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3
拉王毛仲下水,除了因為他遲早自尋死路被天子厭棄,還因為要賣人情給高力士。要不然,朝中能作為李源目標的人多的是,或者直接拿他的兄弟開刀,也比現在動王毛仲這個天子寵臣要好。說實話,這其中種種不過是為了利益最大化罷了。李源挑王毛仲作為話頭,李隆基當然會有興趣。說實話,王毛仲和李隆基的后宮沒有什么利害關系,他這人甚為狂傲,連時常見面的天子近臣兼紅人高力士都不給什么好臉色,能指望他去巴結后宮中的皇妃?后世說jian相李林甫與武惠妃相勾結,殘害了李隆基的頭一個太子并鄂王、光王這三個兒子——因后來他們一齊被廢,又齊稱“三庶人”——可那也得看身份啊,李林甫姓李,卻不是五姓七望的那個李,他是正正經經的李唐宗室,高祖皇帝李源的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的曾孫。說句難聽的,王毛仲他是當今天子一手捧起來的心腹,哪能這么想不開,在天子盛年的時候就扶持某個皇子消耗自己的圣寵?所以他和皇子們并沒有甚么利害關系存在,正是因為如此,李源此時提起他來,才沒讓天子又猜忌什么東西。“你見過毛仲幾面,便這么說他?讓你這么一評,這宮中的將軍,竟沒幾個是好的?”李隆基只當說笑,語氣很輕松,并沒惱。“阿耶你這就不懂了,其他兩位將軍也就罷了,霍國公的風評在宮中實在是不好呢!”李源也不和李隆基說什么官面上的話,也權當是說笑。“風評?他一個外臣,雖是掌管禁軍的,還要什么風評?”“怎么就不用了?阿娘賜宴的時候,邀那些國夫人入宮,霍國公家可威風得不得了?!崩钤雌财沧?。李隆基笑了兩聲:“毛仲的兩房妻室都是朕給他封的國夫人,他好歹是朕的心腹,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齊人之福,享享也沒什么,若只是為這事兒,那毛仲也太冤了些?!?/br>“這哪能啊,封了兩位國夫人是阿耶大度,體恤臣下,可是霍國公他只當這是應得的,就連他家的國夫人都說什么沒有她家郎主出力,至尊帝位安能如此穩固,真真是笑話。阿耶乃是天生皇帝命,聽聞霍國公乃是高麗出身,與他干系哪有那么大?若說為阿耶誓死效命的,難不成只有霍國公一個?兒自小聽阿娘說阿耶文武雙全,當初阿翁的帝位也是阿耶幫著固下來的,沒有阿翁、阿耶的名頭在,那起子人哪里有那么大的膽子和能耐?若說盡心盡力侍奉阿耶的,高將軍才是頭一份兒的貼心人,誰見他居功自傲過了?”李源嘴巴不停,從瑣事方面把王毛仲并他的兩位夫人都批了個遍。李隆基聽得好笑:“你雖元服了,看事情還是忒簡單。朕看啊,說一千道一萬,還是你不喜王毛仲!”李隆基雖然這么說,卻絲毫沒有責怪李源的意思。實在是李源的話里,對他極盡恭維之能事,這龍屁拍得他太舒服了。什么天生皇帝命,什么王毛仲不過高麗奴出身、睿宗李旦當初能得帝位,主要靠的還是李隆基這兒子,一件件功績都歸在李隆基身上,他哪會不高興?而且李源在說事兒的時候,刻意隱去了李隆基當太子時與太平公主相爭這一段,王毛仲作為李隆基心腹,在這件事上確實頗有功績,但是李源重點強調的不是這個,李隆基也就順勢忽略了這段并不美好的時光。李源也不反駁李隆基下的結論,只是一副固執己見的樣子。“說到底,毛仲與你無甚干系,你這么討厭他,可別是把他當成八郎了!”大概是說得愉快了,李隆基竟語出驚人,直接將李源與光王李涺的矛盾給挑明了。李源吭了一聲:“八兄和霍國公又不一樣,阿耶你別亂想?!?/br>“怎么不一樣了?”李隆基興味滿滿地說道,“你也說了,你上那奏疏就是為了同你八兄置氣。八郎的武藝極好,毛仲年輕時也是這么個樣子,況且兩人的性子都傲,怕不是你平常心中有氣,又聽別人常議論毛仲的事兒,移情了,將對你八兄的氣都撒在毛仲身上了?!?/br>這么句話剛說完,李源還沒怎樣呢,不知李隆基想到了什么,臉色不似之前那么歡愉了。李源在心中暗笑了兩聲,回道:“八兄能成什么事兒啊,將他與霍國公比,還是減了霍國公的軍功呢!”“你先前將毛仲說得,好似在宮中人憎狗厭,渾不似掌禁衛的將軍,而是個幸進的小人,如今與你八兄一比,竟還是遠遠超過了?你看看你,同其他人處得都好,怎么就與五郎、八郎合不來?”李隆基用一種滿是寵愛的語氣數落起李源來。“這又不干我的事,八兄嫉妒阿耶待我好咧!這幾位阿兄他們的阿娘都是阿耶你從前寵幸的人物,可是有了阿娘,她們就失色了,阿耶又待我這般好,他們心中不滿,又不能對阿耶說什么,只好尋我出氣呢!”李源這時候說話,實在是顯得太實誠了。“你瞧瞧你,都胡說些什么。瞧你說的,好似朕虧待了他們似的?!崩盥』m然是在數落李源,但是話里的意思可不是在埋怨他。“反正就是這么個意思唄。不過阿耶你放心,八兄的能耐還沒像霍國公那么大呢,等什么時候他自己掙下一份軍功來,我才服他呢,現在,阿耶你可別偏幫他們就行!”作者有話要說: 天生皇帝命這一句,改自德川幕府的三代將軍家光的“朕天生將軍命也”,不得不說,挺霸氣的第152章聯系李源和李隆基說完閑話,回到十王宅,果然一如從前安分守己,李隆基對兒子的表現堪稱老懷大慰。果然他的九郎還是從前那個小乖乖。但是對太子已經愈發不滿的李隆基,對同樣安分守己的次子李鴻,就沒有那么好的臉色了。明明太子已經膽戰心驚地盡量不結交大臣,每日接受師、傅等人的教導也只是例行公事,絕不逾矩,但是在李隆基看來,他還是覺得太子不安分。若不是給太子配備基本的班底,并且作為儲君,太子需要接受足夠優越的教導,恐怕太子如今就不僅僅是被剝奪居住在東宮的待遇、和一眾兄弟們一起在十王宅“培養兄弟之情”那么簡單了。這日李源入宮,領著二妹出門——他的大妹上仙幼年因為體弱出家做了女冠,一直跟在兩位姑母身邊,另外兩個同母妹,二十一娘年紀太小,才出生沒多久,還不到能隨便出門的年紀,因此只有二妹、在姐妹里總排行為十七的十七娘纏著他被他帶出了宮——一道去四娘唐昌公主的公主府看花。唐昌公主在公主中性格是比較安靜的那一類,愛好也很文雅,她極愛花,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