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見精湛?!?/br> 謝杳琢磨著他到底是沒信前半句還是后半句,不經意瞥見那方石榴紅的帕子,這才后知后覺自打她一進這個門,便是被他帶著走,她想問的竟半句都未問出口。 “阿辭?!毙」媚镄Φ萌诵鬅o害,將腳從床幔紅紗里伸出去,踢了踢地上那方帕子,“該你了。洗耳恭聽?!?/br> 沈辭掀開床幔走出去,拋了拋手中面具,似是在思考從何說起。 謝杳亦跟著掀開床幔,隨口問道:“你總不會是常來這煙花之所罷?”聽到那人回了她一句“是”的時候,差點兒被委地的紅紗絆倒。 “也不是?!鄙蜣o以手抵唇咳了一聲,斟酌了斟酌用詞,“這迎云閣,明面兒上是迎云姑娘的,實則是沈家的?!?/br> 話到這兒謝杳便明白過來。煙花風月之地,往往也是探聽消息最趁手的地兒。沈家之所以能成為穆家心腹之患,自然不能是只靠著虎符。 她心中一凜,看來京城里頭遠比她前世所知的要盤根錯節得多。 “哦—”謝杳學著他避重就輕道:“也就是說你不僅是常來,還是這兒暗里的主子?!笨粗蜣o被顯然一噎的表情,登時呼吸都通暢了不少。 謝杳十分體貼地沒在這個問題上多難為他,又接著道:“這么說來,方才那紅衣姑娘,是混進來的?” 沈辭微微頷首,“迎云閣究竟是誰的,不少人都在暗里琢磨。新進來的姑娘里,難免混進來幾個有主的?!?/br> 謝杳從他手上拿了那只面具,在自己臉上比劃,問出了那個讓她一路追過來的問題:“你這房中方才還有個人,就是我說行蹤鬼祟的那個,有些眼熟?!?/br> “你該是見過的,許是沒留意。他是我從邊關帶回來的人,名喚遲舟?!?/br> 謝杳乍然聽見這個名字,臉上笑容倏地斂去,在沉靜中恍惚有幾分隔世的悲惘——好在她還扣著那面具,沒叫沈辭瞧出不對勁來。怪不得她看那人眼熟至此。 沈辭順手打開房中密道給她瞧過,“我告訴你密道怎么開,是怕日后有不時之需。但你是什么身份莫忘了,往后不準再來這種地方,落人話柄?!?/br> 謝杳調整好心情,把面具拿下來,重給沈辭戴上,脆快應了一聲。 謝杳再回“近水”房時,身邊跟了一個姑娘。圓圓臉,一雙杏眼忽閃忽閃的,又是天生的笑模樣,生得好看卻不打眼,看著就讓人覺著親近。 於春雪等了好半天,默默盤算著倘若再等一盞茶的功夫,謝杳還不回來,不管說什么也要進去搶人了。一抬頭卻見謝杳心情頗好地推門進來——身后還跟著一個姑娘。 於春雪只覺著額頭青筋跳了兩跳,生平還未見過比自己還能惹事的,咬牙切齒問她:“這個又是怎么回事?” 謝杳按沈辭教她的說辭道:“雁歸方才幫了我一個忙,我一瞧見她,就覺得合眼緣,索性替她贖了身,讓她日后跟在我身邊伺候?!?/br> 實則這姑娘是沈辭早挑出來的,原也在尋思著找個合適的時機送到謝杳身邊,正巧今兒個遇上了,擇日不如撞日——謝杳身邊缺個會功夫又能貼身伺候的。 而就沈辭所說,雁歸也是從邊關暗里跟回來的。她本是邊陲一小城富戶之女,那年突厥掠奪戰打到她家鄉,待沈家攻過去,那一小隊突厥人已把大興子民殺了個七七八八。 她那年不過六歲,被她母親緊緊護在懷里,是以從尸山血海里活了下來。那一戰規模不大,正是沈夫人領兵去的。沈家的軍旗飄起來時,小姑娘扒拉開尸堆,死死拽住一臉凝重走過去的沈夫人的披風。 沈夫人腳步一滯,看著那孩子亂蓬蓬的頭發,滿是血污的臉,和那雙亮得滲人的眼睛,把她帶回了軍營。 正所謂十年磨一劍。她十六歲時,正遇上了當年那隊突厥人——這些年來殺父殺母仇人的樣子她絲毫不敢忘。那一戰她殺紅了眼,落了一身的傷,最重的一道傷在她左肩,深可見骨,終得以手刃仇人。 可是自那一刻起她凝的精氣神兒也散了,失了活下去的欲念,差點兒沒救回來。沈夫人別無他法,只好又給她安了一個活下去的由頭——報恩。正巧是京城來旨,宣沈辭和沈夫人回京的時候,沈夫人便叫她潛入京城,來這迎云閣里,也不必露面,只做鎮著此處的一把利刃就好。 從此她就是迎云閣幽深的夜里那柄見血封喉的劍。 沈辭選中她也是經了多番考量,既要知根知底信得過,又要真真兒能護得住謝杳,包括時不時給她陡然冒出來的念頭收拾爛攤子。 畢竟是他手下的精銳,謝杳象征性地問了沈辭一句:“你把雁歸給了我,那這兒怎么辦?” 沈辭沉吟片刻,“那還是算了?!?/br> “我知道阿辭這么厲害,少個把人手也不打緊的?!敝x杳眼不眨心不跳地變著法兒夸了他十幾句,而后看著他勉強壓住的唇角,終是得償所愿地把人領了回去。 聽沈辭講的時候,她原以為雁歸是個如麥芒般鋒利,抬眼間都叫人有壓迫感的姑娘。極有可能還是那種神色懨懨,脾氣暴躁的類型。待到看見真人兒,委實被驚了一驚。 不論別的,謝杳是很敬佩這種人的——嘗過愛恨,了過心事,手上沾過仇家的血,末了還是能對著陌路人真心實意笑上一笑的人。 不過如今謝杳也算不得她的陌路人——沈辭先前特意同她談過,既是把她送到謝杳身邊,就是要她此后只認謝杳一個。雁歸接受良好,不過是換了個人報了這恩情,于她而言無甚區別。 於春雪看著謝杳意氣風發的臉,深深吸了一口氣,牽了牽嘴角,循循善誘道:“你看,迎云閣是你要進的,人是你要贖的,對不對?可不是我挑唆的罷?” 她原本打算將今日這一趟瞞過去,如今謝杳領了個人,還怎么瞞得下去?且就她以往的經驗來看,只要是她們二人一起的,無論是闖了什么禍,於夫人都一門心思以為是自個兒女兒的錯。 有一回謝杳良心發現,先主動認了錯,結果卻是於春雪回府后受了往常兩倍的責罰——於夫人一向覺得謝杳乖覺又懂事,見她主動認錯,便認定了她是替於春雪頂罪。由此可見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謝杳聞言卻反問道:“什么迎云閣?雁歸來京城投奔親戚,她那親戚卻早已身故,走投無路攔了我們的馬車,被我收留。你這記性怎的這么不好?” 於春雪看著“乖覺又懂事”的謝杳扯謊扯得信手拈來的樣子,一時無言。 過了兩日,謝杳有一回夜里撞見雁歸坐在屋頂上,借月色拿軟布細細擦拭配劍,神色專注得甚至有些悲傷。雁歸平日里常常笑的,可相處久了,就會察覺出,她的笑容里總有些力不從心。 謝杳沒來由地想到,若不是命運弄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