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一遍又一遍。這樣的定律很少有人能逃得過,哪怕是武帝。當三皇子得知太子帶著顧喬去聽武帝講故事之后,他整個人的表情都要裂了。沒想到太子是這樣的太子。還真是卑鄙啊,為了討好父皇,無所不用其極。他才不會用這招呢!“你也用不了啊?!闭娌皇情L樂王想潑三皇子的冷水,實在是三皇子這個過于英武不凡的成熟外表,早就已經失去了聽故事的權利。三皇子要是也去學顧喬那雙眼期待、天真無害的樣子,天哪,武帝第一個得給他請法師來驅邪。“本王是不屑?!蔽涞鬯械幕首右怀錾投急环饬送?,雖然內宮外朝的都更習慣用幾皇子、幾殿下來稱呼他們,但他們自己可不會忘記自己的爵位。大一些已經不用讀書的皇子們,就特別喜歡用“本王”來自稱,覺得這樣更有氣勢。他們堅決不會承認,他們是從太子的“孤”里得來的靈感。但事實就是,當某一天太子突發奇想用“孤”來自稱后,“本王”就也如雨后的春筍,紛紛冒了出來。一群幼稚鬼,長樂王這樣精準地評價。“哦?您已經不想聽了?”長樂王故意用“您”來捧場逗樂,他拖著慢悠悠的長腔,“我還說,您要是不嫌棄,小的就獻回丑,給您講一個我的故事呢?!?/br>三皇子終于繃不住了:“講?!?/br>“講什么?”長樂王明知故問。三皇子抿唇,垂目,這樣高深莫測的威嚴模樣,經常能嚇到不少人??上?,長樂王并不在其中,他一點都不怕他,還會笑嘻嘻地抬頭看回去,繼續等待答案,不等到是不會罷休的。“講故事?!比首印€是屈服了。武帝也在給太子和顧喬繼續講他的族弟,這位曾揚言要去山里找神仙的宗親,在大啟建國后,也是真的依照曾經的誓言來了六臺山找神仙。“那、那找到了嗎?”顧喬是個相信神仙的。因為如果沒有神仙的話,那該怎么解釋他腦海里的話本呢?還有他和殿下的互換,這一定得是神仙在施法了,最次也是他爹他娘還有皇后娘娘的在天之靈保佑。不可能有其他解釋!“如果神仙是那么好找到的話,神仙也就不是神仙了呀?!蔽涞酆苡泻托『⒆訉υ挼慕涷?,說得特別自然。這讓太子忍不住看了過來,因為曾幾何時他也會覺得這樣和他說話的爹,特別特別好??上?,他們已經回不去了。“講道理,朕的族弟想看見神仙是正常的,但神仙為什么要現身看朕那么個又沒有本事,性格也不算好的丑東西族弟呢?”武帝真的有很多讓人無法反駁的邪門歪理。顧喬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在門外一身金紅色袈裟,特別鄭重其事前來覲見皇帝的族弟,在太監王識文還沒有通報之前,正好聽到了自家皇兄對他的這般“詆毀”:“……”這樣的皇兄,不要也罷,他回去了!當然,最終,這位特別不要臉地自己給自己定了個法號叫“慧根”的大師,還是來見了武帝,皇兄再討厭,也是個皇帝,他得忍。“這就是朕的族弟了,六臺山廣善寺的主持,慧根大師?!蔽涞劢榻B道。嗯,這位在山中苦苦尋找了神仙三年而不得的族弟,最后突發奇想選擇了自己留在山里當“神仙”,剃掉三千煩惱絲,成為了一位遠近聞名的大師。“阿彌陀佛?!被鄹髱熞呀浭鞘劳庵肆?,特意被武帝免去了行世俗之禮。顧喬不著痕跡地打量著慧根大師,這位大師并沒有武帝說的那么“不堪”,誠然,他確實不算特別好看,但也不至于難看到哪里去。大概是整日誦經念佛的緣故,身上的氣質里有著平常人身上很難有的平靜與慈悲。見顧喬在看他,慧根大師也不生氣,反而慈眉善目地對顧喬笑了笑。大師不愧是大師??!但武帝卻嗤笑:“你可別被他這個鬼滑頭騙了?!?/br>什么佛性,什么通透,統統都是騙人的。武帝倒是覺得他這個族弟和他一樣,一身的銅臭味:“知道現在滿大街的典當行,都是哪里來的嗎?”武帝這話自然不會是隨便一問,顧喬忍不住睜大了眼睛:“是、是大師的產業?”“他倒是想?!蔽涞墼谛值苊媲?,好像變得更加孩子氣了,“典當行最開始就發源于寺廟之中,不巧,你眼前站著的就是第一個提出這些想法的人?!?/br>前朝佛教、道教盛行,大肆興建了各式各樣的寺廟道場,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與土地,為此在前朝后期還出現了滅佛滅道的運動。六臺山上的和尚也從一下子激增,變成了被強制縮減,最少的時候只剩下了不足三千僧侶。到了本朝這種事情才有所遏制,不弘揚,但也不徹底消滅。大家喜歡信什么就信什么,只要不是會危害到人的邪教,武帝都不會有太大的興趣去干涉。這樣前后的局面也就造成了,能存活下來的寺廟都是“僧少錢多”的神奇局面。慧根大師在廣善寺剃度出家后,就被當時的主持代師收徒,成為了主持的師弟,掌管著廣善寺的寺庫。也就是說,他掌管了整個寺里的收入。廣善寺這樣的名寺,是真的很賺錢的,信徒遍布,還不用繳稅,還可以自給自足,可想而知他們擁有著怎么樣一筆財富。看到那么多錢無處可用,慧根大師身體里老聞家奇奇怪怪的生意天賦就覺醒了。慧根大師最先開始嘗試的是最常見的借貸,把錢借給急需救急的人,然后等對方周轉開了再還回來。一開始是不需要多少利息的,刨去本金,對方想給多少利息就給多少利息。只是本著我佛慈悲的一種想法去幫助人,但又不會讓對方覺得錢是白來的,不懂得珍惜。這樣的救濟效果十分顯著,甚至比白給還要好。寺廟里得到的利息,也反而往往是很高的。再后來就是通過一步步完善這種用“借”取代“給”的方式,而衍生出了更多奇奇怪怪的cao作。好比拍賣,也好比典當。武帝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國庫里其實是沒有多少錢的,他當時還不知道他老爹都把錢都搞到了哪里去,只能看著所剩無幾的內庫焦頭爛額。最后連登基大典上的龍袍,都是……改自他爹只穿過一次的舊衣。不是做不起新的,而是武帝想把錢省下來用到改善民生中更需要用錢的地方。就是在這個時候,慧根大師千里迢迢從六臺山帶著弟子趕到了雍畿京城,一邊開壇講佛,一邊就像是變魔術一般,給他急需用錢的皇兄,送去了一筆不可思議的財富。“我也沒想到會這么多,”在那個年月還算年輕的慧根大師這樣對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