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1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她嬌媚撩人、方寸大亂、快穿之炮灰人生、重生之戀上自己(修真)、我居然羨慕一個啞巴、據說,他有個男票、反派對我覬覦已久(快穿)、你要相信我真的是白蓮花、我和影帝接吻續命、鮫人之四方之境
點猶豫剛剛想的那個禮物要不要上?;仡櫱皟纱芜^往……他想了又想,決定再等等。……平郡王很會玩,蔡賢妃病危,他就不干了,‘撐著病體’,找到了太康帝御前。什么也不說,就是哭,抱著親爹大腿,大哭特哭。太委屈啊……他不怪田貴妃,貴妃掌后宮權,要賞誰罰誰都有規矩,無可指摘,可榮家那小妾腆著臉上位,跑到宮里哭訴,讓田貴妃左右為難,‘不得不’罰他母妃蔡賢妃,就太過分了。是,他外祖家出身草莽,沒甚底蘊,規矩不足,這些年笑話也鬧了不少,他認,可他外祖家只是紈绔了一點點,沒做過什么殺人放火,禍國殃民的事??!憑什么讓一個小妾打上門,這么欺負?那甘氏是……不知怎么的做了正妻,可誰家正妻是這樣的,到別人家作客一言不合就動手的?蔡家沒規矩,這鍋他背,惹了事他也愿意擔份責,甘氏夫家,榮婕妤伺候的好,皇上要賞,貴妃要給面子,他都沒意見,讓他這個皇上親自上門道歉他都愿意,為什么一定要磋磨他母妃呢?他母妃有什么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下來,是她太安靜了沒鬧,所以活該被欺負嗎!親爹寵貴妃,疼越王昌郡王,一切都給越王備著,壓著太子不準回京,壓著他不許勢大,把他外家慣成了那德性,他都沒二話,他貼心,他懂事,他聽話,他讓路,他什么都不爭,什么都不要,這些年表現不夠嗎?不值得護哪怕一下嗎!連母妃都保不住嗎!這頓哭,哭得太康帝心煩意亂,隱含愧疚。太康帝寵貴妃,偏疼越王,只要長眼的,都能看出來,誰也不是瞎子,這么大了不懂事?這事起了,罰蔡賢妃的田貴妃責任最大,可他想護著貴妃,才沒第一時間說話。結果平郡王并不怪田貴妃,他恨jian人惡狀!太康帝再不喜這個兒子,對平郡王也是有虧欠的。給不了蔡賢妃情愛,給不了平郡王疼寵,這母子倆卻很懂事,從不爭搶什么,確然也是條條處處給越王讓路,表現很乖。這樣乖,值得給點鼓勵。再者這兒子將自己壓的太也低了,堂堂一個郡王,皇子,竟然愿意給一個妾升的妻賠禮道歉,是說他這個當皇上的無能嗎!太康帝非常氣憤,當下就摔了杯子,發話說要好好發落甘氏。結果平郡王剛走,圣旨還沒下呢,越王就來了。越王更會哄太康帝,好好說了說這次的事,說蔡家風格就那樣,有多容易惹人,整個洛陽都知道。這甘氏呢,當年也是望族嫡女,因一時失慎,長輩們又不同意,這才委屈做了榮家妾。這二十年她一直乖巧,族人們看在眼里,與夫君感情又很好,家世也不錯,這才提了正妻。此次是升妻后第一次出席重要場合,她非常重視,緊張的吃不好睡不香,被蔡家擠兌,肯定受不了么……反正就是,也不能全怪甘氏,蔡家太野蠻。更不能怪他母妃,貴妃掌后宮鳳印,萬事總要講個理,表個公平。不過抄點經書,往日里蔡賢妃也不是沒干過,四時八節她還主動抄呢,怎么回回都沒事,偏這回病的起不來了?當然,他也不是腹誹別人用手段了,只是針對這件事,吵架有什么用?有那工夫,不如延請良醫,好生把賢妃病治好才是正經……太康帝覺得很有道理。然后他就改了主意,兩邊各打五十大板。賢妃這里呢,好好養病,賞賜了很多東西,以做安撫。蔡家那里,也沒怎么罰,就罰了那個惹事的媳婦禁足,兩個月不許出門。至于甘氏那里……并沒把她的妻位摘去,罰了很大筆銀子,禁了足,還賞了幾個顏色不錯的宮女過去給他夫君做妾。太康帝很滿意,覺得這些罰看起來都不過分,后宅女子本就不常出門,禁個足著實沒什么。甘氏霸了她夫君太久,剛升妻位,宮里就賞幾個她不得不接的妾過去,也算打了她的臉。這結果,越王和平郡王都很不滿意,卻也只能認。誰知過幾日,又出了幺蛾子。蔡賢妃為這次的事遭了大罪,別人不心疼,蔡家人心疼,這一日,除了那正在禁足的媳婦,全家盡數出去,去京郊最有名,香火最旺的寺廟為賢妃祈福。還點了長明燈。就是這么巧,榮家這日也去了那里!雖然沒有當事人雙方臉對臉,可仇人見百分外眼紅,頂幾句委實太正常。不正常的是,不知道榮家馬怎么突然驚了,沖上來就撞傷了蔡家主母宗妃,人當場就折了條胳膊!不但胳膊折了,給宮里賢妃點的長明燈也摔在地上,滅了!偏這件事發生時,現場很多人,不但有得暇過來的官家家眷,還有平民百姓,走商游人,所有人看的清清楚楚。有那熟悉的,把前因后果小聲八卦一番,得,群眾們情緒就激動起來了……這一次,平郡王卻沒去抱太康帝大腿哭求了,哀莫大于心死,什么都沒用,他認命了。他認命了,別人卻看不下去,流言日盛,有幾個言官不能再裝看不見,隨意上了兩個折子,表示自己盡了職。誰知這兩滴水花,卻翻起了滔天大波!榮家甘氏是越王一手扶起來的,他當然要保,讓自己人為其說話?!M職’的那道折子,和平郡王暗里經營的人,包括趁機攪渾水的楊暄崔俁的人,朝上朝下,吵的那叫一個熱鬧!從榮家囂張為哪般,到甘氏言行是否得宜,再上升到嫡庶差別,妾能不能升妻,妾生庶子到底可不可以改成嫡出,繼承家產。這邊攻擊,那邊回擋,也不知是誰,主動提起了彭傳義案。那邊說你看,彭傳義的案子就是這么判的,妾能升妻,只要是媵妾就行;這邊就回,那這甘氏是媵妾嗎?榮家那死了的媳婦姓甘,還是和甘氏義結金蘭了???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話題圍繞著嫡庶,圍繞著彭傳義案情之中這一點細節轉。轉著轉著,朝臣們發現,不行,想碾壓性打贏嘴仗,得研究研究這彭傳義的案子到底怎么回事,那鄧氏真的有資格升妻么?研究著研究著……就發現這案有疑,明明證據不足,怎么就判了?帝都天子腳下,刑部大堂之中,若是出了冤案,可是對大安不利的!遂有人提議重審彭傳義案。有第一個這么說的,就有第二個說這么說的,漸漸的,話題就擋不住了……太康帝十分頭疼。責誰都不是,責越王吧,越王有什么錯?不過一件小事,無端端卷進來,怎么就知道會生出這么大波瀾?責平郡王吧,這件事,里里外外最委屈的就是他。太康帝心里沒主意,想說先放一放,等風頭淡了再說。可這種事,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