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1
歷史上的司馬師擔任的是被排擠的中護軍,但是就是這樣,他也施展出了足夠的能力,拉攏了一定的人手,更不用提史書記載中的“帝陰養死士三千”了。當時的司馬懿被排擠得常常稱病不朝,手上也沒多少人馬,能倚仗的其實就是兩個兒子,尤其是司馬師手里的人。現在的情況要比歷史上好了不少,更何況,現在斗得正激烈的幾方也不會想到司馬氏會驟然發難。不過,發難是要發的,但并不是現在。司馬師自然要將自己的想法和親爹司馬懿商量,由于父子倆分別被托付了不同的幼主,司馬家現在的形勢很微妙,對于司馬師這樣大膽的計劃,司馬懿也沒有立刻否決。不過是對朝中的輔政大臣出手罷了,同時要是成功立晉王曹紹為皇太弟,也不能算是司馬家悖逆,反而是不負先帝囑托。司馬懿已經老了,希望看到的自然是自己的子孫能生活得更好,對于他來說,晉王曹紹似乎是比天子曹芳更好的選擇。司馬琛小小年紀有幸知曉了部分計劃,但是除了些微激動以外卻沒有更加外露,讓司馬懿大贊“吾家有后”。父子幾個商量完了這個驚天大計劃之后,居然就閉口再也不提及,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清君側的時間被司馬師定在了來年他攜晉王入京的時候。只要他上表解釋晉王今年未朝真的是有疾,請來年再朝,在別人看來,他不過是對京城最近的流言做出了反饋,有很大的可能會被準許。而中間這一年的時間,看的就是司馬昭能否被運轉到宮中擔任宿將了。為了保證安全,司馬師也要陸陸續續地將他將“陰養”的“死士三千”——當然,實際上人數比這個只多不少——給派到洛陽來。作者有話要說: 突然發現卷尾卡文,不知道該怎么圓了……我大概長了一個漿糊腦子Orz第117章自立司馬師的計劃很完美,他們家的人都很靠譜,但是在計劃開始正式實行之前,還是被泄漏了。泄露者不是別人,就是那個穿越女夢仙子。在曹叡駕崩之后,夢仙子的日子顯然沒有之前好過。但是看在她也確實有一點神通的份上,她在宮中還有那么一點地位。最重要的是,皇太后正是喝了她進獻的靈水才能誕育下晉王曹紹,雖然先帝駕崩得太早,現在的情形對皇太后來說并不是最讓她舒心的,但是她能變成皇后,還是托了兒子曹紹的福,自然要看重夢仙子。和歷史上那個在明帝曹叡死前被賜死的偽神女不同,夢仙子至今還好好兒活著。司馬師倒是想要讓她永遠都不能再透露消息,可是皇太后對她十分禮遇,依然讓她留在宮中。司馬師找不到下手的時機,又想著她在皇太后那里,從言辭之中也能看出她對司馬氏是抱有善意的,因此只能暫且擱置了自己的計劃。誰能想到,就是這個不被司馬師放在心上的女人,透露出了“晉王太傅或欲謀國”的消息。穿越女說的司馬師有不軌之心的可能有兩種,一種,就是現在所有人都認為的,他是為了扶持晉王曹紹而實行的,另一種,就是只有司馬師自己知道的,他至今依然沒有放棄讓司馬氏代魏的想法。歷史上的司馬師好歹還被追封了一個世宗景皇帝呢,司馬子元覺得自己作為先知,怎么也不能混得比他差。正始四年,晉王太傅上表請朝洛,大將軍爽、驍騎將軍朗等不許。未幾,遣使者至遼東,探其有無反心。正始五年,鮮卑攻遼東,晉王太傅請朝中出兵救之,曰不可。其時爽、肇、朗出兵伐蜀,太傅司馬懿稱病不朝。王太傅司馬師遣軍五萬相抗,追擊至草原,滅鮮卑一部,引弓之民因號為“殺神”。同年,秦王曹詢薨。次年,曹爽等兵敗,歸京后,復召晉王紹入京,晉王太傅固辭之。遼東邊境處有大魏駐軍者,常與晉王軍相戰,洛陽三月數發詔令,使晉王并王太傅輕車簡從入京。六月初一,王太傅司馬師發檄文,言“天子穎慧好學,誠純仁孝,登位固烈祖明皇帝所愿也。然大權cao于爽、肇、朗等之手,人心未歸。晉王,烈祖明皇帝、皇太后嫡子,天子之弟,國家至親。受封以來,惟知循法守分。自幼主嗣位以來,jian回掌權,橫起大禍,伐蜀無功,徒耗國力;胡部犯遼,坐視其行;防我之心極盛,常令大軍犯晉國邊邑,乃欲迫晉王入京,復演秦王早殤之事。臣聞:‘朝無正臣,內有jian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竦溒扔诠?,實欲求死。不得已者,義與jian邪不共戴天,必奉天行討,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鑒予心?!?/br>司馬師的這一段話采自明代燕王朱棣奉天靖難的時候起兵的誓詞,外臣藩王堂而皇之地起兵要求清君側,在西漢的吳楚七國之亂之后的數百年內再無發生過了,因此晉王曹紹——當然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做主的人是晉王的太傅司馬師——驟然起兵,真的是驚倒了一群人。不過仔細想來,他們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秦王曹詢的薨逝可以說是病亡,但是非要扯到陰謀論上,似乎也不是不行。畢竟當初先帝可是直到最后一日才選定了如今的天子曹芳做太子的,如果先帝最后沒有指定繼承人的話,年長的秦王曹詢其實更有可能被擁立為天子,畢竟長幼有序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天子曹芳繼位的時候年紀只比晉王大了幾歲,并不像先帝一樣,在繼位的時候已經心智成熟、理政手段也很高超了,先帝可以在短短的幾年內撇開輔政大臣自己獨攬大權,但是現任天子卻依然是強勢的輔政大臣手中的傀儡。但是,當年喊出清君側的人,短短數月之內就兵敗,吳楚七國之亂作為最早的藩王謀反事例,但真的是為后來者演示了什么叫倒霉和慌亂,什么叫做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失敗。雖然如今的曹魏占據的并不是整個天下,但是按照地理位置來分,他們實際上是中原正統,遠遠比東吳和西蜀要的來得繁華,所以遼東之地的兵力根本不能和整個曹魏相比。而若是晉王曹紹那邊與孫權、劉禪等人合作的話,那就是背叛整個魏國,是會被整個曹魏的統治階級所排斥的。要是單純是晉王曹紹和天子曹芳的輔政大臣的撕逼的話,那還能看成是曹魏皇室為了天子之位而進行的內斗,大臣們要么站隊,要么中立,這都不是問題,但若是牽扯到東吳、蜀國這種他國政權的話,那問題的性質就嚴重了。所以曹紹這邊能得到的最大的助力,也就是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