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
著連聲說好,但隨即又看到她面色發白,眼圈發紅,好像受了什么委屈一般。 店里的其他客人也注意到了這邊,再聯系之前姜桃說的那些話,客人們已經大開了腦洞,還以為是那年過五旬的掌柜的逼迫年輕的小姑娘做什么不法的勾當…… 掌柜的被譴責的目光瞧得額頭都出汗了,只得請姜桃移步去了廂房詳談。 姜桃既然準備接了,倒也沒有獅子大開口地要價,只說自己手頭的銀錢不多,可能買不到起桌屏所需要的料子和彩線。 掌柜的卻說不用,道:“我許諾姑娘十兩銀子,那就是純粹的做工費。原料由我們店鋪支出?!?/br> 姜桃問他不怕遇上騙子嗎?上好的布料轉手就能賣錢,要是她直接賣了錢跑了,那掌柜的不就是血本無歸? 掌柜的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道:“不瞞姑娘,這桌屏要的急,老夫也有些病急亂投醫。不過看姑娘的樣貌談吐,也不似那起子只顧蠅頭小利的小人。若真要變成姑娘所說的那種局面,那只能說老夫這數十年看人的本領還沒練到家?!?/br> 也是,這掌柜的要是辦成了這件事,在他少東家面前就是頭功一件,若是辦不成,也就是折了一些成本錢,錢雖不少,對他也不會傷筋動骨。 姜桃和他談好了交貨的日子,將自己在繡莊里采買的布料和彩線放下做抵押——雖然只值二兩銀子,但多少也是一些表示。而且她這兩日肯定是要埋頭繡桌屏的,也騰不出手做別的,放在這里也不會耽誤自己的事情。 從芙蓉繡莊出來后,姜桃就去和姜楊匯合了。 姜楊見了她就蹙著眉不耐煩道:“怎么到了這會兒才過來?我都快等了你兩刻鐘了?!?/br> 姜桃見他像沒事兒人一般,就也不提自己來過一趟的事,討好地笑道:“買的東西太多了,耽誤了一些功夫?!?/br> 姜楊從他手里接過一些,嘟囔道:“看來你的帕子賣出了好價錢。買這么多東西,是都給花完了?” 若是之前,姜桃還把姜楊當個半大孩子看,可能也不會具體去說自己賺多少錢,但出了前頭那事兒,她就知道這弟弟已經是大人了,便解釋道:“賣了三兩銀子,我花了七八錢買東西,另外二兩買了下回要用的料子。掌柜的看我手藝好,還給了我一份活計,等這份活計做完,能賺十兩,你來年的束修就有了!” 姜楊聞言倒是真的吃了一驚,他雖然不懂那些女子用品的價格,但猜著最多也就賣個半錢一兩的,沒想到居然四條帕子就能賣出三兩銀子的價格。 姜桃又故作輕松地笑道:“你jiejie厲害吧,都說是夢中仙人所教授的技法,那自然不同凡響。等我把這次的活計做完,再賣一次帕子之類的小東西,給你和小阿霖一人包一個大大的紅包?!笨唇獥钜芙^,她又道:“爹娘今年不在,你就讓我給你們包一次壓歲錢吧,權當是我這做jiejie的一片心意?!?/br> 提到爹娘,姜楊才沒有打斷她的話,只點頭應了一聲‘好’。 姐弟倆正邊說話邊往城外去,迎面就遇上了一個圓臉大眼的中年婦人。 中年婦人也是槐樹村的人,看到姜桃就納悶地問:“阿桃,你怎么不在家里?我出門的時候都看到你伯娘領著提親的人到你家了?!?/br> 第18章 (加更) 這婦人姓錢,住的離姜家近,過去和姜桃的娘還算交好,連帶著她閨女和姜桃也成了手帕交,只是后頭姜桃爹娘出了事,這對母女就也不往姜家來了。 聽到她說的話,姜楊先急了,怒道:“伯娘好生本事,待我回去仔細問問她們!”說罷便跳上了牛車,一副要回去和人算賬的模樣。 姜桃卻不急,問道:“嬸子可看的真切了,是去提親的?不是旁的什么客人?” 錢氏說哪兒能看錯了啊,又道:“你大伯娘領著他侄子,還有另外兩個臉生的。我遇上了還納悶,說前幾天不是瞧見她侄子來送年禮了嘛,怎么還這般禮數周到地送第二次?你伯娘說不是的,說是為了你才去的。我看他們手里還提著不少東西,不是給你提親是啥?” 姜桃點了點頭,事情沒有這個錢嬸子說的糟糕,提親只是她的猜想罷了。 在她看來,姜老太爺是個刻板、以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大家長,卻也不至于全然對孩子沒有半分憐惜之心。而且他可能不在乎她的想法,卻不會不在乎姜楊的看法。若真要到提親那一步了,肯定會知會姜楊一聲的。今天這事兒,應該是她的好伯娘自作主張,沒有和姜老太爺打過招呼,直接把人領上門了。所以這次至多是一次相看。 姜楊催促著姜桃上車,姜桃就也沒和錢氏多說,上車去了。 而此時的姜家,姜老太爺正在堂屋里黑著臉,拍著桌子,指著趙氏的鼻子罵道:“老大媳婦,你可真是個好樣的!竟敢不知會一聲就把人往家里領,你眼里還有我和你娘嘛?!” 老太太孫氏也黑著臉坐在一旁,下立著被訓得抬不起頭的趙氏,還有同樣縮著脖子不敢說話的周氏。 趙氏也沒想到自己領著人來了,老太爺竟見也不見,雖說沒把人直接轟出去,但也沒讓人進堂屋,把人請到其他屋子里去了,然后對著她就是一通狂風驟雨般的訓斥。 趙氏嘴笨,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回話,只能看向妯娌周氏求救。 周氏和她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只能硬著頭皮賠笑道:“爹,嫂子也是一片好意。阿桃雖然身子好了,但是那個批命……總歸是讓人擔心的?,F下難得有那么好的,不介意這些的,您看……” “我看什么看?”姜老太爺怒道,“老二媳婦,別以為我不知道這事兒你也有份!” 周氏這下子也不敢賣弄什么口才了,鵪鶉似的低下了頭。 堂屋里的氣氛降到了冰點,僵持了許久,最后還是老太太孫氏開口勸道:“老頭子,老大媳婦和老二媳婦確實沒規矩,但眼下人都來了,咱們直接把人趕走也不是個事兒。不若就把人叫進屋,看看對方的品性,要真要是不錯的,就給阿桃定下?!?/br> 老太太孫氏一直很聽姜老太爺的話,她的想法也和姜老太爺差不多。趙氏和周氏辦事不成體統,但如果真能給姜桃定下親事,那對姜家也是一樁好事。而且這人老了,就更是信奉命數這種說法。最疼愛的小兒子已經沒了,她可不敢拿最寶貝的孫子去冒險,為了姜楊的前程,老太太只能幫著兩個兒媳婦一道說話。 姜老太爺當然也明白這層意思,但想到兩個兒媳婦自作主張的行為,還是氣上心頭,說不出一句話。 孫氏又詢問兒媳婦說帶的是什么人來,說阿桃的婚事雖然艱難,但她好不容易活下來了,總也不能把她胡亂許人,那家里讀書的小輩以后也沒臉出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