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
這樹還是你挑頭帶著茂林來尋的,我們都是跟著你發一筆小財呢?!?/br> 既然他這樣說,梅香就不客氣了,先拖了兩棵大樹,她覺得這樣太不劃算,又在每棵大樹上綁了一棵小樹,等于她一個人拖了兩大兩小。 黃茂忠看的瞠目結舌,天爺,這個弟妹也太能干了,讓他來拖,他最多也只能拖一大一小。 葉氏只能拖一棵大樹,但家里還有一棵大的呢,加起來就是四大兩小。 還剩下五棵大的,四棵小的,黃家四個男丁,全部拖走了。 葉氏路上與黃家人商議,“親家大伯,我也不懂木材的事兒,您是行家,還是要托您幫我一起賣了?!?/br> 黃炎斌點頭,“親家母放心,等我找好了買家,到時候你把東西送過去,一起脫手了?!?/br> 兩家說好之后,各自回家去了。 東西拖回家之后,兩家人都悄沒生息的沒往外透露一個字。葉氏仍舊帶著梅香每個集去賣菜和菜籽油,菜園里如今的菜豐盛的很,大白菜、白蘿卜、胡蘿卜、蒜苗...... 因近來雪天多,很多人家雖然種了菜,卻不愿意到鎮上去賣。葉氏母女二人堅持冒著風雪上街,時常能賣上好價格。 過了三五日,黃茂林帶來消息,黃炎斌找到了買主。 鎮上的木器行吃不下那么多,但他愿意先收了,然后轉給縣里。大的按五兩一棵,小的按半價。 黃炎斌知道對方壓了價,但也不得不脫手。一來,這東西值錢,留在手里時間久了會被人知曉,到時候惹來麻煩。二來,這種名貴的料子,可不是砍回來就能用的,中間還要經過浸泡、晾曬等許多環節。黃炎斌也沒處理過這種名貴料子,不敢輕易下手,只能按原木價來賣。 本就是意外之財,黃炎夏和葉氏都同意了。葉氏當天上午就帶著黃茂林和梅香一起,把木料拖到了黃炎斌家,對外說給梅香打嫁妝。 三日后,黃茂林送來了二十五兩銀子。葉氏把明盛和蘭香打發到廚房里吃零嘴,帶著梅香和明朗一起收了銀子。 梅香摸了摸銀子,開心地好懸沒飛起來,“阿娘,這真是二十五兩銀子??!咱們家的田地和油坊,忙碌一年也不一定能得這么多呢!” 葉氏點了點她的額頭,“家里又不缺你吃喝,怎地這樣財迷!” 梅香瞇著眼睛笑,“阿娘,銀子又不扎手,多攢些銀子,以后弟弟們去考試,可費錢了?!?/br> 明朗聽得心里愧疚不已,jiejie冒著危險進山,得了銀子,先想到的還是家里。 葉氏笑了,“這是你的功勞,怎么能都給家里。這樣,我做主了,分一半給你,算作你的嫁妝?!?/br> 梅香睜大了眼睛,看了眼黃茂林,頓時紅了臉,“阿娘,你說到哪里去了,什么嫁妝不嫁妝的,我去納鞋底了?!?/br> 說完,她丟下銀子就回房間去了。 葉氏笑得更深了,她之所以這樣說,其實是說給黃茂林聽的,或者說,她說給黃炎夏聽的。 這樹,是兩個孩子找到的,她分出一半給梅香做嫁妝,剩下的,就看黃炎夏怎么做了。 黃茂林在韓家混了一上午,前些日子下了場大雪,地面剛剛干透,又開始下了。菜園里的菜充足,西院里也有不少柴火了,東院里梅香前兒打了好幾缸油存在那里,還有一小桶芝麻油,夠用好些日子了。 葉氏攏了兩個火盆,西廂房放了一個,西耳房放一個。娘兒兩個做著針線,蘭香在一邊玩耍,黃茂林陪著說話,小花點躺在邊上。 果真如葉氏所想,黃茂林回家后,黃炎夏就側面打聽韓家的事情。 “你丈母娘忽然得了這筆銀子,她兩個兒子兩年讀書的費用都不用發愁了?!?/br> 黃茂林搖頭,“嬸子說了,分出一半給梅香做嫁妝呢?!?/br> 黃炎夏點了點頭,“你丈母娘是個明白人,這樣,咱們家這回得的銀子,我也分給你一半。這銀子,你自己收好,以后你就算買田置地,也是你自己的,和家里無關系?!?/br> 當日黃炎斌說只要一棵,黃炎夏又強行分給他一棵小的。二房剩下四大三小,共計是二十七兩五錢銀子。 楊氏插了一句嘴,“當家的,這,還沒分家呢?!?/br> 黃炎夏瞥了她一眼,“茂源,你記住了,以后你要是在外頭能找到來錢的路子,就算你和你大哥沒分家,你也可以留下一半,這是咱們家的老傳統。以前,你們大伯做木活兒,我磨豆腐,得了的銀錢都是交給家里一半,剩下的自己留下,以后你們兄弟也是一樣的。若都等著吃大鍋飯,最后一個二個都成了懶漢,誰還愿意干活,白等著吃兄弟的就是了?!?/br> 楊氏心里想了想,就算分給茂林一半,還剩下十三兩多呢,以后茂源也能得一些,遂不再說話。 黃茂林看了看黃炎夏,見他不像是試探自己,搓了搓手,“阿爹,兒子,兒子就謝過阿爹了?!?/br> 黃茂林得了十三兩七錢半銀子,加上自己頭先剩下的一兩多銀子,他忽然又有了十五兩銀子了。 本來空蕩蕩的錢匣子,頓時又充實了起來。 葉氏得了這筆銀子,把梅香關在了家里,暫時家里柴火夠用一陣子,先不進山了。 冬月中旬的一天,大房董氏忽然來報,小姑子韓氏生了個兒子,邀葉氏一起去送月禮。 葉氏早就準備好了,五十個雞蛋,一套小棉襖,再加一百文禮錢。她和韓氏關系平平,這樣的禮也夠了。 恰逢那天是集,雖然天冷,好在是個大晴天,葉氏一大早把梅香送到了鎮上,然后趕回來換了衣裳,帶上蘭香和大房二房一起往小姑子家去了,明朗兄弟二人都在家里讀書。 葉氏離開鎮上后,梅香就一個人在那里看攤子。 她在這里干了大半年了,來趕集的人都認識她,知道這是韓家油坊的那個丫頭,別看她長得細條條,說話細聲細氣斯文的很,聽說力氣賊大,等閑壯漢都不是她的對手。 而且,這丫頭的男人就在對面賣豆腐呢,和那巡街的張家黑小子還有交情,一般人也不敢來惹梅香。 黃茂林早上在面館吃了碗面,給梅香倒了一杯水過來,梅香怕喝多了要出恭,只拿著熱水暖手。 等賣完了豆腐,黃茂林過來陪著梅香。 冬日里,各家都把頭頂上的傘去了,今兒沒有風,太陽也足,倒是難得的好天氣,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 黃茂林問梅香,“我家里明兒要打糍粑,你喜不喜歡吃?我給你帶幾塊?!?/br> 梅香點了點頭,“我喜歡用油煎著吃,可我們家今年沒有種糯米呢,我阿娘說,明兒去和二伯家換一些?!?/br> 黃茂林被太陽曬的瞇起了眼,“去二伯家干甚呀,明兒我給你背幾十斤去,夠你們打一鍋的?!?/br> 梅香捂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