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
吸。他的身后是一片夜空,一輪模糊的淺月掛在空中,依稀可以看見兩顆星星。薛齊張開手臂,忽然向前,緊緊地抱住了徐揚。徐揚的身體先是一僵,隨即柔軟下來,他沒有站直,下顎正好抵在薛齊的肩上。薛齊不知這樣抱了多久,但徐揚沒有將他推開,于是他便繼續抱著他。兩人的胸口彼此起伏著,耳邊盡是對方的呼吸聲。薛齊低頭看見路燈將地面照出一片暖黃的燈光,燈光里有兩個斜斜的人影,他們的影子也緊緊地抱在一起。他忽然生出一種奇怪的念頭來,他覺得有些羨慕這對影子,這種羨慕尤其強烈,竟讓他有流淚的沖動——說不定影子可以比他們抱得更長久一些。過了一會兒,徐揚終于開口,他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溫和,卻帶著異于常人的鎮靜:“哥,沒有人跟出來,不用怕了?!?/br>薛齊回過神來,慢慢地松開他的手臂,一時間,胸口的暖意隨著徐揚的離開一起消散不見,只剩下還急速跳動著的心臟,以及隨之而來的,一陣孤寂的涼意。他真切地愛著徐揚,但徐揚只是當他害怕,所以才善意地抱抱他。薛齊是真的害怕,害怕得兩眼通紅,害怕得快要死了。但不論他有多怕,當下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保護徐揚……但徐揚或許不懂,因為他并不害怕。薛齊用力地吸了吸因恐懼而流下的鼻涕,看向徐揚的眼睛,卻見徐揚的眼里沒有一絲一毫的驚慌失措,他很平靜,平靜得幾乎不像一個活人……任何別人被跟蹤,被尾隨,都會感到恐懼吧,但為什么他一點反應都沒有?徐揚從隨身攜帶的無紡布購物袋里取出一包紙巾,友好地遞給薛齊,薛齊接了,狠狠地擦了擦鼻子。兩人繼續向前走,再過了兩條馬路,就到了徐揚的小區門口。薛齊將徐揚送到家樓下,揮手向他告別。但徐揚只走了幾步,又退了回來,有些猶豫地問道:“哥,需要我送你回去嗎?”薛齊大咧咧地笑了起來,說不用,隨即揮了揮手,將徐揚送進門里。但徐揚一走,薛齊的臉就立刻垮了下來,徐揚將他看成什么了,看成了膽小鬼嗎,竟然真的要送他回家?薛齊哭喪著一張臉,一步一步地向咨詢中心走去,他的車還停在那里。但路過那條幽暗的小道的時候,他打了個冷顫,轉身繞了一個大圈,也沒有走進去。看來徐揚是對的,他果真是個膽小鬼。但這位膽小鬼仍是堅持著,在第二天,第三天,以及在后續的好些天里,將徐揚送回家,不論徐揚是否愿意,也不論他是否害怕。就像一個知道自己宿命的戰士,即便知道自己會陣亡,也要上戰場一般。薛齊連著做了好幾天的噩夢,夢里盡是那條陰暗幽深的小道,與那片惡魔般的人影。但他只在固定的情節醒來,夢里徐揚被黑暗吞噬了——那便是他心中最深的恐懼。好在后面的那些天里,徐揚并非都那么晚下班,有時只有六點多,他們就出發了,有那么兩次,薛齊甚至去徐揚家坐了會兒,給他做了點飯。而那之后,薛齊再也沒有見到那個人影。就連大廈樓下的保安也說,再也沒有見到那個怪人了?;蛟S就是因為見了薛齊,他再也不敢出現了。在徐揚的堅持下,薛齊終于不能再送他回家了。☆、第五章有條件的愛(8)隨著又一陣冷空氣的來臨,天空飄起了細細的雪花,日子進入二月,學校準備放寒假了。就在此時,林智超終止咨詢,乖乖回學校上課去了。在打了大半個月的游戲后,林智超終于認識到自己不是這塊料,隨后他又不甘地做了幾天作家夢,但這次更快且更干脆地放棄了。之后他將自己關在房里看了幾天書,幾天后,他一聲不吭地背上書包,上學去了。仿佛他在一夜之間意識到自我欺騙是件多么耗費時間又無用的事情,再也不愿玩蝸牛游戲了。在倒數第二次咨詢中,林智超看起來特別的脆弱與無助,他真誠地問了徐揚一個問題:“你說我以后能干什么呢?”他對未來感到十分迷茫,從小到大,他的父母只告訴他要用功念書,卻沒有告訴他用功念書是為了什么。再過一年他就要高考了,要為擇業做出第一個選擇,挑選他想去的院校和想念的專業。但他一點兒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在他的概念里,人生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高考而一搏,高考即是他的終點……而高考過后,是一片空白。即便是一直為他做主的父母,這時也沒有了主意,只民主地告訴他,選你自己想選的吧。“我怎么知道我想做什么呢?”林智超激動地說,“我連這些職業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這些專業在我面前只是一堆名詞,怎么能用隨便打鉤的方式決定我的將來呢?”說著,說著他垂下臉來:“我真的不知道以后該干什么?!?/br>徐揚靜靜地看著他,過了會兒才說:“這的確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或許沒有人知道答案?!?/br>林智超驚訝地抬起臉來,這是第一次他人沒有給予意見,而是直接告訴他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徐揚說:“許多人在你的年紀已經有了想要從事的專業,也有許多人像你一樣感到迷?!徽摤F在有沒有特定的目標,都不能保證現在的選擇就一定是對的,也有很多人會在將來為現在的選擇感到后悔……是這樣吧?”林智超點了點頭,實際上他的父母也常在家里抱怨擇錯了業。“你知道人為什么要讀書嗎?”徐揚突然發問。“是為了……獲取知識!”林智超勉強回答。“這只是一方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給自己留有選擇的機會?!?/br>“給自己選擇的機會……”林智超機械地重復了一遍,然后沉默了。但徐揚知道他已經聽進去了。這年頭很少有人讀書是為了知識本身,也并非知識一定能夠改變命運,實際上沒有什么是與什么有必然聯系的……但讀書在大眾的認知內,大體是好的。且不說現在的社會規則是否公平合理,但既然現狀是這樣,與其與之奮力抗爭,不如順流而行。在這個文憑并不是一切,卻是有力的敲門磚的年代,如果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不如先努力找到一塊敲門磚,以后再慢慢地看敲哪扇門吧。徐揚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等下次林智超來咨詢的時候,他顯得平靜了許多,他向徐揚展示了他未來兩個月的計劃——他會花幾天時間,在家把落下的課程好好補補,跟著回學校去考考期末考試,然后根據考試的成績,在寒假里好好努力,他要在一個寒假里把之前浪費的所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