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姒、子、嬴等姓的諸侯國,宗周王室和齊國在武王時代通過婚,但是后來夷王烹殺齊哀公,周齊交惡,一直到宣王,才又有周王娶齊女為后。取代齊國,與宗周王室“世為婚姻”的變成了申國。南申玩完了,還有西申。姬伯服不愿意再娶申女,甚至連姜姓之女都不愿娶了。沒辦法,聽到這個姓,他現在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瘆得慌。在姜姓之外,其余的諸侯國國力都不算強,所以姬姓諸侯國,除了那種和邊上的異姓諸侯國世代交好的,強大一些的,就傾向于娶姜姓女。姬伯服表示他娶妻還是不走尋常路一點吧。媯姓國為舜之后,姒姓國為禹之后,子姓國為湯之后,皆為上古圣賢之后裔。最后姬伯服大致確定了兩個目標:媯姓的陳國,以及子姓的鄧國。最大的子姓國當推為宋,為公爵,但是宋國其實是被許多諸侯國排斥的國家,一個很明確的例子就是后世類似于買櫝還珠之類的嘲諷人的成語,主角要么是吳越楚等遠離中原的諸侯國的國人,要么就是宋國人。雖然姬伯服是周武王的子孫,現在享受著周滅商以后成為天下共主的福利,但是作為一個后世穿越者,對于給周軍當帶路黨的微子啟——也就是末代商帝帝辛之兄、宋國的始祖——姬伯服從內心表示鄙視。而與宋國不同,鄧國的社會地位在如今還是挺高的。鄧國,源于商王武丁封其叔父,商代為侯爵,至商末周初,舉族南遷,周封其為子爵。成、康之時稱鄧君為“伯”,西周中期后,凡鼎上銘文有提及鄧君的,必稱為“公”,可見鄧國地位不低。王室與鄧國也多有交往。姬宮湦想得很開,不就是不立姜姓之后嘛,他還是娶了姜后以后廢了她改立褒姒的呢!姬伯服:老爹你不用對你是個渣男感到那么驕傲的。至于陳國,它現在還沒有這么有名,不過到后世,陳厲公之子會因內亂奔齊,然后至戰國中期,其后人花了三百年時間終于篡奪了齊國政權,是為田氏代齊。最后姬宮湦和人合計了一下,最終決定為姬伯服娶鄧女為妻。鄧國為子姓鄧氏,姬伯服推算了一下,他的夫人應當被稱為某子……因其出自鄧國,可稱為鄧子,按其家中排行,則大致應被稱為伯子/孟子或季子,畫面太美,他真的不敢想??!當然,這個尷尬的問題就留給別人去煩惱好了,反正這個稱呼不是姬伯服自己用的。大周的禮儀對婚禮有一套嚴密且完整的規定,在親迎之前,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都是必要的步驟,好在姬宮湦大手一揮,自然有專門的機構給姬伯服準備這些東西。姬伯服如今年方十五,尚未加冠,所以他爹讓他娶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給他提前加冠。姬伯服已然就國成為宣國之君,姬宮湦要提前為他加冠也是可以的。當然了,現在這些事情都可以放在一邊,反正姬伯服不需要親自準備,只需要隨時查問進度就行了,而這一點,他親愛的父王比他更上心。現在最要緊的事,就是姬伯服自己親自去射幾頭大雁來。六禮之中,除了納征——也就是男方將聘禮送往女方家——外,其余的五禮都需要用到大雁。婚禮,在大周吉、兇、軍、賓、嘉五禮中屬于嘉禮,一向為人重視,尤其是貴族,對此更是看重。婚禮,原稱應當是昏禮,因為按照規定,昏禮是在黃昏舉行的,取其陰陽交替有漸之意。大雁的存在意義和昏禮的選定時間是一個道理,大雁因冬春的天氣變化而南北遷徙,用雁為禮,也象征著順乎陰陽之意。姬伯服的力氣不算很大,但是好歹這些年的各種課業都沒有漏過,都有好好學習,所以射下幾頭比較完整的大雁來還是很容易的。他爹哈哈大笑,說著什么不愧是我的兒子,姬伯服只想問他,父王你說這句話就一點不虧心嗎?事情是這樣的,姬伯服他的便宜哥姬宜臼,一個遵從于這個時代的禮儀規范按時加冠、成婚的好青年,娶了紀國之女為妻。因為從小都希望自己的表現要比小了許多歲的弟弟要優秀,所以姬宜臼的射術也很不錯,當時的姬宮湦可沒說什么不愧是我兒子這樣的話,反而對姬宜臼的射術不屑一顧。而且說實話,雖然紀國也是姜姓,但是姬伯服深深地覺得,就算是在選妻這件事上,自家老爹還是在給便宜哥難堪。真的是無時無刻不在打擊他??!紀國,姜姓紀氏,雖然和齊國同為姜姓國,但是兩國之間的關系并不好。因為他們的國土太過相近了,而紀弱齊強。在周夷王時,紀君紀煬侯進讒言于上,于是夷王烹殺齊哀公,立哀公異母弟為齊君,是為齊胡公。在哀公的同母弟、也就是武公之父弄死了胡公,撥亂反正以后,他當然要找紀國報仇。雖然武公的兒子厲公繼位不久就因過于殘暴而被國人鼓動胡公諸子推翻,但是胡公諸子都已戰死,厲公之子文公繼位后已無大患,齊國的國力雖然有損,但是比起紀國來還是要好很多的。而紀國,不僅軍事實力不行,連和王室的親近程度都比不上齊國。齊武公嫁女于周宣王,以示齊周之好,雖然齊國在此之后幾十年一直不太穩當,國君更換頻繁,以至于如今的齊君和姬伯服都差著輩分,但是好歹怎么說也是親戚不是?而且齊國現在已經穩定下來了。無論怎么看,紀國都是以后要倒霉的節奏,就算他們現在還沒倒霉,有齊國這么一個強鄰在邊上,就算他們想給姬宜臼什么幫助也給不了,更不用說比起姬宜臼的外家申國來,紀國真的是實力不濟了。姬伯服是諸侯,也是周王之子,所以他的成婚地點有兩個,一是在宣都開邑的王宮里,二是在宗周的都城鎬京。按照姬宮湦的想法,當然是讓兒子在鎬京成親的好,但是姬伯服并不是很樂意。便宜哥已經按照他的計劃被復立為太子,對于現在的日常生活體驗大概只有一個詞兒——生不如死。這次他回來,便宜哥看到他都沒有什么反應,姬伯服真的很擔心他什么時候就駕鶴西去了。關鍵是姬宜臼現在沒有兒子,他一死,繼承太子之位的又變成了姬伯服,就算他的美人娘再生一個弟弟也沒用,好不容易達成“在西周末年這個時期當諸侯”的目標的姬伯服可不樂意。而如果姬宜臼有兒子,那就好了,姬伯服可以選擇“固辭”,讓姬宜臼的兒子繼承周王之位。宗周從夷王乃至更早的時候就衰落了,畢竟按照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