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3
才忍住沒變臉。他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嗎?紅丸本身雖然原料挺一言難盡的,但是所有的丹藥都是長期服用才會積累下來丹毒,只看后來公布的紅丸的組成成分,就知道這不是什么虎狼之藥。但是經過內侍的手拿來的,沒有在擔心自己小命和清名的御醫以及內閣首輔手里驗看過的,鬼知道里頭摻了什么東西!鄭皇貴妃盼著朱常洛死,她寵冠后宮這么多年,先帝臨去前都沒忘記為她打算,留下了遺旨要進她為皇后,好險朝中的大臣把這件事用禮制的原因給拖住了。她與泰昌帝的關系不好,泰昌帝登基后不過一月就把身體敗壞成這樣,鄭皇貴太妃所賜下“討好”泰昌帝的八個美人真真是功不可沒。皇貴妃畢竟占著長輩的名分,泰昌帝是依靠朝臣們看重的禮法登基的,那于情于理也得先尊奉這女人,朱常洛不知道他收下鄭貴妃給的美人是不是在逢場作戲,但是他已經為此壞了身體根基卻是事實。一想到身邊這內侍也有可能是鄭貴妃安排的人,目的就是為了讓他盡早升天,朱常洛怒火中燒的同時也不寒而栗。到底,他身邊有多少是能信任的人?鄭皇貴妃寵冠后宮多年,又執掌了這么多年的宮務,內廷簡直就是她的天下,朱常洛只覺得自己身處的這個乾清宮如今危機重重。朱常洛不理內侍的話,只想等著御醫開個有用的方子來,實在不行,向全天下征求能給他治病的人也行。邊上的人逮著他這幾日的精神都是因為紅丸的緣故來勸說他,朱常洛一生氣,命人將這些人都拖出去,賞板子二十到五十不等。比較可信的那些人小小地教訓一下,至于心存禍胎的,就統統重打五十大板,然后趕出乾清宮——皇帝身邊內侍的位置,有的是人想要——朱常洛發完脾氣,長長地舒了口氣。又有太監遵循前頭的例子,問他要不是臨幸一下后妃、宮女,朱常洛暗暗在心里翻了個白眼,等到御醫開出的方子——至于這方子有什么作用,他都讓這些人解釋好了——抓好了藥,熬好了呈上來之后,他將藥喝了,就一個人安置了。講道理,病人養病不就是這么個套路嗎?要靜養,不能消耗,身邊這些人居然還問他要不要幸泰昌那些寵妃,也不知是泰昌本人就這么作死,還是他們沒有腦子,或者干脆就是想要換個主子。沒有隨便吃什么來歷不明的東西,連喝藥之前都詳細地驗過毒,確認自己不會隨便在后天暴斃,朱常洛就沉沉地睡去了。臨睡前,他心中轉的最后一個念頭,除了要將內閣首輔叫來過問一下朝堂上的事外,就是自己的兩個兒子還有宮中的這些后妃了。萬歷其實也是新崩,后宮現在,亂得很呢!作者有話要說: 周一課表的課排得不太好,晚上更新來不及,所以昨天沒更……我現在很懷疑到完結前,我能不能把這些欠章補上第177章由校朱常洛第二天就見到了他被放在選侍李氏那里撫養的皇長子朱由校。泰昌帝有兩個姓李的選侍,為了方便稱呼,宮中以她們居住的方位進行分別,稱為西李、東李。西李不僅養過泰昌的兩個兒子——泰昌至今為止有過七個兒子,可是沒有夭折的就只有皇長子朱由校和皇五子朱由檢,除了朱由校一直由西李養育之外,在她生女兒前,朱由檢也在她那里養著,后來因為照管不過來,轉由東李撫養皇五子——還特別受寵,在朱常洛穿過來前,泰昌親口許諾要封她為皇貴妃,她猶不知足,想晉位為皇后,被朝臣以大行皇帝剛離世,他老人家的后宮尚且沒有尊奉完為由阻止了。朱常洛對泰昌的后妃們沒有什么興趣,但是對泰昌記憶里也能稱得上天資聰穎的皇長子、未來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很有興趣。雖然清廷為了抹黑大明,在明亡之后大肆宣揚某些明皇室的“黑點”或者謠言,但是和元末順帝一樣熱愛木工的木匠皇帝天啟,也就是朱由校,他是個不識得幾個大字的皇帝,這就過分了。以明太祖朱元璋的容貌舉例,終大明一朝,都沒有人說他老人家長得丑,反而明亡了之后,所謂明太祖像就在全國各地流傳,朱元璋丑得讓人不忍直視也是這個時候傳出來的消息。反正在泰昌帝的記憶里,舉國上下都沒有和太祖容貌有關的傳聞。那么以此為例,其實天啟大字不識幾個的傳聞是相當值得懷疑的。雖然萬歷皇帝不喜歡泰昌這個兒子,但是孫子他還是看重的,臨去之前,除了留了遺旨要加封皇貴妃鄭氏為皇后外,他還早早地立了朱由校為的皇太孫。大明為了防止其他皇子亂政,對于非繼承人的皇子都當豬一樣養著,典型例子就是兄終弟及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他是勤政,他是努力,但是努力不到點子上,沒有學過為君之道,他能怎么辦?在自學成才的過程中,大明就亡了。恰恰相反,天啟是個聰明皇帝。后世的人把明亡的鍋扣了很大一部分在東林黨人身上,可是天啟一朝,他放了魏忠賢這個瘋狗出來咬人,那些所謂的盈朝“眾正”能怎么辦,還不是乖乖地為皇帝做事?泰昌和天啟按排序都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畢竟當大家都是庶子的時候,講究的是繼位以長,所以說,他們都是學習過帝王心術的。后世黑天啟大字不識幾個,被身邊的宦官蒙蔽,寵幸魏忠賢之類的宦官內侍,讓他們把持朝政,這就讓朱常洛發笑了。大明的宦官能有這么多的權力,本身就是因為皇帝要利用他們與朝臣抗衡,和唐末那些肆意廢立皇帝的宦官相比,大明的權宦如劉瑾、魏忠賢之流,縱稱九千歲,當實際上依然只是皇帝養的狗。見劉瑾已經犯了眾怒,正德帝自己干脆利落地把這條惡犬收拾了,魏忠賢沒被天啟收拾,可是天啟遺詔讓信王朱由檢繼位,沒過多久,權傾朝野的魏公公就被新君繼位、根基不穩的崇禎帝殺雞儆猴、順帶向那些文官朝臣們做人情去了。黑鍋宦官背,好處皇帝拿,這就是大明皇帝的制衡之術。光是泰昌記憶里在閑暇時——主要是他實在不受寵,不受萬歷皇帝待見,也沒什么朝政能讓他參與——手把手教著朱由校描紅、識字的畫面就不少,更何況,后頭泰昌也常常檢查朱由校的功課。總而言之,就是一個意思,朱由校他是一個比較合格的繼承人,但是沒有完全教導好也是事實。西李原本就住在乾清宮,只等著泰昌駕崩,朱常洛穿過來之后,以需要靜養為由,將她移走了。他還不想原本自己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