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
這些爭吵的大臣,只覺得血管都在往腦袋上狀。“住口!”載淳狠狠的拍起龍椅上的扶手,一聲厲呵,制止了原本吵鬧的眾人。“出了事了,現在就想著推三阻四,和當初的肅順端華有何分別?!”當初載淳的短命老爸咸豐在世時,肅順端華在面對英法聯軍的時候也是這樣,氣得咸豐差點年紀輕輕就中風。眾大臣聽得載淳把他們類比那些逆臣,頓時下跪,紛紛高喊道:“皇上恕罪。微臣不敢!”載淳看得這些人,心下又是一陣氣悶:“自國內平亂已有兩年,四海平定,人心歸服,不必先帝,北有捻軍,南有太平,如此還不可怕都不過洋人嗎?”“便是我大清火炮不比洋人,百萬大軍,二十個咬一個都咬不死一個洋人嗎?”英國乃是一個島國,原本人就不多,更不必說愿意遠渡重洋來和與大清作戰的,每次戰役能有千人便已是算得上勞師動眾了。哪比的上清朝隨便一個省就有數萬大軍。眾大臣聽得載淳的話,皆是沉默。慈禧慈安坐于簾子后頭,心里也是百般思量。這兩宮太后雖為女子,但也是頗有脾氣,自也不是那種一味懼怕之輩,此番被載淳這么一說,也是有點意動。是啊,便是我們二十個去打一個洋人都打不過嗎?而且如今我大清火炮齊全,遠非當初可比。“皇上說的有幾分道理,我大清遠非當年,實在不該懼戰。?!陛d淳到底是慈禧的親兒子,在這種時候,難免要出言支持。便在這時,突然有一身著熊補服的官員急忙忙的從金鑾殿外走進來,然后越過眾人在龍椅前跪下:“報!有緊急軍務須呈報圣上?!?/br>沒有緊急情況,通報官是不能擅自在早朝的時候進入金鑾殿的。載淳看著殿下跪著的探子,不由摸了摸額頭,心里有一種極其不妙的預感涌上心頭:“你說?!?/br>“剛得到線報,自大沽口出航返美的軍艦,遭遇突襲,所有船員全部喪生!”“什么?!”載淳聞言,驚的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那查爾德呢?!”查爾德是美國使節,之前跟隨軍艦反美,他代表著的可是美國政府??!“琉球海域海軍探尋海面,未見有人生還?!?/br>載淳直接愣在當場,便連慈禧慈安也是不由驚的出神。曾國藩作為太師,又是兵部侍郎,此時不得不出言,鎮定形式。“在何處遇難,你可知道?”“約日本以西三十海里處,琉球以北五十海里處?!?/br>曾國藩聞言,在心里估摸著事發地的距離,心下一沉,更多不好的念頭涌上心頭:“皇上,那事發地。。。。須知,之前英國人那么大的陣仗都沒有奈何他們,如今全軍覆沒,這后面恐怕。。。?!?/br>曾國藩說的意猶未盡,但明白過來的人都覺得頭頂有陰影飛過。“臣懇請皇上加派沿海駐軍防御,特別是大沽口與上海長江入???。再加急內軍械所加快新建軍艦與炮火,同時,拘謹巴夏禮?!?/br>前幾條,眾大臣聞言都點頭認可,只是最后一條,拘謹巴夏禮。。。載淳聽此,不由閉上了眼,沉思了一下。“準?!?/br>第163章攻占長州(十二)巴夏禮不是第一次被拘禁了。當年,載淳的短命老爸咸豐還在的時候,肅順和端華就下令拘禁過巴夏禮,從而導致了英法聯軍打入北京。一國使節,皆是各國的臉面,曾國藩在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心里已經有了在此與英國交戰的打算。這也是無法的,如今查爾德在東太平死亡,種種跡象皆指向英國,大清這時候已經沒有了左右搖擺的資格,只能在英美間選擇一方。很顯然,只要是腦子沒毛病的,都會選擇一貫友好的美國人,而不是趾高氣昂的英國人。慈禧慈安在聽得載淳下達了拘禁巴夏禮的決定后,其實心里是很慌的,她們作為咸豐的遺孤,對于第二次鴉片戰爭都有著極強的心里陰影,即使她們在早朝的時候沒有當面反對,但下朝之后,二人也是把載淳堵在了養心殿。“皇帝,這拘禁了巴夏禮,英國人勢必要與我們一戰。你當真決意如此了嗎?可國庫怎么辦?”軍糧與國庫的損耗一直都是朝廷主和的主要原因。載淳聞言,深吸了一口氣:“朕已經打算派李鴻章向美國與法國借錢借糧?!?/br>像國外借錢借糧乃是無奈之舉,也是最后的舉措,這是曾國藩壓箱底的最后辦法了。慈禧慈安聽得這個建議,不由皺眉:“借多少?”“一千萬兩。五百萬兩的白銀,五百萬兩的軍糧?!?/br>“這么多?”兩宮太后一聽,心下皆是一顫,這可是相當于大清國三分之一的年稅收啊。“這么多銀子還的出來嗎?”慈安忍不住問道。豈料載淳這次回答的卻很堅決:“不借,難道等著英國人打上門,再借錢賠款嗎?那時候怕就不是這個數了?!?/br>這話聽得慈禧慈安就是一愣,然后沉默下來。一時間,養心殿了安靜的很,有種說不出的詭異氣氛。“皇帝,既然定下了,可要去承德?”慈禧最后慢悠悠的吐出了這么一句。顯然是同意了載淳的說法。去承德避戰,自從道光皇帝開始,已經成了這幾年里大清皇帝的必備開戰措施了,同樣,也很是丟臉的一種手段。國家一開戰,皇帝就先跑了,這算什么事。。。“不去,朕打算就呆在紫禁城里?!陛d淳說的很堅決。慈禧慈安聞言,皆是一嘆,二人相視一眼,然后又是一陣沉默。同時心里都冒出了一個念頭:兒大不由娘。。。。且不提大清這邊是如何的商量著準備英國人的發難。當查爾德軍艦在太平洋上喪生的消息傳到美國本土后,舉國皆是震驚無比,所有的大型美國報紙都開始報道著此次遇難的消息,并在文章中憤怒的指責著英國人的野蠻無禮。不僅如此,大批的抗議者甚至結伴來到了白宮門口進行游行,要求議會討回一個說法。議會在面對如此的民眾怒火,約翰遜總統立即就利用它開始引導輿論,轉而指責起了南方殘留勢力,并大力宣傳曾經的南方政府就是勾結英國人的元兇,并且誕生出了一種英國顛覆論。說,英國人就是一直想恢復對于美國的殖民統治,先是支持南方奴隸主復辟,再是刺殺林肯總統,最后在太平洋上還炮轟美國軍艦。美國人民在這樣的輿論大環境之下,更是怒火中燒,甚至自發的在街道上貼出了:“英國獵狗的丑化圖標?!?/br>約翰遜總統原本就是臨危受命,此時又發生了這樣的大事,更是好幾天都沒睡好,連夜組織議會商量該如何應對英國之事。最后經過投票表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