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0
以及之前對曹氏繼承人選擇的干預。話說某次曹cao遠征,諸人送行,作為親子,曹丕與曹植送別父親的時候總得發表幾句感想。因為當時曹植受寵,作為弟弟,竟然是他先發表對父親離別遠征的感想。曹植洋洋灑灑作了一篇賦,盡情地抒發了自己的文采,輪到曹丕時,他則是一言不發,只是流淚表達對父親的不舍。做父親的,當然希望兒子對自己的情感越濃厚越好,曹丕這一看就是真情流露,和還不忘展示自己文采的曹植相比,突然就顯了出來。再加上曹植做出的幾件糊涂事,他就漸漸失寵了,對曹植的寵愛不再以后,曹cao就開始挑曹植和他身邊人的毛病了,首當其沖就是楊修。因為在曹cao對兒子的考驗中楊修屢次相助差點就關鍵時刻掉鏈子的曹植,讓曹老板大為不滿。楊修帶人搜查曹丕府上的絲絹,最后卻被認定是他在陷害曹丕,這更是他的罪名之一。楊修被舉為孝廉、改任郎中后,就一直在丞相府做倉曹屬主簿,但是根據記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可以說,楊修做的事情一定不只他的本職工作這一點,曹cao也相當信任他——不信任他能讓他“總知外內”嗎?——那個時候,難道楊修身上就沒有袁術外甥這一層標簽了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楊修最后被處死的理由,只不過是借口罷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曹植奪嫡失敗之后,楊修有漸漸的疏遠他,但是由于曹植依然是曹cao的兒子,楊修又不敢做得太明顯,實在是缺乏決斷。要是說曹cao弄死楊修,是為了不給兒子曹丕留下惡名,自己先提前把事情做了,倒也是有可能的。要司馬師說,曹丕在睚眥必報這一點上,是不需要懷疑的。魏諷案——雖然魏諷只是丞相府里一個小小的任職人員,地位不算很高,但是這件在曹cao出外領軍時候由曹丕一手主導的案件,既然被定義為了謀反案,那就算是蓋棺定論了——中死去的有諸多的荊州士人集團的人物,此外還有一些從前投降曹cao的人,其中就包括了張繡的兒子張泉。荊州從前的老大劉表,他的兒子劉修都沒事兒,結果張泉這個和曹氏家族有親戚關系的人卻狗帶了。在宛城之戰中,曹丕失去了他的大哥曹昂,自己也是死里逃生,曹丕和曹昂兩人年齡相差將十歲,曹昂對他一向很好,和曹植這個一直讓他鬧心的弟弟相比,曹昂簡直就是曹丕心中兄弟的典范形象。曹丕對宛城之戰難以忘懷,但是張氏家族是曹cao樹立他不計前嫌——長子、侄子還有得力手下典韋都死了,曹cao都忍了——的典范,曹cao還給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以穩定張氏家族之心。因為曹均被曹cao過繼給自己的兄弟,從兒子變成了侄子,所以曹cao對這個兒子頗為愧疚,對張氏家族也一直遲遲沒有下手。然后,建安二十四年,魏諷案之前,曹均病逝。曹均沒了,曹張兩家的紐帶徹底斷裂,曹丕毫不猶豫地在對魏諷案的相關人員進行清洗的時候,拉上了張繡的兒子張泉。這就是典型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得罪了曹丕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需要說明的是,荊州士人集團被清洗,譙沛集團被打壓,在曹丕的支持下,汝潁集團成為曹魏勢力的大頭,世家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世家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這就意味著,曹丕勢必在某些情況下對世家進行妥協。和晉朝的司馬炎大肆任用宗室掌權,排斥部分士人染指兵權等重權相比,曹魏對宗室反而更為嚴苛,最主要的源頭就是曹丕。曹cao的幾個兒子都不是普通人,曹植、曹丕就不用說了,曹彰這個黃須兒在軍事方面極為勇猛,但是在曹cao逝世之后,他就郁郁不得志,甚至最后暴斃而亡。與其說世人詬病曹丕對兄弟嚴苛,倒不如看清楚,源頭是士族。曹植沒了繼承人的資格之后,和曹丕的關系反而變好了起來,曹丕也不吝于展示自己和曹植的兄弟之情。單純是待遇的話,曹丕絕不會虧待自己的兄弟的。而一早就和曹丕沒有競爭關系的曹彰,更是他體現兄弟情的對象。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烏丸反,曹彰平叛歸來,曹丕教他應對之法,讓他不要居功自傲,而是要謙讓,于是曹彰在應答中把功勞都推給了別的將軍,讓曹cao更為喜愛他。可以說,曹丕這個哥哥,在世人眼中,對曹植如何尚且不知,但是他對曹彰是不錯的。曹cao逝世之前,讓人傳身在長安的曹彰回來見他最后一面。曹魏的繼承人早就確定,曹cao也不會立曹彰這個他一直是往將才方面培養的兒子做繼承人,不過是父親臨死前想要見愛子最后一面罷了。但是曹彰回來之后,卻問了一個大逆不道的問題,他問父親的璽印放在哪里。曹cao病逝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曹丕和許多人都還留在大本營鄴城,他幾乎是晝夜星馳趕赴洛陽的。雖然曹丕想對曹彰展示兄弟情,但是曹彰明顯不太領情,還蠢蠢欲動地有別的心思。曹丕也真的是嗶了汪了,和曹彰相比,曹植反而能算是一個好弟弟。支持曹彰的人沒有支持曹植的人多,但是只從他們兩個人本身的心思來看,反而是曹植更想和曹丕做一對好兄弟。司馬師是跟著老爹一起去的洛陽,他爹是曹丕的心腹,曹丕繼承父位為丞相與魏王,自然需要自己之前的一幫心腹輔佐,他們家去洛陽算是比較早的一批。曹丕與一幫心腹能聊得開,對年幼的幾個兄弟也很好,但是對曹彰是明顯冷淡下來了。升任太后的卞氏有點尷尬。一幫大臣對曹彰的智商也是比較絕望的了。但是曹彰其實翻不起什么大浪來,作為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曹丕很快就穩定了現在的局勢。建安二十五年春,曹cao離世,曹丕繼位。三月份,漢天子劉協就改元為延康了。雖然曹丕矜持了一下,沒在老爹剛死的時候就讓天子改元,向天下說明魏王兼丞相換人了,但是只是相隔一個月就讓天子改元,也差不多了。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道說什么……那就不說了吧哈哈哈第96章黃初事實上,曹丕也沒讓劉協當天子當太久,延康元年十月,享國四百余年的大漢王朝正式告終,曹丕受禪稱帝,國號魏。曹丕正式登基,建元黃初,將漢都雒陽改回洛陽。雒陽最初就叫這個名字,等到秦朝之時,因為五行學說盛行,始皇帝認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