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來圓嘟嘟的臉蛋就掉成了瓜子臉,所以看著如今的侄子,夫妻倆都是一臉的欣慰。 比聶銘颙小兩歲的堂弟聶銘燁對父母這種忽視自己的行為感到習以為常,好在大伯跟堂哥沒把他給忘了。 “銘燁,最近怎么樣,大學生活精不精彩?” 聶銘燁準備收回剛才的那一絲感動,這哥哥,哪壺不開提哪壺,沒看他媽正用眼睛瞪他嘛,他可不敢說出“精彩”兩個字。 聶銘燁長得像母親趙美心,五官秀氣,皮膚也白,因為家庭和睦生活優渥的關系,他性格活潑,愛玩愛鬧,吊車尾考了個大學,學的是金融專業,聶毅昌夫婦對這個兒子非常頭疼,總覺得他的性子需要好好打磨一番,但如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又不是個當兵的料,只能寄希望他過幾年能成長起來。 晚飯是趙美心做的,都是老家的味道,加起來已經九十歲的聶毅韋兄弟兩邊喝酒邊聊天,氣氛還算不錯。 “現在南面的經濟發展迅速,從領導人提出‘改革開放’后,咱們國家的經濟變化很大?!?/br> “是啊,打瞌睡打的太久,也到了咱們這頭雄獅蘇醒的時候了?!?/br> “聽說領導人對軍事方面也做出了發展指示,按照當前的國際形式,你覺得咱們的軍事實力如何?” “軍事保障的是國防,是一個國家的和平穩定,別人都在發展,咱們不能停滯不前,以前在戰場上吃了那么對虧,防微杜漸是很重要的。比如咱們的武器,不能一直落后于米國、俄國,還得花錢跟人家買,賣給我們的還是些落后的技術,所以我們要自己搞研究。你看自從咱們研制出了□□,國際地位不就上升了嘛,那些想搞小動作的人也要掂量掂量了?!?/br> 聶毅昌點頭,對兄長的話表示贊同,“確實,沒有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咱們也沒辦法發展經濟,所以要感謝領導人的英明指導,避免了很多的彎路啊?!?/br> 聶銘颙還好,認認真真聽著,他從小耳濡目染,對時事政治都有著自己的家見解,而聶銘燁呢,注意力都在吃飯上,壓根就不聽他爸跟大伯說的是什么,虧他自己學的還是金融。 飯后,聶毅韋喝的有些醉,聶銘颙先把他送回了房間休息。 老家空屋子多,炕也多,只要鋪上被子就能睡,聶毅韋睡一間,聶毅昌夫婦睡一間,聶銘颙跟聶銘燁合一間。 “你爸睡了?” “恩,喝多了,加上趕路,估計是累了?!?/br> 聶毅昌點頭,指了指座位讓侄子坐。 “最近怎么樣?學習上生活上沒什么難題吧?” “都挺好的,沒什么困難?!?/br> 趙美心知道丈夫問的是什么,他一個男人不方便問,自己倒是沒這個顧慮。 “聽說葉麗萍把她那個女兒也接到首都了?” 也是通過這件事,聶毅昌夫婦發現他們當初果然沒有看錯人,隔了這么多年還冒出個親生女兒,夠膈應人的,萬一那個女兒品性跟當媽的一樣壞,苦的自然是侄子聶銘颙。 聶銘颙聽叔叔嬸嬸提到路婉,點頭道,“是,七月份接過來,有一段時間了?!?/br> “這叫什么事啊,你爸可真是糊涂,怎么能讓那個女人的孩子進家門呢?!?/br> 這話在聶毅韋面前趙美心是絕對不會提的,不過是實在心疼侄子才說,還有一句她隱下了,就是幸虧是個女兒,要是個兒子,他們做叔叔嬸嬸的哪怕冒著兄長生氣的風險也要說道說道。 “她也挺可憐的,親生父親去世了,年紀小被親戚欺負,雖然是葉麗萍的女兒,但人挺好,況且我大部分時間在學校,接觸的機會并不多?!?/br> 趙美心跟聶毅昌對視一眼,沒想到侄子會幫那姑娘說話,雖然有些想不明白,但看樣子那姑娘性子不差。 “罷了,既然是個可憐的,咱們也就不計較了,我跟你叔也是擔心你受委屈?!?/br> 聶銘颙笑道,“我都這么大了,還能受什么委屈,叔,嬸,你們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br> “是,知道你不是你弟弟那種沒成算的,我們也是關心則亂,不過還是那句話,有什么難處得跟我們提,別一個人悶在心里,都是一家人不是?” “知道了,謝謝叔嬸?!?/br> “說什么呢,這孩子,天不早了,你進屋睡吧,明天還得早起?!?/br> 聶銘颙從善如流的應了,跟叔叔嬸嬸道了安后進屋休息,一張炕,堂弟已經起仰八叉的占了大半,聶銘颙無奈的把他往里挪,空了一半位置出來。 第二天是除夕,貼窗簾、做飯、包餃子、祭祖。 堂兄弟兩進進出出的忙活,到了中午,擺上祭祖的案臺,看著案臺上的木牌,聶銘颙跪在地上,結結實實磕了幾個頭。 他在心里說,mama,對不起,讓你擔心了,我現在過的很好,以后也會好好努力,你在那頭就放心吧。 趙美心跟聶毅昌對視了一眼,知道侄子肯定又難受了,聶毅韋也有些傷感。 他跟陳曉蘭是年少夫妻,雖然長期分居兩地,但他對陳曉蘭有著很深的感情,也很感激她對家庭的付出。 有了兒子銘颙后,家里沒了牽累,他的職位也上來了,就讓陳曉蘭帶著孩子一起北上,一家三口這才團了圓。 本以為一輩子就這么過,誰知道陳曉蘭突然得病,來勢洶洶,縱然花錢找最好的醫生也沒救過來。 后來兒子跟著叔叔一家生活了幾年,他娶葉麗萍也已經是幾年后的事。 他一個四十歲的鰥夫,娶一個二十九歲結過一次婚的女大學生,不少人說葉麗萍是貪圖他的地位,但人這一輩子不就是如此,難不成找別的女人就不是貪圖自己的地位了? 他這輩子只有聶銘颙一個兒子,該留給兒子的一分不會少,等過了年他就四十九了,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什么都已經看開了。 聶家人回來,鎮上一下熱鬧了,除了親戚外,鄰居們也都上門來打招呼,還有過來請托幫忙辦事的,聶毅韋聶毅昌兩兄弟能幫的應承,不能幫的婉拒,每天見個幾波人,時間過得倒也快。 首都,聶家父子不在家,葉麗萍也沒什么心思準備過年的事,除了大年初一早上在家跟交好的鄰居拜了年之外,之后就不怎么在家,天天出去約牌,石奶奶留在聶家過的年,年前跟女兒通了電話,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