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在于楊秀蓉對李香云的態度,楊秀蓉似乎很崇拜李香云——沒錯,就是崇拜。這種情緒出現在一個三十歲的女人身上有些奇怪,但聯想到楊秀蓉的性格,這也沒什么。原來在她們念大學時有一小撮年輕人以“學習西方”為名嘻嘻哈哈,聚眾狂歡——這犯的是“流氓罪”。楊秀蓉本來就內向,不喜歡這些東西,偏偏她哥哥楊安民一些朋友愛堵她玩兒,嚇哭了她好幾次。結果有次李香云撞見了,二話不說站出來把那群“流氓”趕跑。那時候李香云可是風云人物,楊秀蓉偶爾也會關注李香云的事,但不敢多打聽。在開陽見到李香云,楊秀蓉又驚又喜!她以前也沒敢去結交李香云,也一直沒什么朋友,現在莫建東調到霍繼海手底下做事,簡直讓她欣喜無比。兩個女人很快從舊識變成知交,霍繼海和莫建東也覺得彼此的脾氣很對胃口,再加上莫建東分的機關宿舍離霍繼海家也近,一來二去,往來就頻繁了。這種轉變的主要受益人是霍勁和莫凡兩個小鬼。他倆的相處其實挺乏味,經常是一人捧著一本書猛看,偶爾霍勁把莫凡抱到膝上瞅瞅他在上面的批注,然后說點自己的意見。他們都不是愛玩的人,想法很一致:趕在還能把握住大勢之前把局面鋪開,后期才能更好地施展手腳。時間雖然倒退了二十年,他們要做的任何一件事卻也都不容易,為此他們必須走在其他人前面、學更多的東西。以霍家的地位,拿到各類專著和資料根本不是難事?;魟胚€很低調地跟開陽大學的一些教授搭上了線,這個低調是指沒有亮出身份,事實上他和莫凡只要遇見不懂的問題就跑去人家家里叨擾一番。莫凡一開始臉皮薄,沒敢像霍勁那樣一個勁地發問。后來發現這時候很多搞學問的人心胸很開闊,只要不是胡攪蠻纏的問題基本都會耐心解答,而且答案對他這種非專業出身的人啟發很大,莫凡也就豁下臉了,每次都問個夠本——偶爾還跟霍勁錯開行動,回頭再交流心得。兩個月過去,開陽凡是跟經濟、政治沾邊的學問人都知道了有兩個難纏的小鬼經常拿些古怪問題上門刁難,都在猜測這兩滿口京片子的小家伙是不是首都哪個高人派來砸場的。不過,這兩個小孩實在太聰明了!開陽說什么也是中南地區的一線城市,開陽大學就算擱在全國也排得上號。作為開陽大學的教授,遇見的聰明學生不是沒有,但這么小就能吃透國內外相關專著、還“稍微”涉獵外文知識、統計知識的,真沒有!更難得的是,他們真的肯下苦功夫去學。人家帶來的書寫著密密麻麻的批注,連自己帶的研究生都沒看得這么深——更不用說其中還有不少國外的原文書!這兩個小家伙到底哪來的?這個疑惑盤繞在開陽學術圈。接下來的事更令人吃驚,他倆似乎并不滿足,又開始把手伸到計算機領域。1991年的計算機水平還很落后,微軟去年才有資格跟IBM爭爭個人電腦市場,視窗cao作系統才發行到Windows3,很少人會花幾千大洋與買臺電腦回家擺著。至少霍繼海就沒買,霍勁和莫凡還是聽到開陽大學也開了計算機課程才開始琢磨這事的。他們一開始琢磨,搞計算機的那撮人又有麻煩了,接下來的日子就沒閑過。就在這時候,遠在首都的胡一岸突然創建了一本雜志——。這幾年胡老先生一直是文壇的砥柱人物,筆鋒也逐漸趨向現實化,針砭時弊,犀利無比,倒也撐得起這個名字。說這雜志出現得突然倒也不準確,至少霍勁是知道的。莫凡一開始還以為自己忘記了91年曾經出現過一本,但瞅著霍勁氣定神閑的模樣也就明白了,這是霍勁的手筆來著。霍勁見莫凡沒追問,只好開口解釋:“胡老先生以前是我爸的老師,過年時我去拜訪了幾次,談了一些想法,他似乎很贊同。對了,你小叔在災情最嚴重時直奔前線,幫忙抗災之余還寫了一篇不錯的東西,胡老先生對他挺滿意,應該缺不了他?!?/br>莫建禮牢記著胡一岸說的話——“要到災難中去,要到苦難中去,才能寫出最甘甜的文字”,所以他聽見莫建東往災區調動也跟過來了,而且自愿奔向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參與過很多次救援行動。本來上邊還準備嘉獎莫建禮的,可他已經撲到稿紙上,刷刷刷地寫個不停,好像著魔了一樣。后來他又去了首都,捎過兩次信后似乎就專心跟在胡老先生身邊了——莫建禮本來就是一投入就容易忘我的人,也難怪莫凡和莫建東都不知道他參與創建的消息。也正是這種“忘我”造就了后來的莫建禮。莫凡卻看到了更深一層的用意:“兩派論戰要拉開序幕了,時代思潮是你給誰準備的舞臺?”改革派和保守派本應在中南洪災爆發后接踵而至,可被霍勁橫插一腳就延后了。但這件大事也不可能延后到哪里去,就國內的形勢而言改革是勢在必行的,而且必然會以摧枯拉朽的強勢姿態改變國內的經濟形勢、政治格局。霍勁既然能讓霍繼海在中南洪災這種本應是禍事的事件中得好處,肯定不會放過改革這股東風。霍勁跟莫凡在公事上早就有了一定的默契,聞言笑著說:“這段時間我們跟開陽那些教授們交流的一些東西,你覺得有沒有用?”莫凡點點頭。霍勁繼續說:“如果他們一起在上發表文章,首都那邊的人肯定不服氣,開始想辦法反駁。到時候我在首都那邊‘請教’,你在這邊‘請教’,你說會有什么局面?”什么局面?當然是好局面!學術圈如果也開始“論戰”,國內的大部分理論會在短時間內飛速進步。理論成熟代表著什么?代表著實踐可以開始了!作為“論戰”的重要一方,開陽應該會受到重點關注。在那個“未來”里主要受益的是南方沿海城市,這一次中南地區應該也可以分一杯羹!到時霍繼海和莫建東在適時地在開展一些項目、在省報上發表一些文章,趁著改革風潮堅定立場多干些實事,這幾年之內職位更進一步根本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