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書迷正在閱讀:做壞規矩、郎君如此風sao[[穿書]、美男心計、我娶了遠古老男人、快穿之拯救治愈、冷茶、天降紫微星、情傷系列、我和你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衰神登仙路
郭嘉看著懶散,做事卻利落,不到半天功夫便出完了試題,溜達著去各廠走了一圈,然后一頭扎進了圖書館,正好與被陶淘打發到圖書館看書的諸葛亮搭伴。 一連幾天,郭嘉上午走一趟各廠,下午便和諸葛亮在圖書館看書,很快就到了科舉考試的前一天。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 愛你們~ 其實我最期待的是第二次科舉,哈哈~ ☆、科考開始 對于譙縣的科舉,世家和庶民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態度。 士族自持身份,表面不屑,直言荒唐,覺得有辱斯文,暗地里卻從科考前三天便注意著譙縣動靜,看有哪些人前去應考。 庶民歡天喜地,奔走相告,翹足企首,只覺進仕有望,三更起五更眠,手不釋卷,寒窗苦讀。 無論兩者是何態度,是何心情,有何打算,在科考開始前,都只是隱忍不發,暗自醞釀中。 時間越臨近,氣氛越緊張。 可惜有的人實在沒有眼力見。 明日就要科考了,這么緊張的關頭,竟然在外面搞得噼里啪啦、鼓樂喧天的! 冠桂園內一還房備考的書生怒而擲書,打算出門看看是誰膽敢在一環喧囂。 同住冠桂園的一士族也被這動靜驚動,打算出門瞧瞧熱鬧。 尋著聲響過來的人不少,兩人到時,已經圍了一圈人了,看不見里頭到底是什么情況,站在人群外頭,只聽得噼里啪啦里夾雜的鼓樂聲,見得漫天紛飛的紅紙屑,以及高處一塊紅布蓋住的牌匾。 終于,喧囂歸盡,有人出來說話了。 石韜站在大門前,拉下紅布,言簡意賅的介紹道,“譙縣的百姓們,大家好。譙縣圖書館今日開業,譙縣百姓憑戶籍可免費進內,請大家于館內務必保持安靜,愛惜書籍,若想購買書籍,攜書到前臺結賬即可?!?/br> 事了帶著鼓樂隊拂袖而去,不管百姓在原地頗多議論。 這樣的態度,仿佛他宣布的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 書生樂得跳起來,這是好事呀,急忙回家取戶籍去了。 士族好笑的看了激動的書生一眼,搖了搖頭,庶民就是見識有限。 不過他對譙縣的藏書也頗為好奇,不過半年時間,他倒想看看譙縣能有多少書,竟敢放言賣書。 進入圖書館,有兩人靜坐在前臺,背后掛著密密麻麻的圖書館相關規定,通篇兩個中心,愛護書籍、禁止喧鬧。 在前臺驗看戶籍之后,便可以入內,一入內書生樂了,士族驚了。 整排整排的書架,平行豎立,鋪滿在打通的房間,分門別類,蔚為壯觀。 書架上,整整齊齊的擺滿了線裝書,書脊朝外,書名一目了然,單論語就擺了一書架子。 而且,他還看到的樓梯,還有二樓! 怎么會?就算譙縣不缺紙張,就算譙縣從制紙就開始為圖書館做準備,可短短半年時間,就能手抄這么多書嗎?譙縣有這么多讀書人嗎? 士族抬手取下一本,翻開封面,是一橙紅色扉頁,再翻開,字跡清秀工整,并不是倉促而就。 士族又取下另一本同樣的書籍,同樣的清秀工整,工整到士族覺得不對,然后兩相對比字跡,發現每個字的位置竟然一模一樣! 這是什么意思,這代表什么?! 這代表譙縣有辦法能夠批量的印書、賣書! 這意味著書籍不再是士族豪族身份家庭的象征,不再是各家傳家的珍寶,不再是他們高人一等的底氣,它便宜廉價到人人可看,甚至人人可買! 怎么會這樣? 士族瘋了一樣,扔下手里的書,一書架一書架的疾步看過去,竟看到不少世家甚至自家的珍籍孤本像廉價的草鞋一樣,密密麻麻的擺了一整排。 想也知道,普通的經義,怎會吸引郭嘉與諸葛亮一連在圖書館泡了好幾天呢。 呆怔片刻,士族撩袍子拔腿就往家跑,大事不好了,這事得趕緊回家說與長輩。 書生早已選好書籍在靜讀呢,被這慌亂的腳步聲驚擾,皺眉看向士族,心下很是不滿,外縣人就是大驚小怪。 郭嘉從圖書館走出,拍著腿笑得前仰后合。 被他一起逮出來的諸葛亮無語的看著他。 郭嘉笑到眼里泛著瑩潤的淚光,這才略為平息,說道,“走,我們去找元直問問,他是如何把各家的寶貝弄成如此這般的?!?/br> 諸葛亮已然猜出緣由,語露崇拜,篤定道, “這定是老師的意思,用譙縣的生意利益交換,借書一觀,而世家不知印刷之術方才至此?!?/br> 郭嘉笑道,“問話不過是個由頭,如此樂事,難道不值得浮一大白?” 世家的天然優勢,自這圖書館起,會逐漸消失了。 郭嘉一則為寒門子弟樂,二則,為自己樂,他真是找到了明主。 當日他曾言,主公女子的身份恐為士族所棄,無人來投,結果主公一手開科考給寒門晉升之階,一手圖書館斷士族傲世之本。 短時間內,世家憑借家學淵源,還是會有優勢,但這種優勢會被逐漸拉平,因為寒門太多,基數太大,總有那么幾個會成長起來,而所有成長的寒門,天然的會靠近主公。 長此以往,不說主公,天下掌權者誰還愿意折節去顧慮世家的感受? 剛才那些士族失態奔走,必定也是預見了這樣的未來。 所以這人純粹是心情好,想找人喝酒罷了。 諸葛亮斷然拒絕,“先生自己去吧,亮還有冊書沒看完呢?!?/br> 郭嘉眨眼,他這是被小朋友嫌棄了呀,不過他舉止隨意慣了,并不很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笑呵呵的自去尋人飲酒了。 不待世家做出反應,或者說,世家也根本無力做出什么反應改變什么,譙縣在譙縣公主手里真的太穩了。 武,譙縣連西涼騎兵都攻之不下;文,譙縣文氣已成;商,那得他們求著譙縣;民,譙縣公主民心在握,甚至因為化肥和曲轅犁,在譙縣以外的地方都有不錯的名聲,得百姓敬重。 第二天,譙縣的第一次科考熱熱鬧鬧的開始了。 這一次參加考試的人并不多,就兩百多人,所以考場直接布置在政務大樓的各個會議室,從政務廣場開始戒嚴。 參加考試的多是原本的譙縣人,他們的生活最先因為陶淘而改善,也見識過譙縣初建時對讀書人的需求,所以有余力也有意愿供家人讀書。 此時政務廣場上,送考的人殷切的囑咐著,尤其譙縣本地人更是全家出動,氣氛緊張中透著溫情,嚴肅又熱鬧。 一婦人替丈夫理了理衣襟,兩人并未多言,相對而笑,片刻丈夫拍了拍妻子的手臂,轉身朝廣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