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4
為親昵,而曹植此次來訪只是心血來潮的訪兄,并不帶其他的目的,可以看作是家人之間的聚會。司馬師:曹植大大你這樣狂放不羈真的好嗎?你面前的二哥和你的關系不算很好吧喂!其實呢,這也曹植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曹丕被立為太子是在幾年后了,具體的時間司馬師不記得,即使飲用了靈泉水,也只能回想起一些大概的故事脈絡。話說剛開始幾年,即使身邊還有別的能臣幫助,而且作為事實上的嫡長子更占據了義理上的優勢,曹丕依然沒能討得父親的歡心。實在是因為建安十五年曹植在銅雀臺作賦以后,曹cao對這個兒子的喜愛就達到了頂峰,認為他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業。曹植有文學才華,也不算喜好奢華,行為簡樸,本質上也算個狂放不羈的文學青年【咦?】的曹cao很看好這個兒子,認為他像自己。凡是古代的父親認為兒子像自己,那多數都是因為喜愛這個兒子。畢竟沒有人會承認自己不好,承認兒子像自己,如果說兒子有問題,那不就是在說自己嗎?但是呢,曹植到后來卻暴露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為人不甚嚴謹,被評價為“任性而行,不自雕飾”,酒喝多了以后,就容易出岔子,光是司馬師記憶里,因為曹植喝酒而被曹cao發現惹出來的亂子就有兩件,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日積月累,曹植就失寵了。司馬師覺得,光是從坐姿問題上,就能看出曹植的隨意性了。雖然曹丕有時候也算隨意,但是哪里會像曹植一樣,在不甚親近的哥哥面前表現出這么不拘小節的一面?說的好聽一點,就是植公子心性純厚,說的不好聽一點,那就是他缺心眼兒嘛!在場的兩個大人不會想到司馬師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想了那么多。曹植對司馬師其實很好奇的,看到自家二哥對待司馬師的態度以后,就更好奇了。司馬師并不是日日都來曹丕府上的,但是往來的頻率也算很高了,照曹植看,二哥對司馬師的態度都快趕上對自己的兒子的了。司馬師有什么特殊之處嗎?要說神童,他們家就有不少,當初的曹沖是一個,曹植也算一個,就連曹丕自己,八歲就能文能武,也是很了不起的孩子。要說長得好看,呵,要是曹丕是一個看臉的人的話,就不會對何晏如此排斥了。而且,小孩子家家的,雖然看起來確實長得很不錯,但也沒好到讓二哥喜愛到這種地步的程度吧!司馬師:沒有長了像晉時的衛玠那樣迷倒全天下男女老少的美男臉還真是對不起你??!如果說是為了拉攏司馬師的爹司馬懿的話,也不用做到這種程度吧?排除了一切可能,曹植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二哥確實很喜歡這個孩子,都快比親兒子還要喜歡了。雖然司馬師的年紀還小,但是曹植還是要考校一下,看看自家二哥到底為什么會喜歡他。司馬師:呵,我還怕你?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即使到了這個年代,書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起的。別以為曹丞相位高權重,府中藏書就很多了。雖然東漢蔡倫已經改進了白紙,但是推廣使用還是在后世,所以現在用的還是竹簡之類的記錄工具。所謂的學富五車嘛,就是竹簡能裝滿五輛車,這其實是很讓人推崇的一件事。但是把五車竹簡的書籍記載的內容和后世的現代一比,就會發現書的量其實很少,指不定就只能堆一摞。曹植當年最先被父親看重,就是因為他看完了許多書,而后文采得到了加持,甚至被父親認為他作了弊。司馬師來自后世,這個時代的典籍數量本身就沒有后世多,再加上司馬師記憶力在靈泉水的記憶下得到了加強,對一些典籍一鱗半爪的記憶得到了補充——更何況,他雖然現在是個胎穿的小孩子,但是書還是能讀的——所以在知識方面,他可能沒有曹植讀得精和深,但是光論量,他也不算是太差,還能和曹植對上話。而這已經足夠了。雖然只有四歲、卻“仿若成人”的頭腦加成,對許多典籍都有所涉獵——在曹植看來,小孩子對此不精通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他不知道可能司馬師知道的就只有說出來的那一點內容——再加上一副乖巧可愛的外表,這樣的孩子,誰會不喜歡?曹植現在完全能理解自家二哥的心情。而且曹·腦補得太多·植還認為,司馬師小朋友知道的很多知識都是自家二哥傳授的。一個天才在自己的教導下變得越來越聰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要不是身份所限,曹植都想和二哥搶人了!唉,不過想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自己生一個出來了。這個時候,曹植突然對成婚有了巨大的渴望。既然是打著看望哥哥的名頭來的,曹植自然不可能只是考校司馬師,那是本末倒置。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曹丕還帶著他參觀了一下自家的園子,兄弟倆各自寫了一首詩。讓司馬師品鑒,他也說不出來誰更好。司馬師是后世的人,對于詩的審美鑒賞主要集中于唐宋詩詞這一塊兒,要他說曹丕和曹植這兩個人這一次做的詩——而不是他們在歷史上知名的那些名篇——哪一個做得更好,他還真的說不出來。不過想來他們倆也沒把心思全放在作詩上,又待了一會兒以后,曹植就告辭了。因為天色已晚,他要去赴宴。嗯,果然是沒有家室拖累的灑脫青年,夜生活就是豐富。司馬師有點理解在曹植剛進門的時候,曹丕諷刺他耽于宴游詩賦是什么意思了。如果這就是曹四公子的日常的話,司馬師只能說他沒有酒精中毒都應該感謝這個時代的酒的度數低!可是沒想到,到了秋天的時候,曹丞相將要再次帶大軍出征,曹植居然極力自薦,還被同意了。同樣和父親自薦,卻被要求留在鄴城處理事務的曹丕心里苦。不要和他說什么國君出征、太子監國那一套,因為現在的魏王太子根本就沒有定數!曹丕要留在后方打理各種事務,在父親面前刷存在感的機會很弱,事務他處理好了是應該的,處理得不好就該挨罵了;而曹植呢,就在曹cao的身邊,一舉一動都會被看在眼里。曹家的男兒都不是什么文弱掛的,就連曹植,也是常常上陣殺敵、允文允武的好男兒,后世那些看他寫得哀愿凄婉的詩賦就認為他是個文弱憂郁型的美男子的人統統都被騙了。或許對于曹丕來說,這段時間的“好事”就是他的兒子曹叡終于能一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