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
好的,太后有沒有覺得,今日落入皇后娘娘部下的陷阱里了”秋菊提醒道。太后連連點頭,果然,還真是這樣,皇后屬于無事不登三寶殿的那種,平日里,如若不是初一十五的大日子,必須要來慈安宮請安,她平日什么時候踏入過慈安宮。“好在太后剛剛和陛下說話時,將皇后娘娘供了出去,陛下肯定不會怪太后娘娘的,等陛下氣消了,太后娘娘再找陛下過來認個錯,陛下最是孝順了,知道太后娘娘被皇后娘娘當槍使了,一定不會怪罪的”秋菊繼續安慰。被秋菊這么一說,太后的心確實覺得輕松了一些。太后現在無比的想念承恩侯,有承恩侯在,她絕對不會犯這種錯誤,不過這次,也讓太后清楚的認識道了,當年的兒子已經不是她一個人的兒子,而是屬于天下百姓的帝王。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趙旻沒有去上書房念書,而從大皇子到五皇子則都去了上書房,重新開始了自己的念書之旅。對于自己的計謀沒有生效,張倩還是生氣的,可是當時陛下從慈安宮出來,臉色卻是不好,究竟是發生了什么,張倩倒是知道,不過她也沒空關注陛下和太后那一天究竟發生了什么,她現在的心思都在四皇子和五皇子身上。對于六部侍郎教授皇子的時政,朕去聽了一兩趟,還是覺得他們教得太保守了一些,不過皇子們到底還小,這個程度也差不多他們學了,朕也就將這事兒丟在一旁,上書房的少師真教了什么不好的東西,不是還有四皇子嗎。大夏的改革如火如荼,突然鴻臚寺遞上來了滄溟國太子要來大夏的帖子,朕皺了皺眉,說起這個滄溟國太子還真是了不得,不僅成功在國王和世家中間找到平衡,民間的聲望也挺高的,算是滄溟國皇子中最有望登上國王的。“這還真是奇了,這些年來,除了西洋,大夏和周邊國家簽署了條約,十年之內,不能開戰,現在十年剛剛過去,這位滄溟國就忍不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來者不善”朕瞇著眼睛,看著滄溟國文字書寫的帖子,道。“這個,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咱們大夏現在國富力強,難不成還怕小小的滄溟國不是,或許他們國家是看到我們國家愈發強盛,坐不住了吧”楊勇也覺得奇怪,這十年,大夏都沒有和周邊國家有過太大的接觸,除了西北,畢竟西北的那些游牧民族生活的好與否,十分考驗天氣,如若有一點干旱,他們就生活不下去,只能去別人的國家掠奪,近兩年,西北的將士配備了火&槍,他們進攻大夏的次數倒是少了一些。“罷了,去把中書令,大將軍以及六部尚書找來,還有鴻臚寺卿”朕想了想道。“諾”楊勇連忙下去去安排了。九人陸陸續續到了,幾人面面相覷,明白怕是發生了什么大事,這時候其他八人把目光轉向了鴻臚寺卿伍謙。伍謙咳嗽了一聲,小聲道:“今日我們鴻臚寺收到了滄溟國發來的文書,上面說滄溟國的太子想來我們大夏,所以我們鴻臚寺一早把文書遞給了陛下,估計就是因為這件事”,伍謙小聲說完,便不開口了,這里畢竟是御書房外,不知道有多少陛下的眼睛。其他八人心里也有了數,如若滄溟國太子要來大夏,確實是一件大事,首先安防問題,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解決。等九人到齊,朕也沒有讓他們等多久,直接讓九人進來。“參見陛下”九人一同行禮。“都起來吧,讓你們過來今日是有一件事,想和你們說一下”朕也沒打算賣關子,直接開門見山。九人心里有了底,明白陛下想說的可能就是滄溟國的事。“滄溟國遞來國書,說想來大夏拜訪,朕覺得這件事并不簡單,所以讓你們一起過來商議一番,你們倒是說說滄溟國此番究竟何意?”朕瞇著眼睛問道。“還能有什么,見到大夏近年來,發展的如火如荼,邊關配備火&槍,國家鋪設水泥,眼熱了唄,滄溟國可不是什么好的,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學,可是等他們學了去,就不承認這是從別人國家學來的,偏偏說是自己國家的,毫無信用可言,臣覺得,他們這次過來,就是來打秋風的”很顯然,大將軍對滄溟國毫無好感。“大將軍此言差矣,近些年,滄溟國發展得也不錯,特別是七皇子成為太子之后,雖然國力還比不上我們大夏,但是也有了起復的苗頭,這次來,估計也想和大夏顯擺一番”中書令道。“不管怎么說,滄溟國的狼子野心可不好滿足,臣覺得,一定要小心提防”大將軍道。“可是太過小心提防,豈不是有損我們大夏的臉面,這樣有損國威,老臣覺得,此次滄溟國肯定是來獻禮的,到時候我們隨意打發一些東西,也就罷了”禮部尚書道。“禮部尚書這話臣就不贊同了,往日我們大夏強盛的時候,滄溟國俯首稱臣,每每進獻一些用不著的滄溟參過來,我們還需要打發他們更多的寶貝,可等我們大夏國力衰弱的時候,他就顯露出自己的狼子野心,對于這樣的國家,我們為何要以禮相待”戶部尚書陳敏開口,將禮部尚書直接懟上了。“如若不以禮相待,難不成冷飯冷菜的招待,讓滄溟傳出我們大夏待客不周的流言,以后周圍的國家,誰敢來我們大夏”禮部尚書不滿了。“臣覺得,戶部尚書說的有道理,禮部尚書說的也又道理,臣覺得,以禮待人,差不多也就得了,不用什么大興土木,現在我們工部負者鋪設水泥路的時,實在抽調不出多少人來,把以前的鴻臚寺番院收拾出來,讓他們住進去吧”顏如玉也有些不耐煩,這滄溟國真是找事情呢,如若陛下和世宗、先帝一樣,一等其他國家來大夏,就修建新的大使院,他就真得吐血了。戶部、刑部和吏部并未開口,這件事和他們三部并未有直接的關系,倒是禮部、戶部、工部以及鴻臚寺這四部,參與得最深,想想,現在國家正鋪設水泥路,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好事是好事,可是戶部的銀子根本就不夠花啊,陳敏現在恨不得一分銀子做兩分花了,滄溟國來大夏,對陳敏來說,可不是好事。還有工部,工部得負責滄溟國使者的衣食住行,現在修水泥路需要工部的人、海番院負責西洋的船隊需要工部的人,制造火&槍的火&槍局需要工部的人、冶煉鋼鐵的鋼鐵局依舊需要工部的人,工部的人最多,可是也最忙,那里有那么多閑工夫。至于禮部,倒是最希望滄溟國來人的,六部中,禮部最清閑,平日只負責祭祀這樣的典禮,滄溟國來人,對于他們來說,才是顯露頭角的時候,所以禮部尚書是最贊成的。還一個贊成的就是鴻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