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9
于歌會知道一切,于歌會無法原諒,會痛苦會遠離甚至會崩潰,這都是邵羽有過的擔憂,而化神劫便忠誠地將這擔憂展現,具象成真實的場景,以此為依托發動殺招。如果這劫沒有通過呢?修士版植物人?還是連rou-體一起滅亡?不會是完全的死路,總有絲生機留下,反映在劫難之中,便是于歌的破綻了。以邵羽設定的正人君子模板,幾十年的交情,監視控制囚-禁之類的都還行,但偷襲實在太沒品,完全扭曲了主角的性格,走上了黑化入魔的道路。大概想明白了以后,邵羽便把這原理丟在一邊,重點思考起小碧來。那塊碧色的玉,是孩童時期做系統任務的獎勵,當時他的活動范圍僅限于天縱城,那塊玉又毀不掉,只能把它先埋在了自家后院里,等著將來有辦法再把它取出來干掉,可他想起來這件事的時候,老怪物已經把天縱城犁過一遍,院子里的東西都不知道去了哪里,他也沒再去找過了。邵羽并沒有特別把玉放在心上。然后就出事了。他幾乎可以確定,那塊惹事的玉現在就在于歌身上。作者有話要說: 小碧:你到底對我有什么誤解,我不是小黃書==邵羽:呵呵。☆、第192章水狗(二更)記憶這種東西,全都鎖在腦海,只看你能不能想起來。邵羽還記得,他剛拿到那塊形似某綠皮網站標志的玉時,曾經試驗過用法。將它拿到手里的時候,里面的讀者會以此人為主角,將此人的見聞經歷都化作的章節發表,他甚至懷疑就連心理活動都會被發表出去,而拿到它的人所能得到的,不過是一些可有可無的評論罷了。好吧,在他看來是可有可無,因為他就是的作者,讀者知道得不會比他更多,但若是換一個人持有,那人或許會發現這塊玉是無價之寶,好像知道很多秘辛。但這種概率很低。一本,不管作者用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來書寫,不管是站在主角視角還是站在上帝視角,他寫的大部分文字必然是和主角有關的,明線暗線的鋪展也和主角有關,其他的配角乃至于炮灰還有完全沒寫到的人,若是拿到這塊玉,讀者只能給他提供很少的有效信息,而且這些信息說不定完全不是對方所能接觸到的事務,也就讓對方短時間內無法辨認真假。莫名其妙的碧玉,還會窺探他的生活,誰能容忍?即使毀不掉,也會被冷藏被遺棄。可現在是碧玉最好的一種結果了,它竟然被于歌拿到了。龍族的天賦中有尋寶,而當時的于歌有上古神龍小公主白星相助,又喜歡去爬邵家后院的窗子……這本是他早該想到的。邵羽已經不能確定,這究竟是自己忘記了,還是那碧玉有為了生存暗示他遺忘自己存在的功能。相處了三十年的碧玉,里面還有一群活力十足的妹子,雖然全是腐女,但于歌肯定不會介意,他想必對那塊碧玉有了感情,從而給它起了名字,依照于咯咯咯的一貫作風,八-九不離十是‘小碧’這個名字。那塊玉現在應該就在他的儲物手鐲里。射日觀觀主不好再用市面上隨處可見、容量也不大的儲物袋,邵羽在鯤鵬papa給的禮物堆里挑出了個儲物手鐲給他,于歌把東西都倒騰進去了。仔細回想,于歌有時碰一碰手鐲,神色便會有細微的變化,想必是從讀者那里得到了什么啟發。也許還要感謝心魔劫把這個隱患挖了出來?在幫助于歌開竅這件事上,碧玉肯定是出了一分力的,但邵羽完全不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反而感受到了嚴冬般的寒冷。以于歌的心軟和心大程度,還一直帶著一塊監視器一樣的碧玉,讀者到底能看到多少?啪啪啪的時候呢?!簡直要氣炸了肺。(╯‵□′)╯︵┻━┻邵羽特別想讓于歌把那塊玉交出來,兩人一起毀掉,毀不掉就丟到深淵裂谷之類的地方去,看誰還撿的到。然而正如化神劫中所展現的一樣,于歌很有可能已經知道他的穿越者身份了,甚至還能猜到他是作者——邵羽可不敢小看妹子們的腦洞,他露出的破綻也不少,尤其是某個綠皮網站還挺流行作者穿書**文的。↑所以你也看了。至于于歌為什么不說……難道說他原諒我了?邵羽的心中陡然泛起喜意。還是不要太樂觀。沒準人不確定,或者說等著他去自首==修為鞏固之后,邵羽面對著水鏡整理了一下衣著,瞧了瞧依附在衣袖上像是描上去一般的雙魚,出關了。很風平浪靜的一次出關。如同化神劫中所展現的,門前一個人都沒有,他信步在山上走動起來,然后聽見了喵喵聲。“喵~o(=∩ω∩=)m”水潭邊,小白貓叼著條小魚,放在海豹面前,喵了一聲。海豹也叫了幾聲。唔,怎么說呢,海豹的叫聲,就像是人類剛生下來還不會說話的小娃娃那樣,邵羽思考了一下擬聲詞,沒思考出來。銀灰色短毛、豎琴般的背部紋路,還有覺醒妖族血脈之后可以辨認水族的特殊buff……所以師祖怎么在這里?“喵~喵喵!”一只大白貓跑過來,不理會小貓抗議的喵喵聲,把它叼走了。海豹見怪不怪,把魚掃到了冰層上。清霄是變異冰靈根,他結的冰,可以維持足夠長的時間。邵羽戳了戳海豹:“師祖?”“還有一天就一個月了,”圓滾滾的海豹趴在冰面上:“你過了化神劫了?!?/br>“嗯?!?/br>海豹的大眼睛中露出滿意的神色:“什么時候和我走?”邵羽苦笑:“總有些事情要先處理一下?!?/br>在鞏固修為時,于冥冥之中,他明白了一些東西。化神期以后,修士便成為了天道的重點關注對象,一言一行都會引發因與果,天道幾乎是拿他們當恐怖分子看,無論做什么事都先從最壞的角度聯想,都可能引發一系列后果,這種情況下,除非是想門派毀滅,不然誰也不會留在門派里了。同理,除非是想某個人毀滅,不然誰也不會留在他身邊,同是化神以上修士的除外。為什么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