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4
做太子的,又有幾個下場好的?他不想跟了康熙后塵,壞了父子情分,再者,如今又有議會在,太子便是偶有錯誤,總不至于太過偏頗;遂載淳下詔,堅定了傳位之意,自己為太上皇,然后至議會中保留了一個位子,又于圣旨中說,多與皇上一票,以示看中。如此一來,議會變成了這樣的形式,旁人皆是一票,而皇帝與太上皇皆有2票,倒也顯示出了皇家于大臣的區別。這些年里,慈禧慈安也相繼年邁,兩個老太后斗了一輩子,年老了便想放權安心過日子,諸多時候,她們在議會上也少有出席,倒是富察氏年富力強,頂了二太后的位子,只是看在皇帝的份上,也恪守本分不敢太過,倒也沒有流傳出后宮太過干政的話。其實就后宮干政不干政,載淳是一點意見也沒有,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經可以預見,以后的議會,除了皇帝,皇后,太后,旁的二十多人皆是大臣,遲早有一天大清會如外國一樣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只不過載淳私心,終究還是為皇族多保留了票擬之權,不至于大權全部旁落他人。同治六十七年,載淳過世。臨終時,太上皇下了最后一道圣旨,準女子參與科舉,入朝為官,算是為社稷做了最后一件事。眾大臣雖然不滿,但礙于這是太上皇的最后一道圣旨,議會也是通過的,遂紛紛在哀痛之中,落實下去;如此,奠定了男女同權的基石。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