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0
爺,來個連中六元。 三代人里出了兩代連中六元的文曲星,這得是多大的榮光??!翻遍史書都找不出幾家呢! 但是后頭衛老太爺卻沒讓衛瑯接著科考,說他還是太年輕,得壓一壓。 沒多久他就辭官了,衛常謙支撐門庭,再后來就是去年他們一家子都回到了這小縣城。 衛常謙和衛夫人都問過老太爺,說什么時候讓衛瑯再下場呢? 衛家祖輩都是農家人,總不能好不容易改換了門庭,真的就這樣成了白身。 衛老太爺一直說不是時候,且在等等。 一直等到去年秋天皇帝下旨大開恩科了,衛老太爺才松了口,說是時候了。 衛瑯這才要下場了,他要準備的是今年八月的鄉試。 衛夫人對兒子很自豪很有信心的,但還是謙虛地道:“話是這么說,但是當父母的,哪有不cao心兒女的?雖然知道他天資高,又有老太爺看顧著,但就還是忍不住擔心。擔心他有沒有累到,有沒有吃好,唉……” 姜桃點頭說是的,“阿楊就在我隔壁住著,我一天都恨不能去看他八十回。但是又怕打擾他,所以才干脆白日都待在外頭?!?/br> 黃氏聽了她們聊了好一會兒,才搔頭道:“???原來你們都擔心這些啊,那咱們的情況還真不一樣?!?/br> 他們問黃氏情況怎么不一樣呢,黃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你們是不擔心孩子成績,只擔心他會累到自己。我是相反的,我不怕他累壞,我就怕他不肯學呢?!?/br> 秦子玉也是早就鉆進書房里了,不過他可沒有姜楊那么高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加上秦知縣衙門的瑣事也多,沒工夫看過他,他就只是看起來學的很認真,但是后來黃氏偶然去了一趟他書房,發現他桌子上四書五經下居然壓著畫本子…… 十幾歲的少年看的畫本子,那內容真的是香艷過頭了。 黃氏搶過來翻看了兩頁,老臉都羞紅了,秦子玉也害臊,但還是嘴硬說:“娘不懂,我學的困了靠這個提提神的。并不是玩物喪志了?!?/br> 黃氏信他才有鬼!誰家學子念書靠看春宮圖來提神??! 她又摸出了那一捆竹板子,秦子玉一見竹板子就發怵,屁股挨了兩下,他立刻把書房里藏其他玩樂東西的地方都供出來了,然后她再一搜,足足裝了兩籮筐。 之后黃氏沒事兒就拿著竹板子進秦子玉書房晃悠,這才看著他的學習效率一點一點高起來。 聽說黃氏又動手打了秦子玉,衛夫人都忍不住勸道:“我前頭和你說的不是那個意思,你家子玉雖然前頭做錯了事,但都十好幾的人了,你這樣打……有些不好?!?/br> 衛夫人說的委婉,姜桃怕黃氏理解不了,就幫著勸道:“雖然現在沒有哪家的大人不打孩子的,但沒有打那么大的孩子的。他也是要面子的,萬一真把他打急了,恐怕會傷了你們的母子情分?!?/br> 黃氏點點頭說:“你們勸的我都明白。但是自家孩子我知道,他身子底子好,打屁股瓣兒打不壞……我以后不會和他動手了?!?/br> 衛夫人和姜桃這才放下心來,又聽黃氏接著補充道:“除非他又不乖?!?/br> 得,她這是嘗到了武力管教的甜頭了。 其實黃氏還真是錯有錯著,秦子玉本質上是個欺軟怕硬的,不然之前他早就看不慣姜楊了,卻一直沒有搞小動作為難他——明明他是知縣公子,姜楊不過是個農家子。身份如此懸殊,他看不慣姜楊早就能發作了。 但是都知道姜楊天賦高,指不定哪天就鯉魚躍龍門了。他就一直忍著。 忍到姜楊身上帶了孝,三年不能下場了,他把藏了許久的嫉妒和怨恨發作出來。 黃氏現在硬氣起來了,說打就打,秦子玉還真就怕這個。大年初一被打了一頓,他乖了好些天,然后到了放榜那天他和姜柏起了矛盾,沒幾天把姜柏擠兌出了秀才先生的學堂。 想著姜楊的堂兄都被他料理了,姜家人也就那樣吧,并不是他想的那么可怕、不好惹,尾巴不自覺地又翹起來了。 然后又被他娘收拾了一次,骨頭就又給裝緊了。 他們三家的情況其實都不怎么一樣,但相同的都是當家長的想著孩子好的心情。 就在這樣三家人高度緊張的氛圍里,到了府試開考的時間了。 雖然之前姜楊和姜桃說府城離得不遠,也沒什么好玩的,說后頭去省城的時候她再去陪考。 但是話是這么說,姜桃哪里放心他一個人去府城呢? 還是想一道跟著去的。 她想跟,姜楊卻不想他去。 就像姜桃心疼他辛苦,想勸他多休息一樣,姜楊看著姜桃每天早晚在灶間燉藥膳湯,身上都帶著一股藥味兒,而且看著比他還緊張,晚上還要起夜兩次給他熱宵夜,也是同樣的心疼她,不想讓她來回奔波,想讓她趁著這段時間在家里歇一歇。 他說楚鶴榮正說在小縣城窩著沒勁兒,想和他一道去府城玩玩。 楚鶴榮和弟弟們都好的和親兄弟似的,身邊也有家丁小廝,既不缺錢又不缺伺候的人,但他也是個半大少年,人也有些不著調,還不如姜楊沉穩,姜桃依舊不放心。 后頭還是黃氏知道了,勸她說:“你家阿楊這是心疼你呢,我知道你不親自跟著去會擔心??赡阆胂?,你要是跟去了,就成了他擔心你了。咱們擔心也不妨礙什么,他們要下場的人分了心,結果可就不好說了?!?/br> 這話倒是把姜桃勸住了,她就只能多叮囑楚鶴榮兩句,說麻煩他了。 楚鶴榮也爽快,笑著說:“都是一家人,姑姑這么客氣做什么。我是個只知道玩的,但是我身邊有個老管家,很得用的。有他照料阿楊,你就放一百八十個心吧?!?/br> 他沒有說假話來寬姜桃的心,而是年頭上他回了家過年,楚家老太太看他在外頭待了那么一陣子,還真有了一些書卷氣,而且一點兒也不說外頭辛苦,還說自己過得很不錯。 楚家老太太不知道他是過得真挺好,想著雖然前頭送了一些人和吃穿用度給他,但在外頭的日子怎么可能有家里好呢? 楚鶴榮這么說,是真的讀了書,長大了,不想讓她cao心呢! 加上楚鶴翔去年年底突然沒了,老太太對楚鶴榮越發愛重,就把家里的老管家安排到了他身邊。 那真是個極會來事兒的人,照看了楚家上下幾十口人多年的,年紀大了才不想管那么多事兒了。反正有他照看著,楚鶴榮過得越發好了。 所以他才有信心,給姜桃打了包票,說一定能把姜楊照顧好。 姜桃聽說是楚家得力的管家,也總算放心一些,親自送了他們出城,而后就在家里等消息了。 此時已經是四月,她和黃氏合伙的繡坊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