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下就會點頭同意,沒有一點猶豫?!?/br>長樂王一聽這話就懂了,主動接話:“但是?”“但是太子殿下不同意結盟?!鳖檰毯蜏刈己茴^疼,他們來之前就已經勸過太子了,可惜,誰開口都沒有用,六皇子氣的第一次失了氣度,徹底和太子扭打在一起。結果還是不變。太子心意已決,一意孤行,他就是要一打二!顧喬溫篆等人的出現,只是為了傳遞一個他們也很尊重三皇子的信號,尊重,但不合作。長樂王真的完全沒有一點點防備會是這樣一個發展,一腦門子的問號都不足以表達他那一刻的內心:“???”太子到底怎么想的?誰也不知道太子是怎么想的,他只是交給了周叔辯一個秘密任務,當場盡可能的拿下長樂王身邊的所有人頭,這可都是分數!也是為了不給溫篆和顧喬任何反悔的機會。形勢瞬間逆轉,本來還和和氣氣的場面,隨著周叔辯的一聲令下,露出了猙獰的面目。長樂王現在逃跑已經來不及了,他只能認命。在閉上眼等待宣判“死亡”的時候,他還有心情順便反省了一下自己太把這事當兒戲的心態,這確實是不夠端正。太子和三皇子等人是再認真不過的在打仗的,是他大意了,與人無尤。不過,周叔辯舉起的染著特殊涂料的刀,最終卻并沒有抹向長樂王。“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边@種規矩他們還是會守的,周叔辯按照太子的吩咐,讓顧喬上前與長樂王說了這樣的話,也是由顧喬去放走長樂王。長樂王被這一波三折再一次整懵了,只能說,雖然意外不斷,但這確實是太子那個心思難測的神經病會做出來的一系列cao作。被顧喬送走的時候,長樂王甚至直接就問了顧喬一句:“你們不怕把我劫持了你,直接送你回行宮休息?”長樂王不愛學習,但騎射還行,更不用說顧喬還只是十二歲的小孩,他若真的動了心思,誰也阻止不了。“殿下說他可以說翻臉就翻臉,但您不會,因為您不是那樣的人?!碧涌隙]說過這話,是顧喬編的。但果然這話讓長樂王在損失了那么多人手后,重新開心了起來。他就說,安邦只是嘴硬心軟。同樣是在太后身邊長大的經歷,讓三皇子異常敵視太子,卻讓長樂王總是不自覺的把太子當小孩去遷就。因為太后三句不離太子,那她最引以為傲的嫡孫,擁有著最符合天家的氣度,也擁有著可愛別扭的性格。長樂王永遠不會說,在某一刻,他真的對顧喬起了“殺”心。只是在顧喬那一句剖析太子的話的之后,他又怎么忍心去不當太子心目中那個大氣的他呢?由顧喬一路護送著只剩下一人的長樂王,很快就到了三皇子勢力范圍的邊境,顧喬對長樂王一拱手:“剩下的路,就只能由您自己走了,應該很安全?!?/br>顧喬身后遠遠的還綴著周叔辯等人,隱隱約約能看到那些高大如保護神的身影。“你特意來送我,是有什么話要說嗎?”長樂王并沒有著急離開。這才是太子下令“殺光”長樂王身邊的人,又讓顧喬護送長樂王回去的原因。沒什么不斬來使的規矩,太子可不是那么講究人,他只知道成王敗寇。他之所以放棄了暫時不要長樂王身上的分數,只是因為顧喬說,他希望盡快有個機會,能和長樂王私私下里談一談。長樂王想不到太子到底有多神經病,但他至少能看出顧喬和他獨處是為了什么。“果然還是沒有瞞過殿下的法眼?!鳖檰讨皇莻€世子,而長樂王在一出生來京為質時就已經封王了,享受的待遇等同于皇子,顧喬對長樂王是盡可能的恭敬著的,“太子殿下中毒,您知道嗎?”“肯定知道啊?!睕]有人會不知道太子中毒的,“我可以用人格保證,三殿下或者東海王府與此事絕無半分關系。雖然我這樣的保證很無力,但……”“我相信您,太子殿下也相信您?!鳖檰檀驍嗔碎L樂王的話,長樂王身后三皇子的人也已經快要到了,他必須加快速度,長話短說,“我與您說這件事,是因為還有一些秘密被我們隱瞞了下來,連陛下也不知道,但我覺得您應該知道?!?/br>自然是沒什么秘密的,顧喬只是用這件事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什么?”長樂王的心咯噔了一聲,他有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對方的目標似乎不只是太子一人?!鳖檰痰?。“那還有誰?!”長樂王睜大了眼睛,不祥之感成真了,“是護國嗎?有人要對護國不利?”“護國”是三皇子的小名,武帝真不是一個很會給孩子起小名的爹。“三皇子,或者您,誰也說不準?!鳖檰虥]把話說死,“我說這些,只是希望你們能夠提高注意,也不一定會成真,但你們應該有必要知道?!?/br>存在這么一股勢力,想要對你們不利。“謝了!”長樂王對顧喬點頭致意,“這對我們真的很重要,大恩不言謝,日后……”“您和三殿下能夠安全,對我就是最好的回報了?!鳖檰虥]有在謙讓,又或者是以退為進,他真的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因為在顧喬仔細回想了話本里,他表姐司徒容為溫篆之死報仇的全部過程后,他發現了一切的源頭。或者說是他推斷出了一切的源頭。——長樂王之死。以東海王這樣的異姓王設定,在各種故事里,他都不可能沒有姓名。勢必會成為主角一行人的心腹大患,一場必不可少的大戰。在里,東海王也是這么做了的。司徒容最終過五關斬六將的贏了東海王,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司徒容在東海王自殺前,闖入了王府,問出了這個老人做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么,如果他有野心,他應該更早就動手的,沒必要蟄伏到現在。“當然是為了我的孫子啊,還能是為了什么呢?”東海王忍讓了一輩子,為表忠心,連唯一的嫡孫都能送入京城為質。他知道他在京中過的很好,他也曾是開心的。但突然有一天,他那么好的孫子,卻不明不白的死了,誰又能繼續忍下去呢?反正東海王做不到。長樂王的死,看上去與司徒容為溫篆報仇的事,沒什么關聯。但這兩個故事卻是先后發生的,挨的實在是太近了。司徒容在戰場最后對東海王說的話,也令顧喬覺得這里面大有文章,她說:“你為你重要的人報仇這沒錯,我為我最重要的人報仇,也沒有錯?!?/br>長樂王不可能是陷害溫篆的人,因為他是真的死了,沒誰會下這么大的手筆去誣陷別人。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