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的宮人,還有東宮侍衛統領柳觀硯隨行護駕。 柳觀硯倒從未見過哪家姑娘,包括皇城內的幾位公主,面對自家殿下時是如此的熟稔從容。 他只覺這位嘉寧縣主,當真是個妙人,不覺笑了聲。 徐婉寧聞聲看過去,柳觀硯瀟灑俊朗,自有一番不同于謝庭軒,但又完全不輸的風度。 她頷首:“柳統領?!?/br> 柳觀硯便贊道:“真是巾幗不讓須眉,縣主的箭法,比軍中諸多射手都要強出許多?!?/br> “觀硯說的不錯?!笔拸那樯鹾?。 他依次拿起幾案上放著的弓掂了掂,都嫌太夠輕巧,便將就著選了個相對較強的。 “看好了?!毙焱駥幈懵犑拸?。 她素日見他,總是沉穩持重的樣子,此時彎弓搭箭行云流水,長腿寬肩氣勢如虹,眨眼間便連射三箭,箭箭正中靶心。 步安歌的齊射功夫是輔國公親自教授,比徐婉寧要強一些。 現在也看的驚嘆不已,與徐婉寧悄聲道:“以往父親總說太子殿下勇冠三軍,沒想到......竟是真的?!?/br> 步安歌的意思,倒不是說蕭彧看著弱不禁風。 而是這位殿下公務繁忙,每每出現也都金尊玉貴天容難犯,實在難以和軍中那些摳腳大漢聯系到一起。 徐婉寧也看呆了。 她便要舉箭再射,以發泄自己被蕭彧箭箭命中所帶起來的贊嘆激動。 正興沖沖的,額上便被敲了一記。 是蕭彧。 “急什么,循序漸進?!笔拸址愿廊藢⒓信步诵骸伴_始吧?!?/br> 徐婉寧這次再射,命中紅心的概率便大了許多。 蕭彧沒有在公主府留太久。 他實在是太忙了,說是騰出一日的空,滿打滿算不能超過兩個時辰。 走前留下話:“最近字練的不錯,每日可再多加五張,箭術也要勤習,秋獵時,孤可要好好瞧瞧成效?!?/br> 徐婉寧應了自是不提。 蕭彧來時沒有驚動人,走時也不讓人送。 看著那主仆三人離開,步安歌贊嘆道:“阿寧,太子殿下對你可真好?!?/br> 與此同時, 四喜也對蕭彧道:“嘉寧縣主心性上佳,定然不會辜負殿下的期望?!?/br> 蕭彧搖頭失笑。 他對小表妹其實沒什么期望。 期望這個詞太沉重了。 要真要說,她能安樂無憂的生活一世,便足夠了。 倒是柳觀硯,想起自家殿下和嘉寧縣主相處的樣子,不覺莞爾:“臣家里的二叔,平日總要問及堂弟、堂妹們的功課,臣倒覺得,殿下對嘉寧縣主,頗有相通之處?!?/br> 蕭彧側首看他:“觀硯是說,孤將嘉寧當女兒養?” 柳觀硯笑著拱手:“臣可沒這個意思,不過長兄為父,嘉寧縣主沒有親生兄長,殿下乃是嫡親的表兄,臣只是看嘉寧縣主對殿下頗為濡慕,有感而發?!?/br> 蕭彧唇角微翹。 養女兒什么感覺,他并不知曉。 但小表妹小他七歲,倒的確還是個孩子。 他自己幼年時便要被迫養蓄心機,才能熬到jian妃被戮父皇登基。 種種艱辛,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天真尤在的時候,蕭彧也曾求過神佛,能否賜他一個強大的守護神。 守護神并未出現,所以有了今日令百官俯首的太子殿下。 小表妹的境遇,蕭彧自認與他當初并無二致。 他能讓她輕松恣意的長大,何樂而不為。 與此同時, 竟覺自己枯燥沉悶生活,竟也難得多了些鮮活氣。 徐婉寧每隔幾天,便要規整的寫一篇大字,請太子表兄攬閱。 有蕭彧的指點,她的字進步很快,現在拿出去,也頗能見人了。 其實,徐婉寧在治好原主留下的暗疾后,曾停過給蕭彧寫信的事。 蕭彧實在是個太有魅力的人,而她又不真是十三歲的小姑娘,真怕自己天長日久的想什么不該想的。 若是在現在,遇到蕭彧這樣的人,徐婉寧沒準就...... 可是這個時代,蕭彧一國儲君,將來更會君臨天下,后宮中還不知要塞多少女人。 徐婉寧受過的教育,讓她無法甘愿和一群女人共享一個夫君。 所以,還是保持安全距離的好。 可是,倒是蕭彧來信問詢她功課。 還教導她不得半途而廢,難得的嚴厲。 徐婉寧面對蕭·太子殿下·家庭教師·彧,只得繼續定期被指導功課。 現在,被指點的,又多了個箭術。 日子久了,徐婉寧也習慣了。 習慣多了個兄長,將自己代入meimei的角色,倒也沒出什么岔子。 八月初,徐婉寧接到了江寧伯府的帖子。 江寧伯府老夫人此次的壽宴,是準備要大辦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初十。 徐婉寧興致勃勃。 在捎往東宮查閱的字帖中,就問萬能的表兄殿下,可有身手好的宮女,借來一用。 這個時代,階層劃分極其明確且穩固。 窮文富武,更不要說會武藝的女子,便是徐婉寧身份銀錢都不缺,短時間內也無法尋著合適的。 次日,四喜公公就來了。 他帶來了一個和拂冬差不多年紀的少女,樣貌英氣,只說是太子殿下賜的婢女。 等送走四喜公公,徐婉寧拆了蕭彧的來信看。 他一如既往的點評了她字跡的不足之處,末了多說了一句:“人手不夠,可再來問孤要?!?/br> 徐婉寧看著信上一筆鐵畫銀鉤,說不感動是假的。 他都不問她做什么,就直接送了人來,而且還允她后續可再得幫助。 過往的生命中,能這么待她的,也只有前世時的爺爺了。 徐婉寧卻不知,蕭彧閱人無數,眼神何其毒辣。 他當然不會輕易與人信任與寵愛,但小表妹連素有齷齪的謝家姑娘都肯搭救,面冷心熱赤誠動人,便自信她絕不會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 徐婉寧感激蕭彧幫忙,便要回報一二。 她叫來呂姑姑,讓其每個月往慈濟院投的銀子,再漲一成,從自己私人庫房出。 慈濟院,是大魏用來收留鰥寡孤獨的地方。 類似于孤兒院與老人院的合體。 這不是徐婉寧第一次往里投錢。 她投第一筆銀子,是從三房將公主娘的銀錢首飾要回來的時候。 三房占公主娘的好處,是極大的一筆數目。 徐婉寧要回來不是小氣,只是為了出一口氣。 平白養著一堆不知感恩的吸血蟲? 她又不是圣母。 不過東西要回來了,徐婉寧也不準備再用,能折銀子的都折了。 好大一筆銀子。 因當時蕭彧正主理戶部,且碰上南方大水災,徐婉寧便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