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1
運氣不好,就比如我?!比~驚瀾聳聳肩,“我已經不抱希望,等著下次了?!?/br> “我覺得不會,真鬧起來,會被直接鎮壓的?!钡綍r候殺雞儆猴,過一段時間,也就慢慢淡忘了。 “今天之前我也是如你這般想的?!鳖檻蚜陣@了一聲,“但今早才得知,更遠的地方還不清楚,目前只知云貴兩省,跟他們比,咱們這都算輕的了?!?/br> 葉驚瀾震驚瞪大雙眼,芙蓉城今年這么慘還算輕的? 顧懷陵只余苦笑,“鄉試時,咱們這里只下了一天的大暴雨,雖有降溫,但并不是急降,尚可忍耐?!?/br> “但云貴兩省,是連著數天的大暴雨,并且氣溫驟降?!?/br> 葉驚瀾心中已經有了一個猜測,試探出聲,“疫???貢院都染上了?”這是葉驚瀾能想到的最壞結果。 “滇省確實如此?!鳖檻蚜挈c頭,“不過又聽人說,似乎控制下來了,沒有傳到百姓身上,也研究出了對應藥物?!?/br> “那還好?!比~驚瀾松了口氣,對滇省的學生來說,成績真的不重要了,保住命才是最重要的。 “那貴州呢?” 說起貴州,顧懷陵頓了頓,一聲長嘆,“貴州這次格外慘烈?!?/br> “慘——烈?”這個詞給了葉驚瀾不太好的預感。 “貢院坍塌了……” “嘶!”葉驚瀾倒吸了一口足足的涼氣?!坝袀鰡??”迅速回神后馬上問出聲,顧懷陵點頭,“有,但人數還未知?!?/br> 貢院坍塌,有傷亡…… 晃了晃腦袋,今年鄉試成績會不會作罷他不知道,但貴州知府腦袋上的烏紗帽肯定保不住了,甚至那顆腦袋都可能保不住了。 * 京城,皇宮,御書房。 當陸湛的信和云貴川三地的加急奏折恰好同時送到名乾帝的案前時,名乾帝還呆了呆,小六寫了什么?不過看著一邊的加急奏折,將信放到了一邊,先看加急奏折。 最先翻開的是芙蓉城的奏折,當知道今年芙蓉城考生人數銳減,質量不好,人心所有浮動時,皇上眉頭皺了皺,但并沒有發怒,只要芙蓉城沒有隱瞞,奏折都是事實的話,那就是天災,不能怪到誰的頭上。 不過芙蓉城最后亦在詢問,考卷質量實在不好,是否減少名額? 顯然巡撫是要等名乾帝回復押后放榜的意思了。 奏折都在問要不要減少名額了,顯而易見的這次芙蓉城最后的考生質量堪憂,估計高個都拔不出來幾個。 名乾帝想了想,暫時先放到了一邊。 拿起第二份奏折迅速掃過,呼吸一滯復而認真細看,當看到疫病已經控制住并沒有感染全城的時候,名乾帝才松下了提著的一口氣。 這次滇省一直大暴雨氣溫驟降,主考官心有不安,一直在貢院巡視,正是因為他的巡視,一次夜半如廁,想著再去巡視一番,這才發現幾乎所有的考生都已經發起了高熱,好些都已經昏迷不醒,當機立斷的開了貢院門,迅速通知府衙,召集全城大夫。 才沒讓事情惡化下去。 看完兩份奏折,名乾帝揉了揉眉心,這兩省,后面的事情都還很多,也先放到一邊,打開了第三份奏折。 都有滇省貢院疫病打底了,名乾帝甚至在想,貴州也是?畢竟那邊,環境比滇省還要惡劣一點。 結果——— 當看到連日暴雨導致貢院坍塌,名乾就蹭地一下站了起來,等再看到傷亡上百人時,名乾帝將手里的奏折‘砰’的一聲砸了出去。 “混賬!” “混賬,這群混賬!” 名乾帝暴怒不已,氣得臉皮都在發抖。 “啊———” 尤氣不過,將案上所有的奏折都給摔了。 張德安領著一群宮人下跪,“皇上息怒啊,息怒,龍體要緊!” “朕怎么息怒!”名乾帝紅著一雙眼看向張德安,失望到了極點,“朕的學生,朕將來的大臣,都是從貢院開始的,只是暴雨,又不是地龍翻身,貢院居然塌了!” 貢,貢院塌了? 張德安也傻眼了,怪不得皇上如此暴怒。 名乾帝都有些哽咽了,“這是鄉試啊,這是多少學子的希望,這也是朕的希望,更是國之希望!” “就因為那群不作為的蛀蟲,傷亡上百人!” “他們眼里還有朕嗎?。?!” 名乾帝太過憤怒,眼前一黑,踉蹌往后退了一步,張德安連忙爬了起來扶住皇上,“您怎么了?” “快,快,宣太醫!” “不用?!泵鄞鴼?,站了一會就緩過來了,沉著臉道:“把禮部,工部,還有老三老五,都給朕叫過來,朕要問問他們,到底怎么辦事的!” 每次各地的考官都有禮部的人,去了那么多次去了那么多人,就沒一個人發現貴州貢院破到淋幾場雨就能塌了? 至于工部,各地的貢院都是工部負責修建的! 老三老五,一個工部一個禮部,都是睜眼瞎嗎?! “皇上!”張德安跪下請罪,“求您了,先緩緩吧,好歹等心情平靜一些再處理這件事,您要是一直氣下去,身體氣壞了可怎么辦呢!” 剛才皇上都差點被氣暈過去了,張德安真的不敢放任了,皇上已經慢慢年紀大了,一直暴怒,是真的可能會被氣出個好歹來的! 見名乾帝不言,張德安想到一件事,連忙跪行在滿地的奏折里翻找,終于找到了,雙手舉著呈在名乾帝的手邊,“皇上,小殿下的信吶,您先看看罷?” 每次皇上收到小殿下的信都很高興,這次不用他高興,稍微降點火都好。 名乾帝泛紅的雙眼定定的看著張德安,張德安一直舉著手里的信,沉默許久,名乾帝伸手接過了信。 張德安松了一口氣,深深的跪俯在地上。 也不回座直接站在原地拆開,陸湛的信還是如往常般,訴家常,說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有趣之事,但在后面,他把自己對芙蓉城這次鄉試的不認同和那三點建議都寫了上去,希望名乾帝能夠采納。 看到這滿滿的書頁紙,都是陸湛的見解和提議,好的壞的各個方面的,他都考慮到了很多,也都寫在了信上。 若沒有這三份奏折,名乾帝會很欣慰,欣慰不愧是朕的兒子,雖自幼沒有受人愛戴也依然盼著百姓好,惜他赤子之心難能可貴。 但如今只覺得諷刺! 才十五歲的兒子就因為兩個哥哥的考試就能想這么多,其他人想不到嗎?不,他們只是看到也不想說罷了,作壁上觀的人固然可恨,最可恨的卻是在其位不謀其政尸位素餐之人! 想到這,名乾帝的火氣又升騰了起來。 只是余光劃過信紙,字里行間里也能感受到小六的小心翼翼,似乎在怕自己多想,或者怕自己嫌他多管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