣的分量才能恰好“中和”掉、對于不同的人“有毒”的界限是不是有所不同?這些都是很難界定的事情。以前行醫講究的是“實用”,是一門實用的學問,前人留下來的是從千千萬萬臨床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經方、驗方以及它們的增減原則,你要說從這里面出個所以然,很難!光是學習前人的經驗就已經十分困難,要將它一一轉化成另一種醫學體系的評議標準的難度就更大了,因為這要求你同時還要對另一個醫學體系非常了解。吳棄疾考慮的就是這個問題。他說:“沒錯,現在這種狀況,我心里有點著急。西醫實在太方便,一針下去再吃幾顆藥病就好了。相比之下中醫還是有些麻煩,而且一直有人倡議廢除中醫——就連大學的中醫系,生源也始終很少?!?/br>鄭馳樂點點頭,這些他也看在眼里。吳棄疾說:“這本新刊我用‘國醫’不用‘中醫’,想的就是走出我們華國自己的路,西醫方便,中醫就不能方便了嗎?西醫讓人信服,中醫就想不出辦法讓人信服了嗎?肯定不是的,但是光憑我們自己也想不出辦法來。你腦瓜靈活,早早就開始跟人‘筆談’,這些年來在‘筆談’的過程里不僅你學到了東西,我們也跟著學了不少,我覺得這還可以擴大一點——就像你在互聯網上搞的那樣,面向所有人,全國各地都能參與。趁著交流會的余熱還在我們盡快把它的骨架架起來,往后再時不時地添薪加火,要把它辦起來并不難?!?/br>雖然把這樣的重大意義寄托在一本刊物上有些渺茫,但路總要一步一步地走。鄭馳樂也來了干勁:“那我們這就開足馬力把稿子趕出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