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感應到了什么,抬起頭朝薛巖笑了笑。在薛巖看來這就是幼稚的耀武揚威,鄭馳樂是在對他說沒了他這個朋友也沒什么,他隨時都能找到新朋友。薛巖一面嘲笑鄭馳樂幼稚,一面又覺得難受。他再怎么早熟也才十六歲而已,在他這個年紀,很多人都還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疼,他的父母卻注定給不了他半點關愛。鄭馳樂和牛敢玉是他最開始擁有的朋友,正是因為遇見了他們,他才能心平氣和地去接受后來對他好的那些人,否則他會始終處于孤僻、冷漠、懷疑他人的狀態之中,永遠離群索居。鄭馳樂無論在什么樣的環境里都能過得非常愜意,牛敢玉也漸漸過上了舒服日子,只有他還被昔日陰影籠罩著,怎么都無法掙脫。自己之所以被那個人威脅,是不是真的像表面上的那樣,怕那個人對鄭馳樂他們下手?或者是因為內心深處有著陣陣惶恐,害怕自己終究會和兩個好友漸行漸遠,被遺留在原處?已經被這樣的恐懼驅使著吞下了惡魔布下的餌,卻還恬不知恥地覺得自己是在為他們忍辱負重,催眠自己說“我真是非常了不起”?在這一瞬間,薛巖突然看見了自己心底深處最丑惡的一面。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被那個人引偏了,如果按照那個人布的局走下去,往后他即使手上沾滿了鮮血,也會覺得自己有一個高尚的出發點,是一個悲劇式的大英雄!事實上小丑就是小丑、作惡就是作惡,那人只不過給他編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心安理得去犯錯的理由而已。如果他沒有醒悟過來,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做得自己做再多壞事都站得住腳的人是最可怕的,因為他的內心已經沒有任何限制,做了多少惡事、傷害了多少人都不會覺得愧疚!那人就是想把他往那個方向引導吧?薛巖渾身一顫。他避開了鄭馳樂投過來的視線,轉身快步離開。鄭馳樂在薛巖走后沒多久就去打了個電話,然后循著大致的方向找了過去。薛巖是往上走的,一個人到了空曠的天臺上坐著。鄭馳樂站在門后靜靜地往外看。薛巖在哭。在鄭馳樂的印象中薛巖從來沒有流過淚,這一刻薛巖卻第一次跟他這個年齡的小孩一樣用痛哭來緩解內心的痛苦。鄭馳樂今天那么做當然是故意的,他知道如果薛巖的決絕只是偽裝,那么薛巖在他的“炫耀”后肯定不會無動于衷。鄭馳樂是在逼薛巖面對。只不過他沒想過薛巖會哭。鄭馳樂愣愣地站在原地,早已平和的心臟仿佛一下子感受到了一種熟悉的痛苦,這種痛苦發自心底深處,然后瞬間抓住他的五臟六腑,揪得生疼。時光仿佛慢慢地交疊在一起。曾經他也像薛巖一樣,在這樣的年齡磕磕撞撞地前行,很多時候并不是不想信任別人、并不是不想交托自己的內心,只是有些東西永遠橫在心頭、哽在喉間,永遠說不出口。鄭馳樂定在原處。這時候他找過來的黎柏生和牛敢玉也跑了上樓,牛敢玉注意到鄭馳樂臉上的神色,問:“樂樂,怎么了?”牛敢玉突然響起的聲音讓薛巖所有動作瞬間停滯。黎柏生則最先注意到自己養子的異常。居然……剛哭了一場?他跟鄭馳樂對視一眼,接收到鄭馳樂的肯定信息后快步上前擁住薛巖,有力的手掌安撫般拍撫著薛巖的背,語氣里滿滿的都是擔心和關愛:“好兒子,告訴爸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我們都在這兒,只要一起去面對,這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73第七十三章:年少相較于鄭馳樂和牛敢玉,黎柏生的成長環境讓他的脾氣要更為寬厚,再來他屬于長輩,能給薛巖更大的安全感。鄭馳樂就是考慮到這一點才把黎柏生找過來的,他雖然比別人要多十幾年的“前世”記憶,但在薛巖眼里到底也只是個同齡人,薛巖不一定會對他敞開心扉。他在電話里已經和黎柏生說得很清楚,也表達了自己的期望:希望黎柏生能讓薛巖自己說出事實。事實上他的決定非常正確。薛巖平復好心情之后就把事情始末告訴了黎柏生。對方從三年前開始就一直在給他寫信,一開始只是在拉近關系,后來則給他介紹自己熟悉的研究項目和實驗室。對方的信寫得非常詳盡,仿佛每一個項目都曾經親自參與一樣,有好幾次薛巖都快被他鼓吹得心動了,最后卻還是因為對方不愿透露姓名、也不允許他向任何提起這件事的古怪行徑而拒絕。前段時間薛巖跟鄭馳樂一起重回學校,心里一直擔憂第一次大考的到來:當初鄭馳樂就是這樣從天而降,輕輕松松將他從第一位擠到了后面。薛巖一面知道自己在意這種事實在很沒道理,一方面又沒辦法控制自己,神使鬼差之下就答應了跟對方聯絡。結果對方立刻就撕下了偽裝。黎柏生聽完后面色凝重。沉默良久,他說道:“我們去找吳先生?!?/br>吳棄疾身上天生就有種特別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使得他周圍的人都習慣了一遇上事情就找他商量,事實上他也把所有事解決得很好,無論面對什么事情都能從容不迫地尋找解決途徑。鄭馳樂最清楚吳棄疾的能耐,對于黎柏生的決定當然是舉雙手贊成。他說:“師兄今天剛好回來?!?/br>吳棄疾剛去華中省替一位病重的老干部會診,回來后還沒有喘上口氣,鄭馳樂就領著黎柏生他們回來了。黎柏生替薛巖把事情說了一遍。吳棄疾聽完后沒有立刻思考解決辦法,他拍拍薛巖的肩膀說:“薛巖,你能夠向我們說出這件事,說明你很勇敢。一個人一旦能夠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往后就沒有任何無法面對的事?!?/br>薛巖聽到吳棄疾的話后渾身一震。吳棄疾的意思是每個人最難面對的其實不是外界的困難,而是自己的內心。當你能夠平靜地去剖開自己的內心,直視自己的恐懼、自己的懦弱、自己的欲-望,并且正確地去應對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