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1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她嬌媚撩人、方寸大亂、快穿之炮灰人生、重生之戀上自己(修真)、我居然羨慕一個啞巴、據說,他有個男票、反派對我覬覦已久(快穿)、你要相信我真的是白蓮花、我和影帝接吻續命、鮫人之四方之境
自截下他的話,繼續說道:“兩條性命,終身未嫁的姑娘,此仇,不共戴天!莫說你楊菽死了,就是你全家都死絕了,我王家心中悲痛,不會少半分,我王家小輩,無論男女,縱死,也不會進你楊家的門!”端的是擲地有聲,氣勢無兩!楊昭跳腳:“你少放屁!當年是怎么回事你不知道?你家王玨因你而死,你家姑奶奶替你承了責,一輩子不嫁,種種都是你的錯,你倒來罵別人了,你的良心不會痛么!”王鐸瞇眼:“我王家之事,由不得你這外人說道!”楊煦攔住弟弟,看向王鐸,神色很是平靜:“這么說,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將王芨給我了?”“縱你大開殺戒,殺光我王家所有人,王芨,也不會給你!”眾人看著楊煦,感覺有些不對,這孩子眼睛怎么全紅了,跟地獄惡鬼似的?親衛們一看更遭,立刻要圍上來,阻止世孫發瘋——“喲,誰這么沒皮沒臉,自己做過的事不敢認,自己狠的錯不愿改,以為這樣自欺欺人,自己就真的有理,真的沒錯了?”一道帶著些慵懶貴氣的聲音傳來,人群自然讓出一條道路,太子楊暄,就這么走了來。洛陽百姓對這位太子再熟悉不過,當下就嘩嘩跪倒,叩頭行禮:“太子殿下!”“殿下千歲!”“殿下快幫幫英親王吧,老爺子被這王鐸氣死了,王鐸還鐵著嘴不認!”劍拔弩張的氣氛陡然轉變,王鐸被打斷,硬氣不起來,楊煦戾氣也被暫時按下,沒瘋。楊暄也不含糊,先擺擺手讓百姓們起來,再去英親王棺前鞠了一躬,最后慢條斯理走到王鐸面前,斜睨他一眼,聲音里帶著諷刺:“老爺子姓楊,是宗室,立有大功,乃先帝親封英親王,授丹書鐵券,怎么,他這樣一位功在社稷的大臣,抵不了你那花天酒地,花花腸子到處飛的混蛋孫子王節?”王鐸瞇眼:“他欠我王家的可不是這一個,還有當年——”“哦,孤是覺得,這一碼是一碼么,”楊暄一邊嘴角微上揚,“您要非往前扯,那我朝開國前,王家——你曾祖還是高祖來著?被打的屁滾尿流差點帶著家人逃亡,還是我楊家救了你家呢,到底誰欠誰?”王鐸一窒:“你不能這么算!”“呵,就準您往前算,不準別人干?合著這天底下的理全是為您一人寫的?”楊暄冷哼一聲,語調拉長,“再者說——這王節之死,到底同楊家有無關系,孤都在刑部查,還沒查明白呢,您倒好,先一步把老爺子氣死了……您就這么急著要促成這因果?”百姓們倒抽一口氣:“原來是這樣!”“娘喂,好陰的心思!”“對的都是他,錯的都是別人!”“這老頭剛剛說什么來著?楊家還欠著他兩條命?這里頭肯定有事!肯定是這老頭又坑了英親王老爺子了!”“老爺子就是太耿直,粗心眼,直來直去,怪不得斗不過這些花花腸子!”王鐸聽著這些話,臉色鐵青。他知道太子,這些日zigong里宮外傳出來的都是此人無禮行徑,一點也不值得尊重!歪理,他是說過太子的,他也不愿同太子撕扯這些小事,顯的太沒風度,當即就板著臉道:“老夫今日就把話放在這里,我王家之人,斷不會給你楊家,你待如何!”“不如何啊,”楊暄指指棺材,“就按老爺子意思,不埋不葬,停在這里唄?!?/br>王鐸額角青筋直蹦:“這是我王家!”“對啊,大門是你家的,這條街,卻不是你家的,不歸你管?!?/br>第183章太康帝的算計英親王楊菽死訊傳遍洛陽的同時,也讓整個帝都和這日天氣一般,覆上一層陰霾。楊菽這個親王,與歷朝歷代都不一樣。大安未建,宇文朝未起勢,前朝兵荒馬亂時,楊菽就跟著哥哥楊蒙出來打仗了。宇文朝的天下,有三分之一是楊蒙幫忙打下的,而這三分之一里,又有大半楊菽功勞。宇文帝立朝時,恩寵楊蒙,對楊菽也是各種加賞,極為看重。后宇文帝薨,楊蒙和平移權,坐上龍椅,改朝大安……這期間,楊菽也立下汗馬功勞,若非他壓著,各軍隊各勢力不可能那么老實。楊蒙登基后,開始收拾國內這一攤子事,如何休養生息,如何保證國家稅收,又能讓老百姓生活不辛苦,法制怎么立,和世家怎么斗爭,貪腐成風的官場怎么治理……根本沒時間再出去打仗,這外面,就全靠楊菽了。楊菽為人本就仗義,又因受了情傷,基本就留在前線,不回來了。有他身先士卒,帶著兵士拼命,才有如今這大安的疆土,這安和平靜的中原。可以說,楊菽為了楊蒙的政權鞏固,做了極大貢獻。偏他還不居功,也有眼力分寸,楊蒙把內部治理差不多,騰出手治軍了,他就以年紀大了為由,放出大把軍權,只留了西邊抗擊西突厥的根據地。當年西突厥勢大,每年都有數場大仗打,這里太兇險,也太關鍵,他不能放手這份責任……楊菽所做的一切,楊蒙都看在眼里,對這個同胞兄弟的感激,也是實打實的。所以才封了楊菽英親王世襲罔替的爵位,賜予丹書鐵券,無限榮耀。所以也才在臨逝之時,親賜紫金鞭,予他‘上打昏君,下打jian臣’的特殊權利。與其說楊蒙是在給楊菽加恩,不如說他在為兒子找靠山!以楊菽的人脈口碑,卓絕能力,只要肯護著兒子,誰敢鬧,誰又能鬧的起來!楊蒙閉眼前,將這些前前后后,為何部署,都說與太康帝聽了……太康帝也深深明白,楊菽這老頭不能得罪,甚至在登基后屢屢加恩,以示親近。此前,楊菽是護著他的高山,如今,楊菽是國泰民安的象征,哪怕是死,也得厚葬,高高抬起來!聽到下面一條條消息接著傳過來,太康帝臉黑的不行,這老頭哪哪都好,就是太熊太能鬧騰了!不過也是因為這性子,才對他的江山沒有任何威脅……高公公見太康帝怔住,倒了杯茶遞過去——茶杯與案桌相碰,發出細碎聲響,但點聲響,已經夠太康帝清醒過來。太康帝瞇眼盯著禁衛軍頭領童修:“城中百姓空了,衙門動了,連世家……都跟著亂了?”童修一貫的表情嚴肅,氣質冷厲:“若再不管,軍中只怕也要動起來了?!?/br>太康帝瞳孔一縮。是啊,軍中!楊菽幾乎從記事起,就長在軍中,全地各地的軍營沒他沒去過的,各軍首領,沒他沒交情的。如今雖然老了,各地首領有死有傷,換過一茬了,可他的余威還在。尤其是西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