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
開吧,不要再來找我了?!?/br>第54章一步也許是何寧勸告的意味太過強烈,也許是對危險下意識的規避,王章沐最終還是離開了。何安陪著何寧站在門口,目送著那道離開的身影消失在通往鎮子的長道上,他回過頭,身邊的身影一直安安靜靜地站著,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他偏知道對方是難過的。心疼的目光還未來得及收回便被何寧抓個正著,何安有些窘迫,但何寧卻回了他一個大大的笑臉。為什么是大大的笑臉?還未等何安想明白,便感覺一個濕熱的柔軟之物覆在了自己的眉眼之上,何安愣住了,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不要這么看我?!?/br>何寧的手指摩挲著何安不安分的眼皮,看著對方先是從耳朵再到臉頰一直紅到了脖頸,反而之前閉上也沒安分的眼睛閉得更緊了,便壞心眼地湊到何安的耳朵邊,將說話的熱氣吹進何安的鮮艷的耳廓中。“有你一直陪著,我很幸福?!?/br>眼見著對方的紅耳朵鮮艷得快要滴血,何寧也不敢再做過分的事情,生怕何安的耳垂真的滴血,正要拉開兩人之間的距離,何寧卻發現有一硬物頂住了自己的小腹。順著何寧的目光,何安也發現了自己的異常,一時間羞憤得恨不得鉆入地縫中,更是連何寧的反應也不敢瞧地逃離了現場。只剩站在門口的何寧咧著嘴偷笑,不知什么時候開始,那個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尾巴也長大了呢。不過,想想也是,何安比自己大兩歲,如今正是十五歲的少年,若按虛歲算起,可就正是十六七歲血氣方剛的年紀啊,看來自己以后要多一項教學任務了??!在何寧腦海中浮現出某些限制級畫面前,一只白鴿撲楞著翅膀落在了門口的屋檐下慢慢地梳理起羽毛,發現了白鴿的何寧隱去了嘴角的弧度,熟練地從白鴿的腿上取下紙條,展開后只見“甚善”兩字。看來蕭炙從自己這里帶走的弩得到了那位的賞識,那么,接下來自己就要開始著手研究連擊弩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既然已經成為被發現身懷奇璧的匹夫,何寧只能向當權者顯示自己的利用價值。為了不被卸磨殺驢,何寧告訴了蕭炙自己家中藏有的自制弩,并且用還未研制出的連擊弩吊著對方的胃口,才換取了如今得以繼續的平淡生活;否則,難保他回來之后不是被圈禁便是被抹殺的下場。盡管在和蕭炙相處了一段時日并了解了他一部分的為人后,何寧感情上并不覺得他是這么一個用罷便卸磨殺驢趕盡殺絕的狠毒之輩,但理智上他也明白蕭炙自己也只是當權者手中的一顆棋子,他的意志并不能代表那位的意思。現在的他就像一只身懷可以左右時局技能卻又沒有殼無能力保護自己的蝸牛,不僅被赤果果的暴露在群狼面前,還要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況下表演赤腳走鋼絲。何寧不能將全家人的性命押在蕭炙的品性和當權者的心情上,就像不能期待自己要走的鋼絲直徑一米一樣。他必須要考慮到更多的可能以及最壞的情況,然后在腦海中不斷將自己手中所能用上的資源排列組合,在不同的局勢中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打出最合適的牌。然而,在絕對的階級面前,沒有什么萬無一失的方案。即便他竭盡所能走好每一步,仍會有一部分稱之為運氣的成分無法被預測。唯希望蕭炙追隨的那位是個能力與心胸都不錯的,能夠允許自己這個編外人員隱藏在偏遠的市井小村中靜靜地做個科研人員,默默地為他驅逐北蠻敵軍直至走上皇權巔峰的大業添磚加瓦……一個月后北李村又出了一新鮮事物的消息不僅在兩天內傳遍了方圓幾十里內的村鎮,更是吸引了不少走商的商戶親自到北李村打探。一時間整個村子都熱鬧起來了,村里的大娘嬸子們也仿佛有了向外人夸耀的談資,天天聚集在村頭的大槐樹下開茶話會,碰到有外人問話時更是講的盡興。這不中年婦女八卦時,一行商面露疑惑地問了一句:“據說做出搖椅的何氏就是做出何氏搖籃的那戶?”也不怪行商有這么一問,畢竟現在市場上仿制的何氏搖籃數不勝數,人們聽說這搖籃最早是何氏制的,便更傾向于購買刻有“何氏”字樣的,這也造成不少仿制者在仿制時連“何氏”的標志也仿制了下來。在這沒有版權保護一說的社會,何寧也只能安慰自己這些山寨貨至少幫他們宣傳了人氣。然而,此時知道真相的大娘嬸子們不約而同地對那些仿制山寨貨嗤之以鼻,爭先恐后地向這位外來商戶科普何氏搖籃的由來,進一步傳播了那出在北李村很有市場實際上是村民們閑來無事腦補出的除了時間地點和人物以外都不符實的故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何家獨苗苗何寧在二嬸生娩后心疼自家奶奶帶孩子不易,日憂夜慮下,終于在某日睡夢中夢得此物,夢醒后便連夜將此物做了出來。當然,這個故事在大娘嬸子們描述來更加有聲有色,活活一出可以被錄入小學課本的孝子典范事跡。但在有心人看來,這故事邏輯上漏洞百出,故事就是故事而已。沒看出來的當做趣事宣傳,看出來的卻不會和故事較真,再加上故事本身又符合當時推崇的社會價值觀,便流傳了起來。這也是古往今來為什么會流傳著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祝英臺化蝶這樣的民間故事的原因。科普完搖籃,一個口干的大娘的喘了口氣,另一個沒扒過癮的大嬸接過八卦主導權,興致勃勃地說起何寧又因孝心制出了搖椅的故事,連何大爺前幾日眉飛色舞的神態都學得有八分神似。甚至連何家單獨給何寧買了一座院子做工作室的事情也被村民們腦補加工地充滿了神話色彩,真實原因反而沒人去追究,最后也變得無從探起了。借著輿論的力量,何寧成功地轉移了所有人的視線。于是,在一個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下午,一個普通的行商趕著一頭年邁的毛驢走進了北李村,光明正大地將何寧費盡心力研制成功的連擊弩運出了村。這時候的北李村已經過了八卦的高潮期,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行商進村離村也已經無法吸引到村民多少注意力,各家過了八卦的癮便早早地開始打聽搖椅零件外包的事情,畢竟大家還是更關心能夠給自家帶來實際利益的生計大事。直到老毛驢脖子上的鈴聲消失在北李村的土路上,何家不分晝夜地連續忙碌了一個月的何寧才稍稍松下一口氣,一直到晚上草草的吃完飯回到屋里,何寧的整個大腦還是處于放空的狀態。壓力下連續長時間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