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
子睚眥必報的記仇性格,他怎么會在與生母說話這么私密的時候,還提起差一點殺了他的人?哪怕這人死了,太子也不會去同情的。這也是武帝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最喜歡太子的一點,他在太子身上看到了他缺少的理智。雖然武帝不會對外承認,但他自己其實也是知道的,他這種誰弱誰有理的評判標準并不對,也不公平。一個帝王是不應該有這樣的缺陷。但武帝自己已經沒有辦法改正了,他知道,就是改不了。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太子身上,有勇有謀還有腦子,這才是能讓他在百年之后,放心把江山社稷交托之人!事實也證明了還是太子更了解武帝。武帝并沒有打擾兒子,怎么來的又怎么走了,只是在轉身回宮后才開始大發雷霆。把惡意挑撥的人,掐著脖子,摁在了墻上。這是他最近很喜歡的一個后宮的才人:“說,是誰讓你構陷太子!”“奴、奴家沒有啊,奴,冤枉啊,”這才人哭泣著想要求饒,臉色卻已經不斷脹紅,連話都說不全了,呼吸越來越困難,讓她忍不住伸手抓著武帝,想要自救,“也許這是,太子,設的局呢?!?/br>“你以為朕的安邦會是你這樣心思陰毒之人嗎?他若有意反轉,為何不提十皇子之名?”是啊,為什么不提呢?因為他和你們這些妖艷賤貨不一樣!顧喬笑著被福來扶起,太子這個讓武帝放心的“真性情”,算是徹底立住了。第二十八章有些事情一旦順了,好消息也就會接踵而至了。尸骨未寒的十皇子雖已無法再死而復生,但好歹三公主最終還是撿回了一條命。據說是李淑妃在趕去祈寧庵的路上,遇到了一位什么隱世的神醫?;钏廊?,rou白骨,名不虛傳。這位正經的神醫,自然就是聞道成提前找暗衛安排好的演員了。正經是真的正經,但神不神醫的就不好說了。聞道成在那日與顧喬商量時,就已經嗤笑過了:“我手上若真有這等神醫,第一時間就是治好這身體里的余毒,哪里可能先給老三那個神經病用?!?/br>聞道成真是受夠了這種走三步、喘一喘的病弱生活了。從國公府出來的時候,周叔辯那個小二逼竟然問他,需要不需要抱著走!抱?!哪怕知道自己傻乎乎的表弟是在表達善意,聞道成也還是很生氣??!“那三公主是怎么救回來的?”顧喬不是自己猜不到,只是想轉移太子殿下的注意力。“她受的傷比較特殊,雖看著可怖,卻并沒有生命危險?!笔裁磶状卧诠黹T關前反復橫跳,那都是聞道成配合她故意放出來的假風聲,為的是迷惑幕后之人,不要再鋌而走險的對三公主出手。十皇子第一次被刺殺時,雖是重傷,卻也并不致死,但他還是死了。“我這個三姐也不是全然沒有腦子,聽說十弟死后,就想盡辦法夸大了自己的病情,還拒絕喝一切入口的藥,哪怕不得已在人前喝了,事后也會想辦法裝作惡心,全部給吐出來?!比鲾荡萎斆孀I諷太子,還能在武帝面前全身而退,這本身就說明了她有一定本事的。只不過三公主心思太雜,又沒有足夠的遠視,兼之十皇子這個豬隊友拖累,才落得了一個庵內清修的下場。曾經的聞道成恨不能三公主早點死了拉倒,現在他卻反而希望三公主能長命百歲了。因為三公主和他一樣,都有個記仇的小毛病。放三公主出去狗咬狗,是一件多么令人愉悅的事情啊。只要想一想,聞道成就已經很開心了。三公主和聞道成的矛盾,就起源于小時候的爭執,那個時候三公主還沒有弟弟,初衷和皇位繼承權并無關系。她一次次的挑釁,主要的原動力是不甘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韌性十足。“總之就是挺有病的?!甭劦莱删珳实目偨Y了一下三公主這些年的心里路程和活動軌跡。顧喬后來才知道,太子殿下和三公主之間的“血海深仇”,可并沒有太子說的那么輕松被動。兩人的關系,不是全靠三公主一再挑釁,而是有來有往的互相坑。就,三公主不是個善茬,但他聞道成也不是個什么好人。不過,那些過往還都可以被限定在“小打小鬧”里面,這也是武帝的定向思維的由來。導致兩人徹底交惡的,并不是這些陳年瑣事,而是在十皇子出生之后,三公主表現的過開心,但當時正是周皇后的葬禮。在祭奠皇后時不見憂色,還壓抑不住的笑出來了……這能讓聞道成怎么想?他一腔失去生母的悲痛,就全部發泄到了三公主身上。聞道成當場就大宮女刪了三公主的臉不說,還在緊隨其后釜底抽薪,攪黃了當時的三公主最在乎的婚事。“女子過十四不嫁人需賦稅”的規矩,在大啟皇室的金枝玉葉身上也是有所體現的。武帝在這方面倒是挺尊重女兒們的意愿,想嫁人的他就給房給錢給封地,不想嫁人的他就從自己的私庫里拿出很大一筆錢,來當做他這個皇帝帶頭不遵守法文的罰款。“朕是天子,當為天下表率,不遵從,理當百倍奉還?!蔽涞鄣拇竽凶又髁x也體現這種時候,他很喜歡大包大攬,總覺得他就應該為自己的女兒們抗下這一切。公主里面有喜歡嫁人的,也有不喜歡的。不喜歡的就像五公主那樣,假小子,穿男裝,寧可每天去文華堂里和學問死磕,也不要嫁人;自然也有歡天喜地想要早些嫁出去的,好比三公主。三公主倒不是有多喜歡她當時的那個準駙馬,只是想早些出宮,去公主府或者封地上和眾多男寵過上胡天胡地的放肆生活。結果,這場美夢卻生生被太子給攔腰斬斷了。太子以皇后是諸皇子、公主的嫡母為名,上奏請求武帝讓眾人守孝。這點無可厚非,但太子還有其他更過分的要求,好比皇后生前待眾人如親子,眾人也在哭靈時說皇后就像自己的生母一樣,那既然這樣,為什么不按照生母去世的孝期來守呢?嫡母一年,生母三年,所有的婚事、職位都得推后。比太子年紀大的皇子們,因此也是最近一年才入的朝,并不比太子搶占多少先機。所有人都暗中咬牙,覺得太子心機深沉。卻殊不知十歲的太子最初這么做的目的,只是想教訓三公主。太子在私下里對武帝提議,沒有人有義務等對方三年,不要說民間了,在權貴之間也經常因為孝期而出現婚事作罷的情況。但結親的是天家,對方肯定不敢說“不”,心里卻難免不會生有怨懟。與其促成一對怨偶,讓皇子公主未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