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
落點點頭:“它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皇上且如此,我想問問王爺,您覺得越王上位,您能回去嗎?”引文浩搖搖頭:“這就是個網,不可能脫困?!?/br>“既然三王封地,您一無所有,連他們能收到的稅都收不到,莫不如?!鄙蚵淇粗?,欲言又止。“放棄封地?換一個主動?”引文浩何等聰明,立即會意。“鐵不可能,鹽稅呢?”沈落說到。“不可能,鹽稅占了賦稅的四成?!币暮普f到。沈落搖搖頭:“王爺您錯了,就如監考一樣,都是皇上的試探,您選的是我。越王和德王是舉親,高下立判。您一個王爺,在現在這種局面下,要的是一片山河,您難道還要貪墨稅銀不成?”“你是說?”引文浩嘆口氣。沈落點點頭:“您來改鹽稅的命,不減反增,還削落了兩王,您本來就沒有這些,還怕失去?”“一個沒用的封地,換一個賢名和期許!”引文浩咬咬牙齒。“王爺英明?!鄙蚵湔f到。引文浩深吸口氣看看他:“阿落,你我相交時間不長,但是也不短,在這皇都,可以說,我是你的依仗,此話不假吧!”“不假!”沈落說到。“你說實話,你怎么看我的前途?”引文浩問到。沈落看看已經轉頭看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我想到了我們家鄉的一個故事?!?/br>“什么故事?”引文浩問。“有個財主,沒有兒子,只有兩個親人,一個外甥,一個侄子。外甥精明能干,善于經營。侄子忠厚老實,謹小慎微。如果您是他,選誰接班?”沈落問到。“當然是侄子啊,先生?!毙∈^搶答到。“石頭乖,說說為什么?”引文浩看著他笑問。“王爺,因為侄子和您姓啊,外甥會在財主死了以后把舅舅供奉在家廟嗎?”小石頭說到。引文浩看看沈落。“三虎相爭,皇上要的不是天下如何?而是要人維持他的名聲,表述他的功績,如同他對待先帝一樣?!鄙蚵湔f到。這樣的話,行諾也說到了,引文浩點點頭,總算知道自己的弱點,已經成了優勢。鳳凰殿上,早朝開始。“臣有本參奏?!睉舨渴汤煞珠L安出列。“還是參奐東來的吧?”乾元帝了然的說到。“是,皇上沒有說明對錯,臣下無有判斷,只有以百官之意為主,作為戶部侍郎,自有責任繼續參他?!狈珠L安說到。“這話也沒錯,不過就沒有想為奐東來再辯解辯解的嗎?”乾元帝問到。祁親王出列:“臣有話說?!?/br>乾元帝點點頭:“好,這件事情從年前到現在,也要有親王表表態了?!?/br>“臣弟以為奐東來雖然心急有失,卻是在正本清源。百官反對,尤其是周邊郡縣的同僚反對,可百姓卻支持,尤其是窮苦百姓支持,為什么?”祁親王擲地有聲的說到,使得大多數人一愣。他的論述很有特色,從窮苦百姓角度出發,說出了一個事實。“是同僚多,還是窮苦百姓多?這天下,是萬民之意重要,還是眼下這幾十個官員的意見重要?”祁親王接下來這句話讓很多官員有點心驚,甚至有點震怒。“王爺這是偷換概念,百姓有什么見地,多數是目不識丁之人,怎么和飽讀詩書的父母官相提并論?”左相百里丞相說到。“是啊,可他們代表了天下的基石,基石不穩,還有群峰嗎?”祁親王反問他。“祁親王說說你的意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乾元帝出言說到。引文浩看看百里丞相:“上次在貢院,本王記得左相的公子和云相的公子都說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策略要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沒有一個全盤統籌,厚此薄彼,自然矛盾不斷?!?/br>“一語中的,切中要害?!蓖w老聲援他到。引文浩點頭致意,繼續說到:“初三日,皇上的話歷歷在耳,讓臣弟心生慚愧?;噬辖o我們諸位兄弟以歷練機會,臣弟作為親王之首,卻不能為君分憂。稅制改革,疼在一時卻功在千秋,沒理由后世享福,而讓皇兄挨罵?!?/br>他的話里先是皇上,后是皇兄,聲情并茂,讓乾元帝不禁點頭。“你待何為?”乾元帝問到。“鹽鐵絲茶,鐵為兵器根本,不能妄動。而另外三個,可效法監考,我愿與越王和德王一起挑起重擔,力求稅收的上升,制度的完善,但有罵名,也愿意一并承受?!币暮乒蛳抡f到。“三稅占天下賦稅大半,王爺好大的口氣,要是出了岔子怎么辦呢?”左相百里玉說到。引文浩看著他:“所以,本王愿意奉獻封地,作為擔保?!?/br>“奉獻封地?”百里玉啞口無言。乾元帝點點頭:“兄弟齊心,何事不成,老三老四,你們什么意見?”越王和德王頭皮發麻,一起跪下:“臣弟愿為皇兄分憂?!?/br>“好!”乾元帝一拍龍書案,大鳳皇朝最大的一場變革序幕由此拉開。第21章主動性越王查鹽稅,德王查茶稅,祁親王查絲稅。這樣的結果讓引文浩有點詫異。因為他之前認為鹽稅會給他來查察。新的三司衙門就設在皇都,成為棘手可熱的稅務中心。“皇兄是怎么想的呢?竟然沒有把鹽稅給我?!鄙蛘?,引文浩照例帶著兒子來詢問學問,這只是幌子,卻利于溝通。沈落早已經聽到了這個事情:“皇上是在保護您?!?/br>引文浩側目的看著他:“你是說,三弟和四弟他們?”“根深蒂固,被人釜底抽薪,必然是針鋒相對?!鄙蚵湔f到:“絲稅不同,織造衙門賦稅六百多萬兩,我替王爺算了,如果能平稅而定,您保證足額就沒有問題?!?/br>“那還有什么增長的方法呢?”引文浩問。“棉麻推廣,低稅獎勵,西北就是棉花推廣的好區域?!鄙蚵浣o他幾篇整理的史料,和前朝一些有遠見的地方大員寫的奏折:“這些都是宮里的存檔,我最近在調閱存檔,相比其他,這些舊奏折里不乏精品?!?/br>引文浩點點頭:“有好的,就謄抄出來,也能造化萬民?!?/br>沈落點頭應下。“這件事情,變化得很快??!沈落功不可沒?!鼻芑氐狡钭?。三京交接很順利,三王的上任也很快,而且祁親王是擺明了要名而不要利,織造司衙門抽調了六部的人馬,是一個綜合的部門,他提出的棉麻推廣受到了西北的州郡的重視。干旱的西北一直缺乏有特色的種植,這樣的推廣也成為了一種富民之策。“僅這些恐怕不足以讓三位王爺鐵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