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
任鴻臚寺卿多年,接見過各國使臣,能夠在西域諸國中游刃有余。他的學習能力也是非常好的,想當初他也是傳臚出身啊,鴻臚寺少卿就是個普通二甲進士。 陛下把此事交給他,是對他托付了極大的信任,陛下覺得別人的能力都不夠,鴻臚寺里終究陛下信任的還是只有本官啊。 唐大人一想到此處,立刻心潮澎湃,建功立業,封王拜相,誰又能免俗呢? 他想到之前陛下還讓他寫下每日游記,本來唐大人是想著這游記當然是興之所至最是為妙。 豈不聞:文生于情有春氣,興之所至無古人。 但是當他懂了陛下的偉大用意的時候。他就對這項工作,他就對每日游記不那么反對抵觸了。想想日后陛下收復西域,而史官想要了解這段歷史,那時他就可以掏出一本厚厚的每日游記。 史官取材,盡出于我筆。 那排面。 唐大人不禁浮想聯翩。 【系統消息:明君值 200】 趙昭看向一旁正批復奏折的荀知簡,水光瀲滟的桃花眼中眼神不善,神色陰晴不定。 作者有話要說: 趙昭:寡人懷疑是那個小白臉和荀卿 作者菌:吃瓜jpg. 改了錯別字,文中加了幾句話,通順點 比心心 這是一更,一小時后二更掉落(補充:也可能半夜) 昭昭的臉都腫了,作者菌不立fg ☆、道士出場(新) 洛京皇城, 甘露殿內。 聽著不時響起的系統消息, 看著系統面板上明君值一再增長。 趙昭熟練地捂住心口,又被捅刀了。是誰?! 寡人今天剛剛送走了那個跳得很歡的鴻臚寺卿,怎么竟還有逆臣在此時此刻有膽量來背刺寡人? 趙昭首先排除的就是鴻臚寺卿唐卿家, 趙昭布置在最后頁的任務, 可是充分還原了當年她畢業論文時候的經歷, 務必要讓唐卿家一路上過得十分充實,除了必要的休息時間,每時每刻都在學習接受新知識, 務必讓唐卿家每天都能給她提供昏君值。 比如唐卿到達一座城市, 需繪制地圖,在地圖上標明人口, 風俗與友好度, 沿途遇上的水流要標出水流方向和具體的流速。地圖要用成比例的等高線繪制。至于什么是等高線,唐寺卿需要按著趙昭給的書籍自己學習。每日游記必須寫, 每過一月就搞個總結,對比一下大楚國情風俗與沿途小國部落的異同, 寫一萬字論文。 這樣的重壓之下,趙昭堅信唐卿絕不可能給她提供明君值。 可是,究竟是誰在背刺寡人? 排除了唐卿之后,趙昭心中仍有很多懷疑對象。 趙昭一雙多情的桃花目中燃燒著怒火,一手支頤,擺成了思考者的造型,難道是荀卿? 寡人對荀卿太過于看重, 荀卿無以為報,只能捅寡人一刀。 趙昭忽然又想起了一人,目光一頓,早上遇到的那個崔家子他也很有嫌疑啊。 為了及時去翰林院點卯,在街上狂奔的景象讓趙昭不由得想到了她當初經歷的大學早課點名、公司早上需要及時打卡,每天早上都是充滿了激情與力量地奔跑著。 推己及人,趙昭忍不住就心軟了一下,讓禁衛軍送他一程。 趙昭很是心痛,難道說寡人關愛一下臣子也會被背刺嗎? 趙昭的目光冷了下來,那就休要怪寡人無情無義了! 但是,荀卿還是崔家子,誰才是今日明君值的來源? 趙昭不會污蔑任何一個對寡人忠心耿耿的臣子,但也絕不會放過一個給寡人增加明君值的逆臣。 趙昭記得前世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認真二字。 這幾百個明君值趙昭覺得不能夠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放過,一時的放縱,會讓更多的明君值出現。 趙昭顰眉,她要秉承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理念,認真分析荀卿和崔家子之間誰最有可能給寡人明君值,然后把他安排上。 許是趙昭的目光太熱烈了,荀知簡忽然就抬頭往趙昭那里望了一眼,四目相對,靜默無言。 荀知簡后知后覺地發現可能是陛下故意看他的,荀知簡想了想,難道是因為陛下即將創立秘書處,日后奏折都會交給秘書處一起看,所以才一直看我嗎? 荀知簡朝趙昭溫柔一笑,陛下,臣不需要安慰,臣一定要更加努力地替陛下批復奏折。 【系統消息:明君值 20】 趙昭目光冷淡,桃花眼微瞇,原來果然是你!荀卿,你辜負了寡人對你的一篇期許之情。 趙昭閉目,深呼吸了兩下,這才睜開眼睛,說道:“荀卿,太傅那里的掃盲防騙科普活動在民間進行得如何了?” 等到百姓們都不會被假道士的把戲坑到的時候,趙昭就能正式開始她的表演,封侯,賜金,讓民間物議沸騰,讓朝堂上眾臣失望,收獲一大筆昏君值。 就是,要是能夠來個不會煉丹的道士就好了。 趙昭慫不啦嘰地捧著自己的臉蛋想著,到時候自己該怎么悄無聲息地把道士練的丹藥給扔掉? 寡人還沒有湊夠昏君值,還不想金屬中毒,英年早逝啊。 明州府,清平縣的一座無名山上,有一座道觀,年歲久遠的門上掛了一塊歪歪斜斜的匾額——無為觀。 無為觀的丹房內,一個扎著兩只羊角辮子,年紀約莫在十歲左右的小道姑正看著煉丹爐,問道:“師兄,這次的丹藥能成功嗎?可別又炸了?!?/br> 大約十四五歲的師兄拎著她的衣領把人拉回來一點:“香香,不要離丹爐太近,丹爐會炸?!?/br> 小道姑香香仰頭問道:“師兄,為什么丹爐老是會炸?” 師兄回答道:“不知道,但是,按著師父和我多次炸爐的經驗,應該和加進去木炭的多少有關,木炭不能比硝石太多,否則就會炸丹爐?!?/br> 小道姑香香認真思考了一下說道:“師兄還記得這次放了幾兩硝石、幾兩木炭嗎?我去拿紙筆給師兄記下來。這樣看看炸丹爐的效果對比,就知道該怎樣避免了?!?/br> 十四五歲的少年目似朗星,聞言哈哈大笑:“香香怎么可以這么聰明?!?/br> 小道姑香香扁著嘴回道:“因為我們窮。炸一次丹爐,就要吃一個月的素。香香想吃大雞腿,想吃烤鴨?!?/br> 陸衍之屈指彈了一下香香的額頭:“就知道吃?!?/br> 香香扁嘴欲哭,陸衍之說道:“走吧,和師父說一聲,我們下山去買些吃的?!?/br> 下山后,陸衍之看到鎮上多了不少穿著道袍的人。 香香扯了扯師兄的袖子:“師兄,難道最近有什么論道大會嗎?怎么這么多人?” 賣烤鴨的大嬸認得香香和陸衍之,知道他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