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然而,何安醒來的第二天,有村民遠遠的看到了一隊裝備精良,身材魁梧的家兵佩戴大刀身背弓箭,氣勢洶洶地進了深山。那走在最前面領路的還有一條大狗,遠看竟有些像何家的二黑,待他仔細看的時候,一隊人早已入了山林,失了影蹤。…………南疆國出海兩年的何寧一行終于離開了這個探索了三年的土地,帶著三車的種子踏上了歸途。這些種子是他們這一行的最終目的,也是他們所帶行李中價值最高的物品,其中,大部分都是可食用的作物水果或是一些有藥用價值的植物。一些在當地并沒有得到很大的價值利用,本地人也并不覺得這些隨處可見的植物有什么繼續開發的價值;一些是和到本地貿易的外商們交換的,數量不多,但給何寧帶來了驚喜;還有一些是出海后在幾個島上尋到的特產,其中就有何寧最期待的土豆和紅薯。也正是因為找到了土豆和紅薯,何寧才覺得這一趟滿載而歸,不虛此行的,也到了真正該回去的時候了。經過出門在外這三年的辛苦奔波,與來自各個國度的人民交談過,與社各個階層的人打過交道,何寧這一路,受到過坑騙,也遇到過幫助;掌過勺釜,也拎過大刀;翻過山脈,也漂過大海。眼前這個歷經了千帆的精瘦少年,神情是堅定的,四肢是矯健的,目光卻是溫柔無害的。不同于未經世事的單純,而是見過人世百態后足以容納百川的溫和,見過這雙眼睛的人,絕對想象不到它曾經憤怒過,燃燒過,隱忍過的模樣。離開夏國時幾十人的隊伍,回去時也只剩下了十一個,但就是這十一個人,帶著三車的種子,翻山越嶺,跨過千山萬水,歷經三個月,終于避過各方勢力的打探,摸回了三皇子勢力扎根的中原。之后的一年,本就漸漸占據上風的三皇子,得到了上天賜予的兩種高產作物,據說此物不僅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每畝量產還十分驚人。有了這兩種“天賜作物”,三皇子的民間聲望空前高漲,幾乎人人都相信了三皇子就是天授皇權的正道。率領正義之師的三皇子軍以燎原之勢迅速蠶食了夏國剩余的土地,最終,將困在包圍圈中的京城一舉拿下。天下大勢如何分分合合,政治格局如何破裂重組,這些都與何寧沒有關系,此時,他只想知道,為什么他走之前千交代萬囑咐過,他的家人卻一個個憔悴虛弱成這般模樣?尤其是那個傻子,明明走之前臉蛋兒上還有嬰兒肥的,現在怕是來陣風都能把他吹跑了。他不在的這些日子里,他的家人到底受了多少苦?李緲呢?三皇子呢?感情這些搞政治的陰謀詭計玩多了,連面子工程都不要了么?見到家人的第一面,何寧的心情復雜得難以言喻,本來溫和的眼睛卻被心中的各種猜測沖擊著,連初見到家里人的喜悅都被淹沒在了洶涌的暗潮下。何老娘與李清抑制不住的激動喜悅化作不斷線的淚水,模糊了雙眼中盼望已久的身影,怎么擦也止不住,只有死死的抱住了,才敢確信眼前站的是真的。何柳,何杏與何楠三姐妹依偎著淚眼婆娑的李娟,一邊抹眼淚,一邊嘴里喊著哥哥,直直的看著三年未見的何寧,不敢上前。直到聽到何寧喚她們,才哇哇哇上前抱住了何寧的大腿。何安攙扶著何大爺站在不遠處看著抱頭喜極而泣的幾人,他也是狂喜的,他應該是狂喜的,但為什么,看著那個被親人包圍著卻依舊無法被遮掩光芒的大郎,他會怯懦,不敢上前呢?這樣一個踏著陽光的美好而優秀的大郎,還會接受已經低微到塵埃里的自己么?何安的不安與膽怯被何寧看在眼中,他想,他的小傻子一定是又在瞎想了。眼底的暗潮被他壓下,何寧安慰了身邊的奶奶和母親,還有三個打著哭嗝meimei,又被何大爺叫到了屋子里問話,正好他也想知道家里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什么。從何安手中接過攙扶何大爺的時候,何寧仔細把何安全身上下看了個遍,越看越想皺眉。但考慮到小傻子還是個敏感的傻子,便只是在錯身的時候安撫道:“等我?!?/br>溫暖的耳語佛過何安的耳廓,引起一陣□□,何安打了一個顫栗,卻莫名感到了心安,仿佛飄了萬里的種子終于落在了土壤中。他當然會等,他已經等了三年,只要大郎能回來,他不怕再等三年,但為何現在僅僅是等幾個時辰,他卻覺得比等三年還要讓他難以忍受……第63章反常的谷欠望從何大爺的詳盡的敘述中,何寧發現自己真的是遠遠低估了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殘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戰火所及之處,即便是朝中手握重權的大臣,也難眠如履薄冰,更罔論普通百姓每日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同的是,前者所求的,是在政治洗牌中增加己方派系的籌碼以求更大的權勢,成,則權勢滔天,敗,則家毀人亡;而后者所求的,僅僅只是生存,即便活了,也只是帶著滿目瘡痍繼續茍活,死,也只是離了這人間煉獄罷了。身為一個普通村子里的一戶普通農家,何家也是求生存大旗下不起眼的一戶。是,何寧對三皇子系有貢獻,甚至可以說貢獻頗多。從改良的□□到手搖式紡紗機,再到尋得的高產作物,任誰都無法否認何寧在這場戰爭中的推動力。但,那又如何呢?只要何家還想在北李村安安靜靜地生活,這些貢獻帶來的益處就無法擺在明面上。否則,何家如何向村民們交代,他們戰爭期間可以不用服兵役,饑荒年代仍有余糧?即便,這些村民們的目光和自己家人的生死存亡相比已經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他們完全可以安安生生、舒舒服服地享受著何寧為他們鋪好的路。可是,難道各方勢力都是瞎的么?能在征戰多年的地方安穩生活的何家又怎么會是普通人家。到時候,面對各方打探,沒有碉堡,沒有武裝的何家,活在周圍村民們嫉妒中的何家,又能逃過幾次?敵方勢力的幾位皇子聯手干不過一個三皇子已經夠憋屈了,何家現在去刷存在感,難道是想要幫忙檢驗一下地方在中原的諜報勢力,真的不是嫌命太長?所以,無論忍耐得有多么艱難,何大爺都咬牙撐著,誓與同村的鄉親們共進退,甚至饑荒開始前幾年都未向家中任何人提過退避李宅的后路。直到有一次實在過不下去,也看不下去,才遣何安暗中向李宅借糧。憑借著幾十年積累的生活智慧,何大爺作為一家之主,無可厚非地選擇了一條不會禍及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