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
那屋子書,其他兩房雖然都饞的跟什么似的,卻也都沒敢再提,只問老太爺說分了家以后他們的孩子還能不能去看書,老太爺沒正面回答,說以后那些書都讓楊哥兒管,你們以后同他打商量。 趙氏和周氏聞言就偷偷笑了起來。她們怕老太爺、老太太不假,但是她們不怕姜楊??!而且往后雖然是分了家,但是姜楊大部分時間都在城里,那書房不過是道普通的鎖,到時候她們撬了不就能進去了?想來姜楊知道了也鬧不出什么風波! 不過半個時辰,姜老太爺就把里正送出了姜家。 姜老太爺回來就和她們說都別愣著了,回屋歸置東西去啊,等過完年你們就該找地方去住了! 趙氏和周氏下子傻眼了。方才里正在的時候,老太爺沒提怎么分姜家這幾間屋子,大家伙兒就都以為老太爺的意思是雖田地錢財方面分了家,但還住在處的。 趙氏愣愣地說爹你說啥?啥搬出去???家里住的好好的,為啥要搬出去? 周氏也跟著道:“我們還想在爹娘面前盡孝呢!” 姜老太爺哼笑著說你們可拉倒吧,又說:“既是分了家哪里還有住在處的道理?這幾間屋子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楊哥兒他爹在世的時候翻新的,所以阿桃和楊哥兒他們住得,我和你們的娘也住得,你們卻是住不得的!你們真要想住,等我和你們的娘入了土,你們再來分罷!” 老太爺和老太太雖然都年過花甲了,但是在鄉間過得直算比較優渥,沒吃過什么苦頭,到現在身子骨比姜楊還硬朗呢,年到頭也不見生病。所以這房子少說十年,多說二十年,其他兩房是別想了。 說完話老太爺就拉著老太太走了。 趙氏和周氏也自知作為媳婦這種事插不上嘴了,只能各自去拉自己男人。 姜大很生氣,不過氣的不是老太爺,而是趙氏和姜柏。 他是姜家長子,雖然不如三弟有出息,但爹娘對他直也很看重的。如今倒好了,分家的時候根本沒說給他們大房多分些。等這消息傳出去,鄉親肯定要問,為啥姜家突然分家?又為啥對長子和長孫都沒有特別對待? 這問來問去的,先不說外人會不會知道實情,但肯定要說他這長子不孝順,忤逆了爹娘,才會落到這樣的后果! 所以姜大扒拉開了趙氏的手,沉著臉回屋生悶氣去了。 姜二倒是沒生氣,反倒還勸周氏,說你別想這么多了,爹說得沒錯。你和大嫂今天鬧得家宅不寧,爹已經氣得分了家,快別做旁的想頭了,不就是搬個住處嗎?這鄉間空的房子多得很,咱們有錢又有田,攢上攢,以后雇人來蓋新房也不是難事。 她這不勸還好,越勸周氏越急——她分家是為了給她的杰哥兒上學的,哪里來的銀錢蓋房子??! ………… 姜桃和姜楊沒有參與這場鬧劇,兩人只是待在屋里,開著窗戶聽消息。 雖沒聽到具體,但姜桃知道以二老對姜楊的偏心程度,肯定是不會委屈他的。 果然不久后老太太送來了屬于姜楊的那份田契和銀錢,趙氏和周氏又在外頭摔摔打打,故意弄出很大的聲響。 老太太說你們別管,是你們爺爺讓他們過完年就搬出去,她們心里有氣不敢發作,只能拿些小物件撒氣。 姜桃聞言就挑了挑眉,對老太爺這果決的氣勢很有些欣賞。 前天大房剛搞出下藥的事,他就能立刻想到他們的動機,給她定下婚期,想和把她這導火索摘出去。今天他看其他兩房在她確定馬上就要出嫁之后,也不安生,還要接著再鬧,他干脆不等她們提,自己就說了分家。且他也知道分了田地銀錢還不算,只有把其他兩房都從家里趕出去,才能確保姜楊往后的安全。 不愧是個家族的大家長,判斷力和行動力都很是驚人! 當然這份欣賞只是姜桃作為外人來看這件事的,若他真要是這老太爺的親孫女,那話就兩說了——誰會欣賞個偏心都偏到身子外頭的長輩???! 等老太太走后,姜桃就輕笑起來,道:“還是今日你那暈很有靈性,不然還少不得要再費些工夫?!?/br> 姜楊嘆息道:“暈是假的,摔倒卻是真的,想也是爺爺怕他們再對我不利,才說要分家的。爺爺對我的片苦心哪……” 姜桃笑了笑沒接話。在姜楊面前她并不想發表任何對老太爺和老太太的看法,因為對姜楊而言,她是手心,二老是手背,手心手背都是rou,若是他們起了齟齬,他夾在間只會左右為難。 姜楊又長長地呼出口氣,說事情總算塵埃落定了。年后其他兩房搬走,你出了嫁,我再和爺奶說聲,說平時在城里住的本也不方便,日后就和你起住,休沐的時候歸家。爺爺為了我連家都分了,想來這事也不會為難。 姜桃卻邊做針線,邊輕聲道:“還要收尾呢?!?/br> 說著她正好繡完了個圖案,拿起笸籮里的剪子剪掉了線頭,也不知道說的是手里的刺繡還是旁的。 第35章 鄉間沒有秘密,姜家突然分家的消息不過半天就不脛而走。 于是從這天開始姜家更熱鬧了,一直到大年三十之前還有人有意無意地經過姜家,想打聽其中的內幕呢。 趙氏和周氏都慪死了,外人雖不知道緣由,但已經開始說他們兩房多么多么不孝順,忤逆了爹娘,才讓姜老太爺氣的在年關前分家。 雖然吧,他們的猜想并沒有錯,但是被安上這樣的名聲,任誰都高興不起來。 況且他們也沒占到什么便宜,雖然得了田地和現銀,但老太爺限制她們搬家的日子近啊。說正月十五之后就讓他們搬。 算下來也是半個多月了,這樣短的時間怎么可能找得到好住處?總不見得真的在村子里隨便找一間荒屋吧。 而且趙氏和周氏還存著旁的心思,想住的近一些,方便她們等開了年姜楊去了學堂,好想法子偷偷進那書房的。 到時候她們也搬出去了,就算書房失竊了,她們也能推個干凈不是? 姜桃在分家后帶著兩個弟弟去給原身的爹娘上了墳,又在他們的墳前偷偷埋了一支原身最喜歡的發簪,算是給原身立了一個小小的衣冠冢。 從墳上回來后,姜桃就還是窩在自己屋里做刺繡,因為前頭已經做過帕子,她也不知道那些帕子賣出去沒有,她這次做的就是荷包和抹額。 自從分家之后,她也覺得松快不少,手下的速度不減反增,很快就繡好了兩個荷包。 姜楊一開始還勸她別做了,說得了爺奶分下來的那些銀錢,手頭的現錢就有一百多兩了,只要不是一下子在城里買下整間宅子,短期內都不用再為銀錢發愁的。 姜桃只說自己除了這個也不知道做什么,而且不用像之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