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
書迷正在閱讀:教你如何追男神、幸好、【北美吐槽】舍友放蕩不羈回家愛抱著我哭、鴻燕、噩夢(雙性凌辱向紅燒rou)、男大當婚[重生]、陽澄湖帝王、我是一條有工作的狗、living together、都是紅線的鍋
賞花,都滿面笑意。 到第三日,果然消息傳來,調魏知非往朔州,職級如舊。 事情并未張揚,魏嶠夫婦得知后且喜且憂。 所喜者,此番興國公的案子里魏嶠牽涉得不淺,先前在玄鏡司牢獄拘押半年,出獄后最擔心的便是因此事連累整個公府,令永穆帝對魏家生出芥蒂,辜負老國公爺當初的鞠躬盡瘁。如今魏知非被調往永穆帝最信重的鄭王麾下,算是擺明了寬容的態度。 不止給魏家看,也給即將面臨選擇的滿朝文武看。 所擔憂的也在此處。 “皇上若只是讓棄暗投明的人安心,法子多的是,讓知非進禁軍或是留在京畿,都是不錯的出路。特地將知非安排去朔州,想必是存著讓咱們將功補過的意思。那日面圣時,皇上可有此意?”魏嶠坐在圈椅里,肅容沉眉。 魏知非頷首,“確實如此?!?/br> 他畢竟年輕,雖說立過些軍功,算得上同儕里的翹楚,職級卻不算太高,按理沒資格面圣。永穆帝召見他時,也不是在麟德殿,而是以姨父的身份帶他去了北苑。君臣倆騎馬緩行,起初說了幾句家常,很快話題拐到了北地邊防。 他簡略說了經過,道:“當時皇上問布防用兵的事,我都如實回答,可皇上臉色不太好?!?/br> “或許你所說的與奏報有出入?”魏鸞坐在短榻上,猜測道。 “很有可能,皇上好幾回都問我是否記錯?!?/br> 這話一說,屋里四人都心領神會。 若章家果真把持軍政欺上瞞下,則實在膽大包天,其心可誅。鄭王所在的朔州一帶與章家地盤緊鄰,永穆帝將魏知非安排過去,能令鄭王知己知彼。亦可見,永穆帝是下了決心要與章家決裂,收回邊地軍權。 片刻沉默后,魏夫人嘆了口氣,看向兒子。 “你想好了嗎?” 比起京城里的魏鸞和夫妻倆,魏知非少時便立志從軍,這些年在定國公的麾下,身手、騎射、用兵等本事都是授自章家。從當初收復失地的惡戰到這幾年零星的邊塞戰事,滿腔意氣與熱血皆留在北地。 更別說他與表兄章維自幼并肩,素日里轅門風寒,旌旗卷沙,作戰時曉戰金鼓,宵眠抱鞍,扶持著穿過刀山血海,仗劍守住彼此的后背。 從少年到弱冠,是意氣兄弟、是至交摯友,亦是生死同袍。 那種感情絕非旁人能比。 在京城的這陣子,魏知非翻來覆去,也斟酌過許久。 如今也已有了答案。 “朝堂軍政的事我與他都無力左右,只能各司其職,做好該做的。當初立志從軍投身戎馬,我想的就只是報效朝廷、守衛百姓。不管在定國公麾下,還是鄭王麾下,此志不改!”年輕的男兒身姿昂藏,斬釘截鐵。 魏嶠頷首,起身拍了拍他肩膀。 魏夫人不敢想象倘若事情走到最壞的境地,章家與朝廷刀鋒相向,這些晚輩會經歷怎樣痛苦的抉擇,只能看著兒子眉眼,心疼道:“聽聞云頂寺里來了數位高僧,連著做三日法會,那里的佛珠是最靈的,我明日去求一串,走之前給你帶著?!?/br> “我陪母親一起去?!蔽蝴[溫聲。 …… 云頂寺坐落在京城往南六十里的四明山。 