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2
沒能拔開這瓶塞,鎮定了許久才倒出一顆丹藥服下。那丹藥入口即化,身體里的靈氣立刻充盈了起來。這般厲害的丹藥不知作價幾許?“這可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备≡瓶匆娔堑に庉p笑了一聲,“你可要小心收好?!?/br>“是?!庇苇偩霉Ь袋c頭,又對著五味子拱手道,“多謝掌教?!?/br>“謝他做什么?”半夏子沉聲道,“他不過是為了得到你手中的天運山河印而已?!?/br>游瓊久一時怔愣,過了好一會兒才回答道,“這也是要謝的?!?/br>“哈哈哈,浮云道友,你可有心將此弟子送到我儒門門下?”五味子忍不住笑了起來,看向浮云問道,“貧道覺得,他與我儒門有緣?!?/br>“巧了,我覺得他與我云乘仙宗也有大大的緣分?!备≡瓢朦c不讓。“游瓊久,你如何得知這天運山河印的口訣和手法?”半夏子見這幾人自顧自說話,按下心中怒氣,淡淡問道。“師弟,你這是何意?”五味子皺眉道。“呵,師兄,就算要裝樣子,你也該搞清楚事情的本質?!卑胂淖涌粗逦蹲拥难凵癯錆M了敵意,“以祖師爺的為人,他就算留下天運山河印,也不可能將手法和口訣流傳下來。手法和口訣只有我們儒門嫡傳才能得知一二。此人使用我儒門至寶,命令我儒門弟子,光是這一點,便足夠將他細細拷問。若人人如他,祖師爺創下來的這儒門豈不是如同兒戲一般?”“這……”五味子一時說不出話來了。就算是游瓊久擁有天運山河印,他也沒有使用的資格。除非,他成為儒門弟子!“浮云道友,不是我與你搶弟子,實在是此事不合規矩?!蔽逦蹲涌聪蚋≡瓶嘈Φ?,“天運山河印之事并非我一人能定,游瓊久既然使用了它,就只能入我儒門!不然仙界……”浮云的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他當然明白五味子的意思。若是游瓊久只是一個普通弟子,哪怕是十大真傳,浮云將他送到儒門也并非難事??墒?,游瓊久還是天問宗的長老,也是他們云乘仙宗和天問宗一直保持良好關系的紐帶。就算浮云再瞎,也知道游瓊久此人還有許多秘密。而這些秘密,說不定就是云乘仙宗的機遇。就算到了儒門,誰又能保證游瓊久的生命安全呢?儒門之中,未必沒有半夏子的人在,只要找到那么一丁點機會,游瓊久恐怕就會身死道消!“此事,還是要問問他自己?!备≡谱笏加蚁?,實在不知道如何在這么一堆破事之中找出個頭緒來。若是游瓊久真走了也好。這才化神期就弄出這么多事,若是等他修為再上去,恐怕他們云乘仙宗要永無寧日!“在下并無拜入儒門之意?!庇苇偩脠远ɑ卮鸬?。“師兄,你可別忘了,還有人看著你呢?!卑胂淖訉@個回答并不覺得奇怪,他只是適當提醒一下五味子注意一下才好。“交出天運山河印,我有辦法保你一命,也能讓你繼續當你的云乘仙宗弟子?!卑胂淖涌聪蛴苇偩?,臉上滿是勢在必得之色。游瓊久看著這兩人,一時難以抉擇。“他當然可以用天運山河??!”游瓊久眼前一亮,喜形于色,“重大哥!”重澤破空而出,站在游瓊久身前,微微朝著場上的三人拱手道,“你們無需欺負一個小孩子,若他沒有資格使用天運山河印,你們就更加沒有資格?!?/br>“你這是什么意思?”半夏子看見重澤,心中忽然升起一個不好的預感。和五味子對上,他有六成的把握拿到天運山河印,可是這個重澤一出來,他卻感受到了一股危機。“因為他是你們祖師爺最后的血脈傳人!”作者有話要說: 游瓊久【訕訕舉手】:重大哥,我不是最后的傳人,軒轅皇朝那里應該還有幾個!重澤【笑】:我不承認,他們誰算?任去留【嘆氣】:小澤怎么說就怎么是了。第112章他幾乎和游瓊久長得一模一樣重澤此話一出,頓時場上的人靜默了下來。游瓊久面上毫無表情,看上去好像是因為秘密被說出來太過驚訝一般,但心中作何感想,大概只有他和重澤自己知道了。浮云原本倒是有些想要說話來著,但聽見重澤這么一說,頓時將準備好的話統統咽了下去。這分明已經是儒門內部的事情了,他現在再說話就有些不合時宜了。也罷。重澤既然來了,游瓊久這邊的事情估計也由他接手。實話說,浮云對游瓊久的看重并非在于游瓊久這個人,而是游瓊久身后代表的關系。游瓊久在云乘仙宗的時間并不多,名義上雖是云乘仙宗弟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游瓊久到底是哪個宗門的?而游瓊久的師父云游子則不同,正兒八經的云乘仙宗出身,對宗門的歸屬感也十分深厚,這才是值得云乘仙宗培養的弟子。浮云子所以會出來為游瓊久撐腰,或多或少也是表明了自己對云游子的態度。云游子重情義,這一點其實是不適合當一門之主的。但這確是一個當大長老的好人選。作為一派掌教,過于理智會讓門人覺得高不可攀,徒有敬畏之心無友愛之意。那么一個重情重義的大長老無疑會將這種不好的印象給拉回來。不等浮云想完,半夏子率先打破了沉默。“不可能,祖師爺一生兒女盡亡,怎么會……”說著,半夏子自己都說不下去了。任去留以凡人之身古稀之齡步入修真界,氣運之強可見一斑。而上天給了你這樣的本事和資質,其他方面自然就不會太好。任去留少年之時父母雙亡,由宗族養大。青年之時妻子病逝,無兒無女,他沒有家庭牽掛,所以才能一心為了自家的國家奉獻。等到他年邁之時,才回到宗族,享受一個老年人應有的待遇。只可惜,到了他退隱歸山之時,才是任去留一生波瀾壯闊的開始。任家在皇帝打壓之下一蹶不振,血脈也越發的稀薄。就算后來任去留找到了那么一兩個,也統統都是毫無靈根的凡人。這個時候,任去留自然不會去打擾族人的安寧。而儒門之人,也遵照著任去留的想法,沒有引任家人如儒門。若真有任家子弟進入儒門,哪怕他只有一丁點的靈根,儒門上下也肯定是用最高待遇供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