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好兆頭落空,何大興就給三女兒起名何楠。接下來的日子里,何家很是低迷了一段時間,連何楠的洗三禮都沒有辦的意思。李娟在月子里心思異常敏感,好幾次都是一見到三女兒就心里發堵,眼淚也止不住的流。何老娘怕她月子里哭太多,落下病根,就讓大兒媳李清帶著三孫女,該吃奶的時候再抱給李娟喂養。可李清因為之前忙于春耕,耽誤了幾件繡品,這段時間一直在趕工,實在是騰不出來時間,便指導著何安照顧嬰孩。慶幸的是,何安對種田沒什么天分,對照顧小孩還蠻有天賦的。小嬰兒何楠平日里被何安照料著,除了吃喝拉撒,鮮少有哭鬧的時候。即便有時耍小性子,被何安一哄就乖。如此,小何楠便被放心的交給了何安照料。以至于如今,不怎的就發展成和何寧何安睡一張床的局面了。何寧正處于身體發育期,晚上睡得死,雷打不動的,再加上小何楠比較乖,晚上動靜不算大,何安反應又快,因此,除了床上空間縮水以外,何寧倒沒受到多少影響。只是苦了何安。晚上要時刻警醒小何楠的動作,不敢睡死過去,連著幾天下來憔悴不少。何寧見這樣也不是辦法,就琢磨著做一個搖籃出來,省的何寧老是擔心小何楠發洪災淹到何寧,晚上能睡安穩些;白天放到搖籃里,何寧和何大爺學做工也能幫著看會兒,也不用何安天天不是抱著就是背著的。何寧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有沒有搖籃床這么個東西,要他自己做肯定是不行的,首先技術都不達標。只能琢磨著先畫了圖紙出來,拿去給何大爺看,一來可以探探口風,二來確實是放著這樣的技術人才不用,太浪費!何大爺拿著何寧給的圖紙,表情有點復雜,眉頭皺的緊緊地,嘴角卻隱不住上揚的弧度,何寧也不知道這表情是啥意思。“咳咳,嗯,大孫子啊,這圖是你畫的嗎?”何大爺清了清嗓子,裝作不經意的樣子問道。何寧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大孫子啊,你這個圖爺爺有點看不明白啊,一個箱子下面兩排輪子,還按照這樣的尺寸做出來,能干啥用???”瞥見大孫子點頭,何大爺心里暗喜,繼續引誘著魚兒咬鉤。何寧見何大爺一臉看不懂的表情,有點蒙圈了,他自信畫工尚可,畫的又是立體的三視圖,簡直不能再一目了然了??赊D念又一想,往常確實沒見過何大爺做工有畫圖的,他們的圖紙都是刻在腦子里的,而且自己一下子給個三維立體式圖,上了年紀的可能不太能接受得了。如此一來,何寧只得組織了一下語言。“爺爺,這是給小何楠用的小床?!钡谝淮斡眠@里的語言對何家人說話,還挺別扭的,小何楠的名字出口,又讓他不自覺的想起前世,更覺別扭了,以后還是叫楠楠吧。何寧說出了第一句話之后,感覺說這里的語言也沒那么難,有了第一句就有第二句、第三句。“小床下面加上輪子,就可以不費力氣的推著動啦!”“哦,是這樣啊,爺爺年紀大了,腦子笨,乖孫子得多和爺爺說說才能明白,你看這里,床板怎么是懸空的,掛著會不穩的?!濒~兒咬了鉤,何大爺激動的聲音有點哽咽,一時間也裝不了深沉了,只希望何寧能再多說幾句話。看著何大爺眼中閃爍的亮晶晶,何寧也發現了何大爺出的紕漏,既然能發現床板是懸吊著的,怎么會看不懂圖呢?只是這個時候,何寧也不會去拆穿何大爺。“爺爺,小床懸空著可以左右晃動,楠楠哭的時候,搖一搖就好啦!還有這里,藏著一張可以折疊的遮陽布……”二人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吧啦吧啦的直交流到午時才罷。聽,他寶貝孫子的聲音多好聽,尤其是叫爺爺的時候。看,他寶貝孫子的腦子多聰明,畫的圖既逼真又精巧。要說一開始何大爺沒看出圖紙上畫的是搖籃就有點假了,但到了后來,仔細一看,寶貝孫子設計的這款搖籃竟比大戶人家用的更是精妙不少,外觀看著簡簡單單,內里卻暗藏不少小機關,竟有幾處還是何大爺看不出來的。他家寶貝孫子真是個天才!最近,北李村的村民有點蒙圈,木工做的好的那個何家最近幾天洋溢的喜悅都快把北李村淹了,見人就笑到看不見眼睛不說,還趁著何楠滿月到處發紅雞蛋。不清楚情況的還懷疑起自己收集的情報,難道傳言有誤,何家老二媳婦給添的其實是個男娃娃嗎?沒過多久,北李村傳開了一件事:何家原本癡傻的獨苗苗何寧不僅恢復了心智,會講話,還變得更加聰明了。不信你看,何老娘又推著搖籃出門遛彎兒了,村民哪里見過這種大戶人家用的東西,更別說這種帶著輪子推起來毫不費力的款式了。一時間,何老娘視野能夠看得到的村民都蜂擁過來圍觀。心里得意的何老娘裝模作樣地撇了撇嘴,抱怨著日光太曬。同時,周圍的村民一下子激動起來,各個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叫搖籃的東西,只見何老娘變戲法似的,也沒費什么勁的抬了兩下胳膊,搖籃床上就撐起一塊遮陽的布料子。這樣的場景,有些村民已經見過很多次了,卻仍是覺得新鮮。一時間,贊嘆的不已的村民各個把吹捧何老娘的話,稱贊何寧的話不要錢似的被倒了出來,期望多套出些關于搖籃的話。何老娘喜歡聽那些稱贊她大孫子的話,感覺比自己出風頭還高興。心中愉快的何老娘,自然愿意滿足村民們的好奇心,一邊口若懸河的講解著搖籃的功能,一邊動手cao作,示范用法。漸漸地,剛走出家門沒幾步的何老娘周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幾乎把何老娘和整個何家都給圍了起來。墻內,這兩天表面上已經習慣了的何家眾人內心依舊樂開花兒,沒見這一個個走路輕快的都快飛起來了嘛。第13章何氏出品當第一個搖籃研制成功,何寧終于感受到了來自宇宙的善意。在楊寧看來,這此的成功,他最大的功勞在于提出了兩個設計理念:多功能和人性化,另外,還添加了一些杠桿、滑輪等簡單的機械原理,為何家三個手藝人開了一條新思路。雖然他一開始畫了圖紙,但那只是一個大致的成品圖,并沒有精確到每一處小的細節,甚至其中的一些設計在何家做了大半輩子木工的人看來是不合理的,有些是技術上不支持的,有些是后期會產生無法彌補的弊端的。因此,最終的成品圖是何大爺、何大柱、何大興以及何寧一起研究修改過的最理想的版本,而非何寧最初提供的那一版。這是一家人努力合作的成果,并非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