這地方峰巒延綿,峻嶺橫亙,因山川有靈秀之氣,山中錯落修建了許多廟宇道觀,譬如鏡臺寺、法音寺等,皆是承襲數百年的佛門寶地。此處離京城路遠,除了山腳下的村鎮百姓外,香客稀少,適宜清心靜念、修身養性。 廟宇之中,以云頂寺名聲最盛。 因這座寺里有座規模極大的藏經閣,引無數佛門子弟慕名而來,借經修學。 年前曾有二十余數位僧人自江南名剎北上,在除夕前后抵達云頂寺,悄無聲息地逗留了兩月。這二十余人中,不乏聲名鼎盛的大德高僧,素日里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如今做法事的消息散播開,引得許多人慕名而去。 魏鸞母女乘車前往時,途中便有許多高門貴戶的車駕。 清晨動身趕路,到得寺里,已是晌午。 這寺里雖有一座齋堂,卻因素日里香火冷清,規模并不大,這會兒里頭做得滿滿當當,一座難求。好在魏鸞早有預料,帶了些糕點涼菜,尋個寬敞地方停了馬車,將食盒鋪開,也能將就著應付午飯。 因上回因果寺賞木棉時遇險,魏鸞如今出門都帶著盧珣隨行,今日也不例外。 他辦事麻利,不過片刻便找了些湯和碗,暖暖的喝下去,倒像是春郊野餐。 過后棄車入寺,由知事僧引著進香,佛前聽法。 佛堂肅穆,信客如云,母女倆從大雄寶殿出來,穿過繚繞的煙往后院走,誰知才進了西側的窄門,迎面竟碰見了個熟人——太子妃章念桐一身綾羅薄衣,戴了頂帷帽,高堆的發髻只拿玉簪挽著露出來,薄紗遮住面容,徐徐走來。 她的身后跟著五六個侍從,皆是尋常人家侍女的打扮,未著東宮女官的裝束。 乍一眼看去,倒是微服而來。 太子妃久居東宮,地位尊崇,如此裝扮,尋常人自然認不出來。魏鸞卻跟她自幼相識,一眼認出身邊的侍女,瞧著戴帷帽的女子身段姿態極為熟悉,不由駐足多瞧兩眼,依稀辨認出是章念桐的容貌,心里暗暗納罕。 那位知道躲不過,臉上的錯愕轉瞬即逝,旋即撩起了紗簾。 見魏鸞母女欲行禮拜見,章念桐忙上前一手一個扶住,含笑道:“既是在佛寺里,禮就免了。許久沒見姑母和府上的老夫人,身子都好吧?”她笑吟吟地關懷,跟從前的客氣親近姿態別無二致,仿佛絲毫不記得興國公的事。 魏夫人遂恭敬回答,代魏老夫人謝過關懷,又問她玉體安好。 章念桐只說無恙,瞧向魏鸞身后的隨從。 因盧珣習慣了不遠不近地跟著當暗衛,混在人群里,此刻母女倆身后便只有仆婦侍女。章念桐心里有了數,隨口道:“這地方離京城可不近,路上顛簸得很,我記得鸞鸞從前進香最愛去寶林寺,怎么今日卻來了這里?也是慕名而來,聽這場法會?” “慕名聽來法會,順道求串保平安的佛珠?!蔽悍蛉诵Υ?。 章念桐頷首,“那就別耽擱了,免得回程天晚?!彼f話之間,后面的精舍里,有個布衣打扮的精壯男子掀簾而出,目光直直落向章念桐,瞧見這邊駐足說話,又迅速落下軟簾,縮身躲回屋內。 魏鸞眼尖,立時覺出不對勁。 按說章念桐身為太子妃,無需如此微服出行,似這些大德高僧,她若真的想見,盡可遣人召至東宮,何必趕著顛簸路途來這里?方才那男子身形精悍,動作利落,必是習武出身,東宮侍衛何時變得這樣鬼鬼祟祟了? 一念至此,不由含笑探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