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3
想象的。和劉辯所見識過的帝王的廢立都cao縱于太監之手的唐末時代不同,在大漢,雖然外戚和宦官干政嚴重,但是比起外戚,宦官更得天子的信任。和定都于長安、被后人稱呼為西漢的大漢王朝不同,定都于洛陽——又作雒陽——的東漢王朝的天子在深受外戚問題困擾之時,想出了一個“以毒攻毒”的法子。作為閹人的宦官深受天下士人鄙夷,他們的地位系于天子,只有天子對他們的信任不變,他們才能繼續占據高位。而地位系于天子寵幸程度的宦官,相較于外戚來說,更容易為天子所掌控。簡而言之,宦官干政是東漢王朝的天子用于瓜分外戚之權的舉動。東漢王朝的天子有許多都是幼年早殤,有些一生都cao控于外戚之手,到了先帝孝桓皇帝劉志與現任天子劉宏時代,他們兩個作為宗室分支被迎立為皇帝,為了掌握權力,選擇了利用宦官來對付外戚,所以后世有人稱桓靈二帝時期,東漢王朝的宦官干政達到了頂峰,這未免不是天子刻意放任的結果。之所以要舉這個例子,不過是為了說明,連深受天子信任的十常侍中都有人表明態度傾向于史侯劉辯,這說明,董侯劉協能得到的支持越發的少了。中平五年十一月,都城之中,流傳著一個消息,天子入永樂宮,與董太后相對慟哭,悲不自勝,言曰:“史侯根基已成,董侯大勢已去矣?!?/br>這種場景,讓人忍不住聯想到大漢的太祖高皇帝劉邦,當年他傾心幼子劉如意,試圖廢掉太子劉盈,最后失敗之時,與戚夫人相對慟哭。不過如今的何皇后不是呂后,史侯的表現,與友悌兄弟卻又頗為仁弱的惠帝也不盡相同。就在流言傳出后不久,十一月中旬的大朝之日,天子發了明旨,立史侯劉辯為太子,幼子董侯劉協轉封渤海王。史侯劉辯的冊立,是嫡長子的勝利,雖然有很多朝中大臣看不慣皇后外戚何氏的飛揚跋扈,但是這和冊封時候劉辯為太子完全沒有沖突,太子的成功冊立可以看成是他們對嫡長子繼承制的成功維護,自然讓許多人歡欣鼓舞。因為各種原因,劉辯被立為太子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也難怪天子凄楚地說他“根基已成”。但是,劉辯的處境并沒有別人看起來那么好。歷代天子繼位之后,除非是劉宏這種由宗室入繼的,主動提拔自己的外戚以鞏固自己的權威,否則的話,外戚一直是相當令他們頭疼的問題。當年西漢的孝武皇帝劉徹,在當政的兩個時期,重用的外戚不同,早期是母族的舅父田蚡等人,后期就變成了依靠于他的提拔的皇后族人,譬如衛青、霍去病乃至于霍光。只看現在,為眾人所傳頌的是衛青、霍去病就知道,孝武皇帝對母族外戚的態度,在其母王太后去世之后,終于顯露了出來。天子的妻族外戚歸根到底能身居要職是因為天子的寵信,但是母族,由于太后以及孝道的存在,就相當令人頭疼了。不客氣地說,何進這個舅舅,對劉辯來說威脅不小,更可怕的是,他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做出出人意料的“蠢事”來。上輩子何進臨死前召董卓入京,在劉辯看來,就是這個舉動,直接葬送了大漢王朝。雖然大漢的覆滅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是董卓入京無疑是一切事件的起始。在董卓之前,縱然黃巾起義讓大漢元氣大傷,州牧制度損害了中央集權,但是那也是緩慢的。就像安史之亂之后,李唐皇朝由盛轉衰,但是其后又經歷了數代皇帝,李唐的統治才宣告終結。而董卓廢立天子,遷都西漢舊都長安,一把火燒盡了雒陽不知多少年來的皇室珍藏與底蘊,這才是整個大漢王朝的衰敗完整地顯露人前的原因,在那之后,天子的權威無限削弱,諸侯的野心被止不住地放大。劉辯清楚的知曉大漢的“病因”,而他的父皇,天子劉宏,在重病之中,給他添了一把火。天子病重,命皇太子理事。太子的承光殿多年沒有人居住,但是在皇后命人快速的打理之下,劉辯很快就搬到了承光殿中居住。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劉辯的外家何氏也一直在為此事慶賀。誰知道,就在劉辯遷居后不久,天子就來了這么一招。因為劉辯已經被立為太子,按照天子的身體狀況,下任天子幾乎已經板上釘釘是他了,有著何進這個大將軍作為靠山的何氏族人行事愈發恣意起來。天子壓中不發,旁人還以為這是給太子留面子,想不到,轉眼天子就把燙手山芋扔到了劉辯手上。劉辯其實早就有先對自己的外家動手的意思,只是原來還在想著登基以后先對自己的母族動手會不會太不講情義,誰知道,天子這就把名頭給劉辯找出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劉辯不是天子心中的太子人選,而他受封太子的過程看起來也實在太像他人聯合對天子進行逼迫了,因此天子對劉辯的態度越發的差了。從后世回來,腦袋里有不少“現代”詞匯的劉辯表示,他家父皇的腦子有坑。這已經不是偏心眼兒了吧,而是偏心成神經病了!因為天子對劉辯的態度不算好,劉辯也毫無心理壓力地把鍋甩給了自己的偏心爹。向何家動手,顯示劉辯處事很公平、正義,向天下人做一個表率之外,還能在何家人面前,把鍋都甩給天子。簡而言之,紅臉白臉都是劉辯唱,但是罪名是天子劉宏背。當年曹cao用蹇碩的叔父蹇圖立威,殺雞儆猴,令眾人不敢隨意違法亂紀,都城中風氣為之一肅,劉辯就用何家那些違法亂紀的族人向天下人表示,他是個和自家不靠譜的爹完全不一樣的太子。何家族人都按照律令進行處置,當然,沒有到死刑那么嚴重的地步。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許多罪行是可以用錢贖買的,若是何家人愿意,可以花錢把那些犯錯了的子弟全贖出來。何皇后原本對劉辯的行為頗為不滿,就差沒指著兒子罵,讓他醒醒了。何家是劉辯的外家,也就是劉辯最堅定的支持者,他剛當上太子就拿何家開刀,莫不是腦子進水了?劉辯只用了幾個例子就說服了自己的母后。第一,何家的直系族人有多少?這些受處罰的族人,是單純沾了直系的光,以至于雞犬升天的旁系多,還是直系多?第二,劉辯是太子不假,但是他到底還沒有登基,是自己嚴正處罰了那些豬隊友好,還是等到豬隊友連累了他的名聲,讓劉辯這個太子什么都沒做卻弄得天怒人怨的好?何皇后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