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記住的是這個瓷娃娃的小哥哥真好看,忍不住想要靠近。蘇覺在李家的日子不好過,孩子的世界沒有紛紛擾擾,唯有單純的喜歡和不喜歡。李思齊非常喜歡這個性格溫柔的哥哥,他安安靜靜坐著看書的樣子映在腦海里,十幾年揮之不去。那年,李思齊七歲,蘇覺十歲。“思齊,都過去了,我不怨你?!碧K覺輕輕地說:“請你、請李家……放我一馬?!?/br>聞言李思齊幾近崩潰,蘇覺不怨,證明他也不愛了。他寧愿蘇覺跳起來打他罵他叫他滾,而不是這副冷冷清清的樣子。放他一馬?誰來放李思齊一馬?李思齊委屈地叫著:“哥哥……”蘇覺渾身一震,藏在被單下的雙手握成拳頭,多少次,少年懵懂的李思齊將他按在李家每一處無人的角落親吻,貼著他的耳朵一次一次帶著撒嬌意味喊哥哥,叫得他全---身酥----麻,美好的感情,被一句“是他勾----引我”打碎,迎面而來是李家永無止境的鄙夷和指責。“我們一起長大,你知道我的愿望是什么?!崩罴艺蹞p了他的翅膀一次,蘇覺不想再來一次。李思齊哀求道:“我知道!遠離這個是非地!哥哥,能不能等等我?我和你去!”蘇覺堅決地搖搖頭,“你是李家的繼承人,好好過你的生活?!睕]有出口的是,只要看到你,就想起曾經卑微到塵埃里的我,連我自己都看不起的蘇覺。李思齊嘶聲力竭:“我的生活就是要有你!”蘇覺用一種憐惜的眼神看著李思齊,“不愿走的你,要強留已不見的我,何苦?”若不是蘇覺還受傷,李思齊肯定沖上去抓住蘇覺的肩膀狠狠搖晃,他忘了沒關系,他會一遍一遍提醒他!怕自己情緒激動之下傷了蘇覺,李思齊跌跌撞撞地沖出病房,他一刻也不能再呆在那,心碎的聲音從心底緩慢地擴散出來,他的蘇覺,怎能如此狠心?第84章守財奴(四)李思齊走后,病房恢復平靜。蘇覺的心如一潭死水,哀,莫大于心死。窗外的種了一棵巨大的銀杏樹,蘇覺這輩子在不同的地方看過很多銀杏樹,帝都的銀杏特別美。在10月份,銀杏葉的邊緣已經開始泛黃,慢慢的,樹葉就會變成金黃,如果期間沒有大風,金黃的色彩高高掛在樹上,一直持續到11月中上旬,然后北方的西北風刮起,樹葉開始陸續飄落,地上也是一片金黃。醫院的清潔人員把遍地黃金堆疊在樹根邊,宛如金黃色的地毯。樹干光禿禿襯托在灰藍色的天空里,顯得有些蒼涼。蘇覺想到了自己。他這輩子都不想回憶人生的前二十七年是怎么過的,曾經美好的童年只為了往后的痛苦埋下伏筆。蘇覺和李思齊是名義上的堂兄弟,很多人奇怪,為什么一個姓蘇,一個姓李,很簡單,蘇覺隨著mama蘇樂暄改嫁給繼父李景柯,李家嫌棄他這個拖油瓶,不讓他改姓,蘇樂暄也樂得不和李家扯上關系,便一直讓蘇覺跟娘姓。心愛的男人姓李,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蘇樂暄只能忍。蘇樂暄和李景柯是高中同學,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平凡人家的女兒能讀到高中已屬不易,整個班級寥寥無幾的幾個女生,長相甜美可人的蘇樂暄是眾多男生的夢中情人,李景柯也不例外,他不是功課最好的那個,卻有一張俊俏的臉,加上討喜的性格,時常塞小紙條塞一兩個雞蛋,這些現在看來微小的東西在那個物質緊缺的年代異??少F。情投意合的兩個年輕人很快走到一起。在那個重視身份的年代,李景柯的父親李良勝出生不好。李景柯的爺爺奶奶十六歲就結婚,年紀尚小的他們生出的三個孩子都早夭。除了一個jiejie,李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來李良勝的出生,對于這個來之不易的男孩,全家人呵護著長大,jiejie打小背著他,連干活都不放下。隨著家庭變得穩定,李良勝的四個弟弟meimei接連著出生。日子有條不紊地流過,李良勝八歲那年,家里遭逢聚變,父親因為和鄰村斗毆,把人打成重傷,坐了牢,頂梁柱塌了,李家垮了。小小年紀的李良勝不得已挑起整個家庭的擔子,放牛種菜、當小工、偷偷賣點小玩意維持整個家庭的生活。貧窮像根深蒂固的老樹,緊緊扎根于李家。李良勝長到二十七歲,還沒姑娘樂意跟他。這在那個十七八歲就結婚的年代,他是異類。即使后來討到老婆,生了活潑可愛的李景柯,李家整個家族依然擺脫不了貧農的身份。蘇樂暄的家庭與李景柯的大徑相庭,三個哥哥一個meimei,備受寵愛,父母是書香世家,蘇父精明能干,是村里第一個“萬元戶”。高中畢業后,由于大環境問題,李景柯和蘇樂暄都沒參加高考。李景柯和蘇樂暄求婚,女方家還沒表態,就遭到了李良勝的強烈反對,理由是自家條件不允許李景柯娶“千金小姐”,盡管蘇樂暄再次表示不介意,只要李景柯對自己好,條件可以慢慢創造。李家拒絕了,他們理想中的兒媳婦能吃苦耐勞,奶得了孩子做得了飯,伺候好公婆下得了地,蘇樂暄怎么看都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兩個小年輕想到私奔,卻突然傳來噩耗,李景柯的奶奶一病不起,身為長房長孫的他自小是奶奶帶著長大,感情深厚,李良勝夫婦趁機打感情牌,把兒子留了下來。作為村里兩個自由戀愛,最后卻不了了之的青年,蘇樂暄在村里受盡嘲諷,最后遠走他鄉嫁作他人婦。李景柯自此心中有個結,他深愛的女子成了別人的妻子,心里對父母有些埋怨,背著行囊到了外省謀生計。李良勝憑著自己吃苦耐勞,帶動著三個弟弟,跑到離村不遠的市區碼頭給人搬木頭,漸漸地自己積累點資金,開始了木材買賣,當時大環境正在大興土木,李良勝抓住時機,憑借著吃苦耐勞,年輕力壯,李良勝帶領三個弟弟搬運木頭,有時候扛著一大根樹干翻山越嶺,買不起一雙草鞋的漢子腳底磨得血rou模糊,肩膀大塊大塊淤血。在那個不許經商的年代,還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躲避隨時出現的公職人員抓捕。日子窮得響叮當,李良勝一度以為自己一家會餓死。運木頭再苦再累,李良勝一天只吃兩個蕃薯,渴了就趴在大江大河邊上喝幾口涼水,賺到的工錢一分一毫省下來,舍不得花。依靠搬運木頭,李良勝省吃儉用攢了五百大洋,尋思做藥材生意。李良勝居住的村子是世世代代有名的藥材村,土地貧瘠種不起莊稼,一大波人往外走,靠著祖上傳下來的藥材知識,闖南走北經營藥材。因為時代因素斷層,不過政策稍稍一放開,有見識有膽量的人又開始偷偷摸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