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5
書迷正在閱讀:八竿子打著你、她超有錢、六零年代養兒記、思緒萬千、總有人想攻略朕、元帥攻略指南/我養你啊、請不要窺探我的百寶袋、劍囚、欠債還屁股(H)、呦呦鹿鳴
環已經出不去了。不過隨即想了想,三叔倒是釋然了,反正他出不去了,自己必然還要再進來一次帶他走,那就沒有必要急著出去了。此時解連環就往墓室的深處走去,他也起來跟了上去,兩個人走到巨大的鐵缸面前。三叔停下來走近鐵缸察看,而解連環似乎沒有興趣,徑直繞了過去。鐵缸重量有五噸以上,上面浮雕著大量的銘文,應該是一種祭器,缸足已經壓入地下的青磚,缸中空空如也,但是缸的底部有一突起的魚身樣子的雕刻,不知道何用。三叔想仔細看看上面的銘文,有沒有自己認識的字,忽然就聽到解連環驚呼了一聲。他轉頭一看,原來解連環已經走到了墓室的盡頭,解連環的手電光照出了一座三階棺床,上面有一只巨大的黑色雕花棺槨。那棺槨幾乎高到解連環的胸口,黑得非常刺眼。棺槨表面似乎打過光上了清漆,亮得很不自然,上面的雕花淺但是非常鮮明,大約是大量的鳥篆文字。而解連環可能突然看到棺材,有點害怕,正在朝后退。這棺槨氣勢非凡,霸氣十足,應該就是墓主的棺槨了,不知道里面葬的是誰。三叔閱棺無數,不說普通的紅木稗子木,整塊沉香木做的棺槨,都有幸見過一回,但是像這里這具黑棺槨,他卻看不出是什么材質的。他頓時好奇心起,繞過鐵缸便走了過去。走到解連環身后,他看得更加清楚,棺床用的是黃漿磚,壘成蓮花圓盤形。棺床之后是一塊照壁,上面寫滿了文字,估計是墓志,寫的應該是墓主人生平,不過三叔掃了一眼后,就感覺后背發涼,注意力給那只黑色棺材吸引住了,同時他也知道了為什么解連環會嚇得后退。因為這只巨大的黑棺上,竟然躺著一個“人”。第十七章哨子棺三叔的手電照向棺材,看到那“人”的一瞬間,他幾乎起了一身的褶子,頭皮都麻了起來,自己也下意識地就往后退了回來,把手里的刀翻了出來。不是三叔膽子小,而是這情形實在古怪。在這么隱秘的古墓之中,竟然有“人”躺在棺材的上面,突然看到,任誰也得抖幾下。這一嚇的工夫,解連環也退到了三叔的身邊了,他想必從來沒在斗里出過事,嚇得連臉色都變了,退得也急,一腳就踩到了三叔的腳上。三叔給他踩得差點摔倒,不過這個時候,他就著手電光,看清楚了那棺材上的情形,原來是一場虛驚,棺材上面的人,是一具銅鑄的人俑,緊緊貼在黑棺之上。這銅人浮雕的造型很怪,行云留鬢,面貌夸張,有點像秦時的百戲俑,四肢猶如蟲足一般粗肥極短,最詭異的是那張嘴,不笑不怒,竟然是竭力張開的,好似在慘叫一般。三叔看著,心中立即就感覺到一股異樣,一般人都講究祥和安寧,而這鐵棺和銅人配在一起,說不出的陰邪古怪,很不對勁。這確實是墓主的棺槨嗎?他用手電往四周照了照,這墓室一目了然,再沒有其他的棺槨了,顯然如果這里是主墓室的話,這確實就應該是墓主的棺槨無疑了。三叔很相信自己的直覺,心中有點不安。為了看得仔細,他推開解連環走了過去,走近一看,更加的驚訝,發現這巨大黑棺居然是一只雕花的鐵棺,這個銅人似乎是后來加上去的裝飾品。更奇特的是,那銅人嘴巴的位置竟然從棺蓋上凹陷下去,使得棺蓋上出現了一個深孔,不知道有沒有穿透棺蓋,通到棺材的里面。不對!三叔看著就吸了口冷氣,接著他一下就記起了端倪,心里哎呀了一聲,心道糟糕。生鐵封棺,棺身帶孔,這一具棺材莫不是老底子老人們講的“哨子棺”?“哨子棺”還是解放前傳下來的說法,扯不到百代之前,三叔也是聽老頭子講的。據說那時候湘西一帶,有一路軍閥,手下有一批發斗的能人,為首的名叫張鹽城,此人據說是曹cao發丘將軍的后人,有神通,他的左手五個手指奇長無比,且幾乎等齊,能平地起丘,嘗土尋陵,盜墓功夫煞是了得。此軍閥跟孫中山北伐,張鹽城受命籌集軍餉,便以古法盜墓,一路北上,也不知道多少隱秘的古墓被他翻出來,名聲很大。當時湘西有“鹽城到,小鬼跳,閻王來了也改道”的說法,一方面人被神話,一方面也可知道張鹽城盜墓活動的猖獗。此人盜墓,有一套特別的套路,就是如遇到血煞陰邪之地啟出的棺槨,都會用牛血淋棺,觀察棺槨的反應,如果棺中有異響,則棺主可能尸變,士兵會將棺材拖出古墓暴曬后啟棺;如果棺中無異動,就要看棺材的表面,大部分情況,牛血不會凝結,順棺身流至棺底,這說明沒事情,開棺無恙。但是還有一種相當特別的情況,就是牛血淋上之后,猶如淋于沙石上一般,血液滲入棺身之內,這是比尸變還要不吉利的大兇之兆,這說明棺中的東西,可能不是人尸。棺中不是人尸,那是什么東西?答案是,無法言明的尸體。在中國,這種東西被統稱為妖。此時張鹽城便會命人就地掘坑,將妖棺沉于坑中,涂上泥漿后燒熔兵器,鐵水封棺,只在棺材的頂部,留下只容一只手通過的孔洞,等鐵水凝結,他就以單手入棺,探取棺中之物,相傳這就是他祖傳的發丘中郎將雙指探洞的絕技。而探洞之時,他會命人用三尺琵琶剪卡住自己的手臂,一邊將“叩把”拴于馬尾上,以便感覺不對,旁人可立即抽馬,馬受驚一跑,拉動機栝,鋒利無比的琵琶剪就會立即旋切,斷手保命。這樣處理的棺材,因為上面有一個孔,最后會變成個類似于巨大鐵哨子的東西,所以被人們稱為“哨子棺”。張鹽城一生用到這雙指探洞的功夫,據說也只有三次,全部都全臂而退,最好的一次,他從棺中取出的是一顆二十四香的金葡萄,只有臼齒大小,據說是藏于尸體口中的。張鹽城后來隨著軍閥混戰,下落不明,有人說他是投靠了革命,最后“文革”時候死在了收容所里,也有人說,他死在了皇姑屯??傊莻€神秘人物。關于他的傳說,老頭子們一般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真的有發丘絕技,雙指探洞是名不虛傳;另一種就認為張鹽城是一個騙子,利用了普通士兵對于棺材的迷信恐懼,將普通的棺材說成是妖棺,然后作秀,使得自己的地位得到抬高。事實如何,無人知曉。我爺爺倒是相信張鹽城是高人的,那是因為張鹽城鐵水封妖棺的做派,有一些側面的證據。據說解放前黃河改道的淤泥中就發現過一只和張鹽城所說類似的青銅棺,棺材的頂上確實有一個手臂粗細的孔,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