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書迷正在閱讀:帶著日記去重生、倔石、國手難為、魔法少女曉美焰、農家上門男婿、荒島小福娃、將離、快穿之弄死劇情君、迎風咳血還能篡位成功嗎、修仙界第一丑男[系統]
底平息,“俘虜”的百姓們正有序登船,他的分內事自覺完成得可以,不怕王爺問詢,便壯著膽子上前,行禮后恭敬道,“姐夫jiejie托我向王爺問好,若是王爺得閑,姐夫和jiejie想來拜見王爺?!?/br> 水溶笑著應允:沒白“疼”寶玉一場。 寧府和榮府兩家真正的主事人賈珍,以及賈赦賈政兄弟,不能說全然不識時務,但始終都有蛇鼠兩端的想法,確切的說是三端:看皇帝的眼色,至于是不是要照辦皇帝的命令,那得看情況;抱王子騰的大腿,銀子少出點兒,但西邊的消息又不嫌多;同時還自信自家跟北靜王府是姻親,多少能討得點面子。 然而寶玉和寶釵這小夫妻倆就清醒得多:他們家哪有做左右逢源不倒翁的資本!這些年里,他倆都是非常堅定地跟著北靜王混。 有薛蝌和史鼎在,關內關外往來通信都十分順暢。 兩口子在給北靜王的信中不僅涉及他們了解的京中以及西北的局勢——別忘了寶釵現在手里還捏著兩個西北商鋪和一個商隊,更時不時地捎帶些從元春那兒聽來的小道消息以及相應的分析。 毫無疑問,元春也偏向他。 這不奇怪,賈代善去世時,賈珠和元春都已經挺懂事的了。 水溶估摸著榮國公賈代善常年在外領兵作戰,到了年紀回歸京城,兩個兒子都已成型,掰也掰不回來,老人家便把心思多放在孫兒孫女的教養上。 賈珠和元春無需多說,便是賈璉,單論品性都比他父親和叔叔強。 原著里就沖賈璉能對著他老子說“為幾把扇子害得人家家破人亡,不算什么能為”這種話,水溶對賈璉都討厭不起來,雖然這位也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但不至于連戰場都不敢上。 實際上,賈璉如今正經進了禁軍,跟賈蓉那只有個名頭的不一樣。榮國府的年輕一輩的確都在謀求出路,這一點值得贊許。 卻說水溶此時帶兵駐扎在萊州,寶玉寶釵夫妻從京城趕來,原本從津城坐船走海路幾天就能到,不過如今局勢不比往常,他們只得一路陸路,千辛萬苦地走了大半個月才終于趕到了水溶面前。 時隔數年再見寶玉,水溶的第一感覺就是欣慰:嗯,出挑多了啊。 寶玉皮膚不再白嫩,雙眸也不再水潤,整個人從天真貴公子一下子蛻變成了沉穩精干的……世家公子,而寶釵相較而言變化就沒那么大。 在水溶的大帳里,寶玉打開了話匣子,一時就關不上了。 自從亂軍殺進京城百里內,京城便緊閉城門,當時寶玉寶釵夫妻倆正在京城之外的作坊里,京城閉門他們自然回不去……哪怕元春出面,都不可能讓皇帝專門打開城門放弟弟弟媳婦進城。 寶玉十分果斷,帶著寶釵與心腹仆從們一起投奔了身在西北邊軍的馮紫英。 等水溶入關,清理了京城四方,這小兩口又火速拜別馮紫英,一起回了京郊的作坊。之后得知王爺不曾進京,而是一路驅趕亂民往南,最后駐扎到了山東境內,小兩口商量一番,便讓心腹給薛蝌帶信,看看能不能趁此機會再見王爺一面。 水溶聽到這里,樂了,“你們也想去廣寧?” 