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8
又給了多余的錢讓楊氏給他們母子多置辦一些吃穿上的東西。 梅香如今雖然不缺這二兩銀子,也表達了自己的敬意和感謝。 因天氣太熱,吃的東西預備多了也不好。楊氏一次沒有買那么多,隔個兩三天送一些東西過來。有時候是兩條鯽魚,有時候是二斤豬腿,或者是其他產婦能吃的東西。 除了吃食,楊氏和紅蓮輪著來幫助梅香照顧孩子。張mama要cao持家務,細月要帶青蓮,梅香一個人帶孩子不免有些吃力,有楊氏和紅蓮來幫忙,至少白天的時候,梅香能輕松很多,時常能補個覺。若是日夜都帶孩子,那才熬人呢! 葉氏見楊氏和紅蓮過來,她是娘家人,倒不好再每天過來,怕人家說婆家人照顧不精心。 泰和的洗三悄悄辦的,就家里這些人。 這是黃茂林和梅香商議后的結果,如今外頭人才遭了災。雖說下了場雨,但今年的收成畢竟要比往年差上很多。且這一場雨過后,還不知道后面會不會繼續干旱呢。 這個時候,黃家不宜太打眼。 他們二人決定的事情,不管是黃炎夏還是葉氏,都不去干涉。 小泰和能吃能睡,也不怎么鬧人。天氣有些炎熱,梅香雖然坐月子有些辛苦,但孩子乖巧,也能少受很多罪。 等到泰和滿月的時候,已經接近了伏天尾聲。泰和的滿月禮仍舊辦得很低調,只請了親近的一些人,族人和街坊都沒有請。 葉氏給小外孫送了厚厚的滿月禮,還給泰和打了個小金鎖。明盛和明朗都抽了一天的工夫回來,慶祝小外甥彌月之喜。 一個月的小泰和長得白白胖胖,天庭飽滿,看著就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黃茂林和梅香詢問過黃知事,黃知事也說這孩子五行齊全,命里帶福,一輩子順風順水,不用發愁。 夫妻二人非常高興,也沒有給泰和另外再取大名,直接用了一個泰字,大名黃庭泰。 辦完了泰和的滿月禮,梅香終于恢復了可以天天洗澡的日子。這一個月可把她熬壞了,總感覺自己身上臭烘烘的。 泰和的作息日漸規律,梅香讓楊氏和紅蓮不必再過來幫忙,她自己一個人能忙得過來。 旱情有所緩解,明朗那邊終于松了口氣。他才上任,就遇到這樣的大事,整日忙碌也就罷了,最擔心的是怕顆粒無收。 而且,旱災過后容易出現洪澇,這一旱一澇,百姓就要遭殃了。 經過一陣子的精心伺候,田里的禾苗救下了許多,那些連根都死掉了的,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葉氏母女兩個總是單獨住在平安鎮,明朗兄弟二人非常不放心。姐夫事情多,jiejie要帶孩子,就算長了八只眼也照看不過來。 兄弟二人把手里所有的錢財歸籠到一起,與葉氏商議之后,準備在縣城里置辦一棟房子。 葉氏把手里所有的存銀也拿了出來,玉茗也把自己這幾年店鋪和學堂里的租金都拿了出來。 從嫁到韓家,玉茗也沒有什么花錢的地方。學堂和店鋪一年有近二十兩銀子,玉茗全部拿了出來,包括她的嫁妝,合起來有不少錢呢! 眾人都非常吃驚,葉氏連忙攔住玉茗,“咱們家買房子,豈能讓兒媳婦掏嫁妝補貼?!?/br> 明朗也不同意,玉茗笑著勸解眾人,“為著官人補這個縣丞,阿娘掏空了家底。我沾光做了縣丞太太,出這些錢算什么??偛荒苷f我只跟著拿好處卻不肯出力,世上豈能有這樣的便宜事。我這年年都有的,清溪和登哥兒都小,暫時又花不著錢,二叔年底要娶親,meimei要出閣,索性咱們就買個大一些的宅子,省得以后再換?!?/br> 反復說勸,葉氏和明朗才接下了這銀子。 眾人一起,湊了好幾百兩銀子。有了錢,葉氏心里就有了底。她帶著玉茗一起,看了好幾處地方,最后定下了一套四進的宅院,花了三百多兩銀子! 宅院東邊帶了個大花園子,西邊也是前后四進,只是比正院略微窄一些。 買過了房子之后,葉氏就準備搬家,但她又萬分舍不得大女兒。 作者有話要說: 親們周末好! 第113章 話別離茂林吃醋 這么多年以來, 葉氏習慣了大女兒就在自己身邊,這仿佛是她最堅強的后盾,隨時能推她一把。 這幾年女兒搬到鎮上后, 母女倆雖說不在一個院子里住著, 幾乎天天沒有斷了來往,葉氏也習慣了家里有大事時問詢一下大女兒的意見,不像別人家,只把出了門的姑奶奶當做客人, 家里的事情再不許沾手。 梅香又何嘗不是呢, 出閣之前,她與葉氏是母女、是至交、是彼此的臂膀。成婚之后, 無論是她生育、搬家還是撫養孩子,每一件事情都少不了葉氏的參加。 正是因為有葉氏的照看,才彌補了梅香沒有親婆母幫襯的缺憾。 雖然心里早就做好了準備, 知道娘家人遲早要搬到縣里去, 等到這一天來的時候,梅香依舊惆悵萬千。 葉氏的行李收拾了一半兒,跑過來看大女兒, 母女倆坐在屋里一起說話。 梅香主動問葉氏,“阿娘,行李都收拾好了?” 葉氏搖頭,“還差一些, 只把一些細軟帶走, 粗笨的東西一樣不帶,逢年過節我們還要回來呢。等你弟弟們都成了親, 若是我在縣城住不習慣,我也可以回來住?!?/br> 梅香笑了, “怎么會不習慣,阿娘去了縣城,是縣丞大人家的親娘,除了縣太爺家的女眷,滿縣城的婦人都來奉承您,換做是我,我就賴在那里不走了,整天聽人吹捧,日子快活著呢!” 葉氏也被逗笑了,笑過之后又悄悄問梅香,“你們就打算一直在平安鎮住嗎?不想搬到縣里頭去?等孩子們大了,我說句不好聽的話,縣里的學堂也更好一些,孩子們說親事,能挑的人家也更多?!?/br> 梅香想了想,“阿娘先去,我們以后再說,這邊產業太多,一時半會走不開?!?/br> 葉氏點點頭,“我搬家容易,拎著個包袱就能走了,家里的油坊以后就托付給你了,你愿意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你若不想干,咱們就停了這份營生也行?!?/br> 梅香搖頭,“這是阿爹的心血,肯定不能停。阿娘只管去弟弟們那里,家里有我呢,我隔一陣子就把分紅送去給您?!?/br> 葉氏急忙搖頭,“那哪成,油坊給了你,以后就是你的了。我們一分力氣不出,怎么還能分錢!” 正說著,黃茂林回來了,在院子里聽了一耳朵,進門后先給葉氏問好,自己搬了個凳子坐在一邊。 “阿娘,油坊畢竟是韓家的產業,若被我們占了,會不會說出去不好聽?” 葉氏安慰女兒女婿,“不用怕,族里人如今都靠著你七爺爺的磚窯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