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6
書迷正在閱讀:你只能是我的、深情無用、我和師弟睡一起、站??!那只傻白甜的兔砸、惡意賣腐、與子成說、袍澤、小倌受寵記、讀者他哭聲沙啞[穿書]、男配的哥哥
什么,她都會聽。 柳安安歪了歪頭,靠在褚余的肩臂。 今日煩心事太多,睡吧,睡醒了就不煩了。 * 元晨殿上下重新整頓了一番。 玲瓏也好,殿中的小宮女也好,都在一夜之間不見了人。 而宮司處,徐女官和她身邊的小宮女悄然消失。 柳安安將毒|藥交給了褚余,褚余給她的意思是,將計就計。 現在元晨殿密不透風,沒有任何釘子插進來,在安全上有了很多的保證,也不需要柳安安每天假裝喝安胎藥了。 勤政殿那邊還是忙碌如舊。 柳安安這邊劃著日子,還有幾天時間就是除夕之夜。 宮中的這些事都是淑太妃在做。上次淑太妃臨時替她補救了排座一事,這次淑太妃請了女官來給柳安安送了一盤金桔,柳安安也笑著收下了。 夢女官一本正經地屈膝行禮后說道:“稟柳美人,我家太妃說,年節將至,她也沒有別的愿望,只盼著能與泉合長公主母女團聚,還請柳美人看在我家太妃一心為柳美人的份上,幫幫我家太妃?!?/br> 柳安安一愣。 泉合長公主啊。 一想到泉合長公主,她就想到她來回兩張嘴臉,還有那個在陛下那兒送了命的陳馨兒。 都不是什么讓人高興的事情。 “你是說,太妃只希望和泉合長公主母女團聚,太妃可還有說其他的?” 夢女官搖搖頭。 “回稟美人,沒有,我們太妃這么多年一心向佛,從來不參與旁的事情,這么多年在宮中始終都不曾有過什么奢求。這也是年紀大了,和女兒在一起,是太妃唯一的心愿了?!?/br> “太妃也說,知道長公主之前得罪過美人,也賠罪過,若是柳美人覺著不夠,我們家太妃還說了,她愿意告訴柳美人一個秘密,再加上她對柳美人的所有恩情,請柳美人再為長公主和太妃母女團聚說句話?!?/br> 柳安安靠在寶座中,她懷中抱著暖手爐,微微蹙眉。 淑太妃的話,畢竟曾經是給陛下過恩情的。泉合長公主的事情,她固然惡心,但是若是長公主不來到她眼前煩她,倒也不是不能忍。 畢竟淑太妃當時也是幫了她。若不是淑太妃提及,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母族就近在眼前。 柳安安想了想問:“夢女官,可知道淑太妃所說的秘密是什么?” 夢女官頭也不抬道:“回稟柳美人,我家太妃說了,初次見美人,只覺著十分眼熟,像是遇上了故人。本來得知了美人有自己的家人,太妃也不愿用這種事情來與美人說嘴。但是偶然間,太妃的家舅路過美人娘家時,意外得知了些事情。太妃說了,若是柳美人對那位與美人十分相似的故人好奇,可前往太妃宮,或者太妃來元晨殿,淑太妃愿意為美人講一講故人的事情?!?/br> 柳安安愣了愣。 她低下頭,抱著懷中的暖手爐發呆。 淑太妃,曾經好像是說過的。她與姚家jiejie……就是她的母親,也算是故友? 她母親年長淑太妃幾歲,淑太妃一直做為一個meimei跟在母親的身邊。 那是她不曾得知的往事。 曾經聽淑太妃提及,她只是當做是奇女子的一段傳奇,贊嘆而敬畏。 可是如今她知道,那位在淑太妃口中的人就是她的母親,那過往聽過的故事再回味起來,已經徹底不同了。 她的心中那份熱血,在為母親的果敢智勇沸騰。 “……我知道了。太妃不必來元晨殿,太妃宮我也不去了?!?/br> 柳安安卻說道:“天寒地凍地,這種事情就免了。太妃還要cao持年節,不讓她分心了?!?/br> “若是太妃有空,可以書信來往?!?/br> 柳安安垂著眸。 “泉合長公主一事,我會看著辦的?!?/br> 夢女官得了柳安安的話,這才送了口氣,屈膝道:“奴婢多謝美人?!?/br> 柳安安想要給聞君和去一封信,忽地才想到,聞君和已經去了北方雪災之地,鎮壓那些起義的流民悍匪。 罷了,遲早會知道的。 柳安安在宮中等待著淑太妃的信時,勤政殿也一直在忙碌中。 調兵遣將之事,都是重大事情,這段時間的勤政殿,連柳安安都去不得。 她只能吩咐底下在勤政殿多多準備一些軟墊子,讓大臣們使用。 郡青去打問了回來,屈膝行禮后,對柳安安說道:“回稟美人,給姚太傅準備的都沒用上,姚太傅年紀大了,從前兩日起就不來朝了?!?/br> 有什么,都是讓姚太傅寫成信,讓姚侍郎帶入宮中來的。 也是,深冬里讓一個老人家這么來回折騰,的確難受。 柳安安也從這里受到了啟發,一筆一劃寫了兩份請安書,一份問候姚太傅姚老夫人身體,一份問候聞老夫人。 宮女送了信回來時,還帶來了兩分回信。 姚家的回信是由姚家內侄女執筆,客套生疏,感謝的同時還帶來了一塊玉石。 柳安安看著這玉石,哭笑不得。 她只不過想要問候一下外祖父母的身體,怎么就變成了變相的受賄了呢。 柳安安無奈。 她也膽小,不敢去和姚太傅說這種話,還是再拖著吧。 拆開聞老夫人的信,那字跡一看就是聞老夫人的。 寫了足足三頁。 第一頁,說了她的身體無礙,感謝了她的關心,然后又說道了府中上下的事情,還有聞萍兒。 聞萍兒已經訂了親,兩家三書六禮已經走了一半,等過了年,正月十五的好日子,直接就把人抬走出閣。 給聞萍兒的嫁妝也不少,足足三十抬,放在京中任何一個官宦家中嫁嫡女,也都是足夠的。 全部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吉時已到,將養女送出閣,三朝回門后,就大體上沒有更多的聯系了。 又提到聞二夫人帶著家中小輩們剛從寺廟回來。 當年在寺廟許了愿,盼望著聞卿安的安康,如今她好好的找回來了,聞二夫人帶著小輩們入寺食素了足足一個月,如今快除夕才回來。 說完這些,又說道在千秋節時,見柳安安身子骨有些弱,不知她是否吃不慣京城的飲食,她特意從蘇廣府尋南郡找了一二廚子來養在府中,若是她回去了,就有熟悉的家鄉菜了。 柳安安一邊看,嘴角的微笑就沒有消失過。 這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內容,卻偏偏讓她看得十分暖心。 她已經就要一直留在京中了,那她是不是就有機會去聞府,去吃一下老夫人專門為她準備的廚子做的美食? 還有是不是要謝過,聞二夫人。專門為了她,入寺食素足足一個月。 還有家中的小輩。 小輩,豈不就是她的兄弟姐妹嗎? 哦對了,之前她們說過,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