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4
書迷正在閱讀:放開那個地球人、這只鬼總是在撩我、放不開、知竹常樂、宿世、下崗大佬再就業[娛樂圈]、你可能有病、泊涅、重生之王爺難當、不是什么正經校草[重生]
發現自己隱約地有一種安全的感覺。他記得起這里的街道,看得見警局外樹立的旗桿和教堂高聳的十字架,閉著眼睛也能走到黃玫瑰旅館去。盧卡斯警長下了馬,對他們說:“好好休息一下,先生們,還有女士們。今晚你們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我們明天再碰頭,怎么樣?”道爾頓夫人毫無意見,她表示會帶灰雨回去,這姑娘需要洗個熱水澡,還有真誠的安慰。而黑參孫表示自己無處可去,盧卡斯警長問他是否愿意在教堂先棲身,安德魯神父會收留他的——之前他也收留過同樣不幸的黑人。而且,維納先生也可以葬在教堂的墓地里。參孫當然覺得這是很好的安排。最后是吳有金,盧卡斯警長拍了拍他的馬,仰頭望著他:“告訴我你沒事,艾瑞克,向我保證你不會做傻事?!?/br>“能做什么呢?”吳有金聳聳肩,“我現在只想睡覺?!?/br>盧卡斯警長看著他的眼睛:“我會來跟你談談的,你得等著我?!?/br>“我保證?!?/br>“很好,”盧卡斯警長重新上馬,帶著黑參孫和托著尸首的馬向教堂的方向去了。吳有金看著他的背影,好一陣沒動,直到他仿佛感應到一樣回頭看了看,吳有金才不自然地揮揮手,催動胯下的馬向自己的家走去。他一手拎著那包在衣服里的機器,一手掏出鑰匙打開門。多日沒有居住的木屋子里有點灰塵的味道,但所有的東西都規規矩矩地呆在原地,并沒有人動過的痕跡。吳有金站在門口,仔仔細細地打量這個地方:客廳不太大,在角落里堆放著備用的木料,椅子和桌子一類的家具剛好夠兩個人坐下來,其他的櫥柜什么的也不多——以前的主人本來就沒留下多少東西,而他一直堅定地要回去,也沒想過添置什么。實際上,如果買點布料來做幾個軟墊肯定會更舒服些,再弄點杯子來泡咖啡和茶,甚至可以買點酒。吳有金意識到,他其實一直把自己當成這里的過客,而實際上這里是他唯一的避難所。他來到樓上的臥室里,從床下最里面的角落里拖出了一個小木頭箱子——這里面有些衣服,很久沒穿了,包括戴維的星戰T恤,還有水磨的牛仔褲,早就沒有電的防水運動表和手機——兩個,一個自己的黑莓,一個戴維的蘋果。這些原本藏在小木棚里,后來戴維發現了,他倆就把它帶回屋子?,F在這些都堆在箱子的左半邊,而右半邊是一個更小的箱子,四角抱著銅皮,有兩根銅條加固,墜著一個生銹的銅鎖。吳有金從口袋里掏出那根鏈子,拇指和食指摩挲著鏈子上光滑的銅鑰匙,然后他深深地吸了口氣,把鑰匙插進銅鎖里。雖然外表滿是綠色的銅銹,但鑰匙稍稍一轉,鎖還是輕易地就打開了。費盡千辛萬苦得到的東西原來真正到手的時候,好像又并沒有想象中那么不得了。打開蓋子,里面很空,只有一個筆記本和兩枚戒指。吳有金拿起那個本子——一個牛皮封面的筆記本,因為長年鎖在箱子里沒有接觸陽光而有點潮濕的味道。這個本子里藏著所有問題的答案,吳有金有這個預感。原來這是凱文·米洛先生的一本日記,是從他來到西部定居開始的,前面的部分平淡無奇,就是關于他如何從波士頓來到西部,希望能在這片原始土地上發現一些新礦藏。他雖然也是一個淘金者,但是目的并不是找到黃金,而是勘探稀有金屬。從某個方面來說,他算得上一個科學探險家。當他在卡森城定居下來以后,時不時會去野外考察。在某一天,他在野外見到了兩個受傷的人,一男一女,他們的穿著很奇怪,身邊還散落著一些分解成碎片的金屬。凱文·米洛救了他們,同時對那種金屬產生了興趣。然而那個男人還沒有回到卡森城就死去了,那個女人請求他不要將尸體葬到教堂墓地里,于是米洛先生就雇傭了一個年輕人將尸體帶到沙漠里埋了。這些事跟理查德·勞埃德所說的對應上了。那個女人經過他的幫助,恢復了健康。凱文·米洛請求她告知那金屬的秘密,大概是出于對他的感激,或者是發現他人還算不錯——至少在這個時代不多見的無神論者,于是這個女人就將他們的來歷告訴了他。“艾麗婭告訴我她和她的同伴來自2301年,”米洛先生在日記中這樣寫到,“在那個時代科學家們掌握了關于時空穿越的技術,但還不太成熟,并且被嚴格約束。她和她的同伴就是一組實驗人員。他們的確是來到了設定的年代,但是輔助穿越的機器出現了問題,這導致了他們的傷亡。為了保證對歷史產生最小的影響,他們身上穿著的衣服可以在檢測到生命體征消失后對尸體進行分解。“不可否認,她說的一切對我來說就仿佛是荒謬的故事,但是那奇異的金屬的確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而且她向我展示的衣服有著超乎尋常的韌度,甚至高溫都無法破壞它。在沒有合理的解釋之前,我只能選擇相信她。而且,她看起來人不壞,至少是個優雅而美麗的女士,跟這片土地比起來,就如同清泉一般迷人?!?/br>于是在這樣的相處中,凱文·米洛愛上了這個來自未來的女人,而艾麗婭因為機器的損壞而無法返回自己的年代。她留下來,并且也愛上了米洛先生。但是艾麗婭沒有放棄修理機器,米洛先生也懷抱強烈的求知欲,根據她所傳授的知識,結合這個年代的工藝,想要彌補一些缺失的部分。在日記中,米洛先生寫道:“艾麗婭所描繪未來世界對我來說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奇跡,我可以想象她從那樣一個無比先進的時代來到這里會有怎樣的落差。我們相愛,毫無疑問,但她渴望回到未來我也完全理解。我沒有辦法跟她走,因為她說過那臺機器會讀取人體上一種叫做‘DNA’的東西和碳元素,只有不符合這個時代標記的人才能使用,這是為了保證不會發生古人到未來的事情。這就意味著她可以離開,而我會留在這里。如果她留下,我會欣喜若狂,如果她離開,我會心碎。但那是她的選擇,我無從掌握。我所能做的只有盡力達成她的心愿……”然而修理這機器遠比米洛先生想象的要難,這樣過了好幾年,艾麗婭·米洛夫人懷孕了,生下了一個男孩兒。他們并沒有將孩子留在身邊,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修復機器的辦法,就是利用強大的電能。“艾麗婭不愿意將孩子留在西部的鎮上,”米洛先生寫道,“她甚至希望這孩子從一開始就不知道我們是他的父母,因為對于他來說,母親隨時可能離開他,他必然會承受一次劇痛。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那孩子送到印第安部落去,跟她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