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9
,司馬師也頗為傷懷,但是他并不會因此而選擇遷怒羊發。司馬師發現,參加此次文會的人,所學的都是比較主流的文學觀點,非常符合當下的風尚。時下的風尚是什么呢?就是曹丕喜愛的風格,而這種風格是當初被曹cao點名批評過的一種風格,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有很大的可能被歸于“浮華”之類中。浮華案,發生在魏明帝曹叡時期,以明帝下旨貶斥“浮華交會”的士子為具體過程。司馬師同學作為司馬懿的兒子,在出仕后突然就多年沒了動靜,之后對浮華案的部分事實也予以掩蓋,對浮華案后通過其他途徑重新為朝廷任用的夏侯玄等人多有打壓。可以說,在浮華案之后,司馬師就和以前的舊友徹底斷交了。論起人生贏家司馬師的黑化,歷史上的魏明帝曹叡功不可沒。可是在魏文帝曹丕時期,這種風格還是很正常的景象,那些因浮華案而被截斷前途的士子,少年時期都是在這樣的環境風格下長大的。在文會上大出風頭回來的司馬師回來以后仔細想想,突然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他是不是就這樣奔跑在了作死的道路上,為未來自己跌入低谷添磚加瓦了?但是仔細想想,司馬師覺得自己的錯誤并不是很嚴重。所謂“浮華交會”,按照司馬師個人的理解,和晉代的清談有點像,但是和齊梁宮廷文學比起來,就樸素得很了。而且單純是文壇的事情的話,也不會曹叡這個皇帝親自下旨對相關人員進行貶斥。其實這只是曹叡借著這種名義對自己看不順眼的異己進行打壓罷了。真要細論的話,就相當于皇帝自己親自下場,整肅官場和政壇,和清末茶館里貼的“莫談國事”一個效果。未來威風八面的曹叡現在還得在他的老爹面前裝孫子,對曹丕喜愛的風格,不論他自己是不是喜歡的,都是要捧著的。司馬師:雖然現在咱們倆的關系挺好,但是想到浮華案,突然就不覺得你可憐了呢,平原王殿下?!疚⑿Αpg】當然,曹叡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他爹面前拍馬屁的,畢竟他爹曹丕也是個有雄心壯志的男人。被孫權惹毛了,當然是要把臉給打回去的,不能就這么算了??!黃初五年,曹丕興兵再度南征,曹叡留守洛陽,沒有隨軍出征。曹魏現在的套路已經和當年不一樣了,就算是曹丕這個自幼就長在軍中的,到了后期,也沒有隨父親出征了,更不用說一直生在錦繡富貴中的曹叡了。曹丕對自己的軍事才能很有自信,如果脾氣犟起來了,甚至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話說上次曹丕狼狽而回以后,劉曄表示:瞧我當初說什么來著?曹丕:你可閉嘴吧你!光會打嘴炮,不弄出點實際成績,說得準又有什么用???!劉曄:六月飛雪??!這一回出征,曹丕對自己信心滿滿,司馬師覺得這次有點玄。然后他就被打臉了。曹丕回軍的時候順路去看了弟弟,而孫權投降、納貢的上表已經在洛陽堆著了。作者有話要說: 浮華案真的是阿師的人生轉折點啊……要是他那時候沒被排擠,后面也不會黑化得那么厲害,直接想要覆滅魏國皇室了……第102章薄幸其實想來也是正常,上次雖然魏軍敗了,但乃是因為天數,并不是他們自身的問題,而且心中還始終對孫權憋著一股氣,自然各個驍勇。歷史上的曹丕比較倒霉,是征孫權的時候遇到了疫病,最后坐失良機。但是這一回,他長了記性,知道南方的環境對他們不太友好,當然要做好防范,于是一路高歌地把孫權給打服了。孫權稱降納貢,人逢喜事精神爽,把孫權打服了,曹丕自認為收拾蜀中也只是時間問題,這個時候,他覺得繼承人的問題需要考慮了。司馬懿被曹丕倚為心腹,當年曹丞相對留守大本營的荀彧說他是“吾之子房”,那么曹丕心中的“吾之蕭何”就是司馬懿。但是,曹cao當年好歹還把兒子留下了,在自己出門的時候鍛煉兒子的能力,曹丕至今卻依然對繼承人的問題猶豫不決。這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看看隔壁,孫權雖然沒有確立繼承人,但是他的長子可以說是眾望所歸;劉備就更不用說了,劉禪早就被立為太子了,劉備一命嗚呼之后,蜀漢在繼承人這方面根本就沒有起什么亂子。嫡長子繼承制,這個影響了中國無數年的繼承制度還是很有用的。雖然曹叡的生母從正室的地位被廢了,但是在大家都是庶子的情況下,作為長子的曹叡對上他的兄弟們,依然很有優勢。更何況,曹叡作為他爹明文下旨扔給無子的皇后郭女王撫養的皇子,優勢一點都不小。黃初五年,魏帝曹丕立太學。太學重設其實是好事,這說明天子看重經學,但是許多著名大拿都是尊奉傳統的老人物。對于天子至今未立太子以及曹叡如今的處境,他們很有話說。偏偏曹丕現在也在想這個問題,倒不是說誰逼他立儲,因此他也沒降低對曹叡的好感,反而開始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了。皇太子作為繼承人,受到的教育和別人是不一樣的,為國家計,曹丕確實要早點選擇一個繼承人,悉心教導,才能安心地把重擔交給他。具體的奪嫡過程就不用重復了,曹氏父子的繼承人選擇的過程真的是舊事重演,雷同得一目了然。雖然已經確定要立曹叡為儲君了,但是曹丕偏偏沒有馬上將他封為皇太子。和歷史上直到臨死前才將長子曹叡立為皇太子不同,這回曹丕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就是選定曹叡為繼承人了,但是并沒有封其為皇太子,而是將曹叡單獨拎出來,由平原王轉封為周王。秦代之后,歷代封王,以秦、晉、齊、楚四字最為尊貴,但是“周王”這個封號,在這個時期,無疑有其特殊的意義。曹魏繼承東漢的都城,以洛陽為都城,就連西漢的都城長安,也不過是陪都之一。東周王室的都城就是洛邑,曹叡封周王,聯想到洛陽這個城市的存在,毫無疑問,代表著曹丕對長子的承認和看重。曹叡:好開心啊,開心得要昏過去了!而且曹丕陸陸續續往曹叡的府上添人,都是被他贊過的正直能干之士,別的不說,他還想把司馬師塞到曹叡那里去,職能類似于伴讀。司馬師:呵呵,那我還是去太學好好刷我的聲望值吧!司馬師穿越一趟不是為了單純見識一下古代的風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