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的考試時間足足有一天,載淳想完榮壽之事后,坐的久了便覺得有些無聊,就想著走下去逛逛?;噬夏舜笄遄畲蟮娜?,他想如何的,自無人會說載淳擾亂考場秩序,李蓮英見得載淳起身,忙上去喚人招來遮陽的儀仗。說實話,皇帝親自巡場給考生帶來的壓力是很大的,想想上輩子,就是監考老師在教室里亂逛都能讓許多高考的考生發揮失常,更何況是皇上?很多貢生在看到自己案臺上有一片陰影飄過的時候,心都一斗,筆尖上不由就落下了一點墨汁。很好,就是這一點墨汁,整張答卷都廢了,要重新寫過。畢竟,答卷上有污點,肯定是不能呈現到皇上面前的。貢生的反應多會由在場的隨從官記下,顯然,應考反應也是考察的一部分。載淳走了一圈,最后又走回最前面,在張之洞與趙烈文的案臺前停下。張之洞此時似乎察覺到了載淳的到來,但是依舊鎮定,不緊不慢的提筆在寫,而趙烈文則完全投入到了撰寫之中,似乎一點都沒有察覺載淳的到來,洋洋灑灑,寫的很是激動。載淳撇了一眼,看著張之洞還要有些時間才寫完,便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趙烈文身上。趙烈文奮筆疾書,寫了一會,便把這篇策論寫完了。這是他才猛的抬起頭,似察覺到了載淳的存在:“皇上。。?草民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載淳抬手,示意他起身,然后抽過他案臺上的策論,看了起來。果真,文風依舊和會試的時候一樣,陳詞激昂,文采四射,看了就會讓人覺得情緒激昂起來。“作的不錯。再改改?!壁w烈文的文正如焦佑瀛所說,是很符合載淳心意的,但載淳反復讀了他的文章之后,想起沈桂芳的話,難免也覺得此人才是有,但也很容易情緒化,換句話說,搞不好就是個“憤青”。這種人,用的好,確實能當大用,但一旦用不好,說不定就會自己搬磚砸了自己的腳。趙烈文聽得載淳的話,面色一喜,然后復點頭應下,又開始提筆在文章上刪刪改改,打算再謄寫一遍。“才能不凡,但情緒外露,要磨一磨?!陛d淳在心里給了趙烈文下了定義。就在此時張之洞也同樣寫好了。載淳同樣的也抽過他的文章看了看,果真,張之洞的文章,雖然文辭沒有趙烈文那么飛揚,但四平八穩,顯得就穩重的多了,并且在陳述之中貫穿數多儒家經典,一看便是那些傳統考官最喜歡的文章。“字不錯,人也好?!?/br>這是載淳看完張之洞的反應過,留給他的評價。當下在場三位主考官聽得載淳對于二人的評價,心下也有了思量。焦佑瀛,沈桂芳等人都是人精,怎聽不出載淳其實更覺得張之洞更能用些?果真,就在這場殿試的評閱之手,三人便把所有的名次排了出來,等候載淳親子點評。第一名,不出意外便成了張之洞,而趙烈文成了第三,第二則是一個四十多歲的老舉人。載淳在看見這個名次之后也點了點頭:“不錯,張之洞授授翰林院修撰,趙烈文授翰林院編修?!?/br>修撰只有狀元才可擔當,而榜眼和探花則只能擔任編修,一個六品一個七品。““再調張之洞兼去上書房侍讀,趙烈文去總理事務衙門學習?!薄?/br>張之洞穩重,可以直接用,趙烈文還需壓一壓,如此倒也算合適。第126章科舉(三)瓊林宴是為新科進士舉行的宴會,起于宋代?!碍偭帧痹瓰樗未?在汴京(今開封)城西,宋徽宗政和二年以前,在瓊林苑宴新及第的進士都會在此宴會中參加宴會,因此相沿統稱“瓊林宴”,后一度改為聞喜宴,元、明、清稱恩榮宴,在故宮三大殿中的保和殿開飯。就規制來說,保和殿乃是大清三大殿之一,遠勝古代的“瓊林”院,又因皇帝可能會親臨所以更顯得天子門生的不凡。自然,恩榮宴因為其越發重要的政治屬性,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已經失去了宴會娛樂的功能,更多的是政治表演。各種進士在游街之后,皆要身著禮服步行至宮中,先在乾清宮中對帝王龍椅叩頭,后至保和殿里對座師謝恩,謝完坐師,其余考官以及參與考試開展并能參加宴飲的官員,他們都要一一謝過,如此種種,一一謝來便要一個多時辰,說起來也是件頗為勞累的事情。本次的狀元張之洞與探花趙烈文皆年輕的很,如此較已年近四十的榜樣更加出彩。眾位官員在被進士們一一道謝的時候,都會暗自考察這些進士們的言行,以考察他們的政治傾向和人品素質,然后決定是否要進行拉攏或者打壓。“學生謝過老師?!睆堉丛谝灰唤o眾位官員敬過酒后,復又向焦佑瀛再次敬酒。焦佑瀛見此微微一笑,舉杯示意,輕輕抿了一口,張之洞則一口喝盡。榜眼與趙烈文見此,亦是起身,復行禮敬酒,焦佑瀛點頭,復又抿酒微飲。便在這時,李蓮英走了進來,他環視了一下四周,然后自有專門的弟子高聲叫道:“皇上駕到?!?/br>眾人聞言,皆起身跪迎。載淳身著緙絲繡龍藍色吉服,從保和殿正門走入,走到了正殿龍椅之上。“平身?!陛d淳看了一眼在座眾人,說道。載淳如今年紀不過十歲,聲音頗為稚嫩,清脆的落在眾人耳邊,眾多年紀甚至能做載淳爺爺的進士心里也不知是何等滋味,不過面上皆嚴肅的說道:“謝主隆恩?!?/br>眾人起身,這才敢微微的用眼睛的余光瞧了龍椅上方,隨那日殿試的時候,眾人都與載淳碰過面了,但有膽量直面圣顏的卻沒幾個,如今到也算有機會見一見這位日后要效力一輩子的大清主人。“皇上當真是年幼,不過卻已握有實權,當真有些門道?!焙芏嗉依锵㈧`通些的,是知道如今才十歲的載淳,雖未正式親政,但在很多朝務上皆有了極重的話語權,當下皆是有些好奇這位小皇帝到底是何等的天賦秉異。載淳不知眾人所想,抬手對李蓮英揮了揮手。李蓮英會意,手捧著一卷圣旨就高聲朗讀起來:“眾進士接旨?!北娙寺勓?,復又下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欽點進士,皆賜天子門生。一甲狀元張之洞賜翰林院修撰兼上書房侍讀,榜眼錢英賜翰林院編修兼司經局洗馬,探花趙烈文賜翰林院編修兼總理事務衙門行走。其余進士,入翰林院學習?!?/br>入翰林學習即庶吉士制度。所謂庶吉士,就是在新科進士中再行選拔,在院學習三年后再試,合格者留院,稱留館,余者外委為他官。但因曾就學于翰林院,世人對不能留館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視之。自此,“非進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廢丞相之后,成祖設內閣,置大學士,與丞相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