寶玉和寶釵夫妻倆齊齊點頭。寶釵見丈夫目光灼灼地盯著王爺,她趕緊找補,“貴妃娘娘也是許了的?!?/br> 寶玉聞言忙解釋道:“當著王爺還顧忌什么?我jiejie聽我們夫妻倆說想一心追隨王爺,大力支持,老太太老爺和太太那邊自有她來應對?!?/br> 水溶便道:“京城內外十幾萬的家底,真說丟就丟不成?” 小圖標也見縫插針,“有點果斷有點大氣啊?!?/br> 寶釵跟寶玉對視一眼,才鄭重道,“不怕王爺笑話,京里的鋪面買賣如今勢頭很不好,幸虧王爺英勇神威,聽說京城漸有恢復之態,然而我們這一路上……瞧著當真是百里無人煙的意思。我手里的產業大部分托了貴妃娘娘看顧,也不愁什么,至于郊外的作坊,能賺銀子俱都是王爺賞賜……” 以寶釵的性格,這話說得已經算是相當直白了:王爺出關后,中原只怕京里的鋪子往后只怕不值錢了。等到了廣寧,有王爺的照拂還愁沒作坊開沒錢賺嗎? 寶釵現在可不是原著里那位“為了不得罪鳳姐兒……的心腹大丫頭,要把黛玉當軟柿子捏”的沒啥見識的小姑娘,她很篤定:王爺起碼能跟皇帝二分天下,這個時候若還不主動投奔,黃花菜都涼了! 作者有話要說: 年底忙昏頭,一個禮拜感冒斷斷續續都好不了,光加班了…… 總算能喘口氣了,爭取一口氣完結掉。 第六十九章 其實, 寶玉自從聽說北靜王出關勤王,便打定主意找上去投靠。 寶釵就沒丈夫那般興奮和急迫,這倒不是說她想著待價而沽, 或者說得更直白點, 吃著碗里看著鍋里, 而是她覺著既然來了西北, 先看看局勢,切實地了解下情況再說,而且讓她說句心里話,如今手里也就有點銀子,這會兒去拜見王爺,跟窮親戚走投無路上門投靠沒什么區別……若能帶點人手消息過去, 也顯得咱們沒那么沒用不是? 寶釵這話一下子便勸住了寶玉。 于是夫妻倆商議過后, 在邊軍駐扎之地盡力多打探些消息順便在找找得用的人手。 因為西北諸省全都不安生, 不少中小商家就此破產,雇員們包括掌柜在內都湊在一起商議聚眾……往廣寧跑。 與北靜王有交情又有些臉面的寶玉寶釵夫妻出面, 自然“惠而不費”地籠絡住了許多人。 話說寶玉寶釵這一手, 很是顯出他們有些銀子,不過銀子的數額不足以西北邊軍的將軍們對這對背后站著北靜王的小夫妻如何如何……而且寶玉寶釵在“求個方便”上又一直舍得撒銀子, 再有馮紫英幫忙,所以沒多久他們便把若干隱秘之外的事項, 比如布防之類,全都打聽了個差不離。 然而親見加耳聞……小夫妻倆直接達成一致:咱們還是早點去投奔吧,當惹人嫌的窮親戚都認了。 就在夫妻倆打算出錢雇人……就是雇傭邊軍精銳護送他們去尋北靜王的時候, 消息傳來:北靜王大勝,已然把賊首驅離中原。 夫妻倆就出了銀子雇傭一支真正能戰的邊軍護送他們總共百多人沿著官道,去萊州投奔北靜王。 說起一路見聞,寶玉尚心有余悸,“特地請了精兵護送,一路見不著什么活人!”尸首也不多,且多是殘缺不全,后來他媳婦和身邊伺候的丫頭都不敢再撩開車簾往外瞧,“這可是中原之地!” 簡簡單單幾句話道盡慘相……在這個時代,中原加江浙外加湖廣,占了總人口起碼四分之三。 實際上西北和中原因為天災加人禍,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