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
這對于太子開始,是個再大不過的事了。顧喬礙于三公主和十皇子剛剛出事,怕太子這個時候出宮惹人話柄,只能找人替他把這個消息設法傳遞給真正的太子。本著一事不煩二主的習慣,顧喬就在下課后把周叔辯一起帶回了東宮。雖然太子沒有和顧喬明說,但這么一來二去的幾次,已經足夠心思通透的顧喬看明白——周叔辯這個太子表弟的正確用途。沒能力多想,執行能力強,還特別的忠心耿耿,在做某些無法與人言的事情時,真是再沒有比周叔辯更讓人放心的人選了。如果一定要說周叔辯有什么缺點,那大概就是……粗枝大葉,有些時候說話根本不過腦子,好比此時此刻。周叔辯對自己以為的表哥問倒:“出閣是什么意思???是女子……嫁人……的意思嗎?不是,表哥,你是表哥吧?真不是表姐?”貍貓換太子什么的。周三公子的聲音越來越小,越說越沒底氣,因為他自己也終于發現了這話里的荒唐。就他表哥這個英武冷峻的樣子,那必然是個爺們啊。而他姑丈武帝,也不可能會突然失心瘋一樣,安排他太子表哥嫁人。這里面一定哪里出了問題。“是出閣講書,在文淵閣外舉行的一種典禮?!鳖檰滩皇翘?,實在是暴躁不起來,他不僅沒有生氣,還耐心的給周叔辯講解了一下,免得他繼續出去鬧笑話。太子出閣講書是個天大的大事。由前朝的前朝里一位當過宰相的名士,向當時的皇帝提出,本意是讓已經接受過啟蒙教育的太子正式出閣,開始跟隨三少三師讀書。那位宰相可以說是苦口婆心,努力勸誡了,但當時的昏君自己就不愛讀書,由己度人也不想兒子早早吃苦,便直接駁回了宰相的申請。隨后的悲慘故事可想而知。再后來,太子出閣講書這件事,就漸漸進行了一些演變,如今的意思已與最初設立的初衷截然不同了。它由太子開始正式讀書的標識,變成了太子讀書小有所成的展示,再到預示著太子不再是個一門心思讀書的孩子,可以在讀書之余稍加參政了。大啟如今就是默認的就是最后面這個說法。太子出閣的年紀也從一開始的八歲提到了后面的十歲、十二歲,逐步增大。“參政!”周叔辯終于抓到了他能夠聽得懂的重點,他是有什么就和太子說了什么,“這是個大好事??!天哪,這樣的好消息,我爹他們聽了一定會很高興!表哥你不是早就膩歪了讀書嘛,恭喜如今終于能夠得償所愿!”“咳,”顧喬咳嗽了一聲,周叔辯這話說的可就有點不妥了,他加重語氣提點道,“孤從沒有期望過,你明白嗎?”周叔辯老老實實地搖了搖頭:“我不明白,明明是哥您和我說的啊,就在前年,您和我說您都十二了,卻……”顧喬在明白了周叔辯正確通途的同時,也明白了為什么太子會忍不住時常的想吼周叔辯,他現在也有點忍無可忍了。連暗示都聽不懂嗎?你真的是在宮里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的人嗎?你到底是依靠怎么樣的勇氣才能在宮中行走的?!但最終,顧喬還是忍了下來,深吸了好幾口氣,才能繼續心平氣和的與周叔辯解釋:“我的意思是,你不能對外這么宣稱,我已經期盼了許久能夠參政?!?/br>“為什么???”“沒有為什么!”好吧,顧喬也進一步認清了自己,他還是修煉的不夠到家,有些時候像殿下那樣直接發脾氣,確實會省事許多,“總之,就是不許對外人說!誰也不許!說了你要害死我了,這回懂了嗎?!”“懂懂懂!”周叔辯忙不迭的點頭,一點也沒有因為他表哥和他突然發脾氣而生氣,還有點沾沾自喜,他表哥今天竟然和他說了這么久的話才開始生氣,還沒有罵他……周叔辯感覺自己已經離人生巔峰很近、很近了。這一刻,他傲人站立在所有伴讀的頭頂,他們都是弟弟!周叔辯說完,又習慣性接話茬,嘴欠的嘟囔了一句:“您早和我這么直接下命令不就完了嘛,繞那么大一個圈子,我哪里能聽懂啊,您又不是不知道我腦子笨?!?/br>顧喬:“……”高估了你的理解能力,還真是對不起啊。莫名的,就覺得周叔辯好欠揍。但一輩子都沒和人發生過肢體沖突的顧喬,最終也還是不打算把這個破格待遇給周叔辯,他只是盡了自己最后的一絲善意,在周叔辯離開東宮之前,提醒了周叔辯一句:“這種出閣等同于女子嫁人的話,也就你和我說了,千萬、千萬不能再和卿卿說了,明白嗎?”周叔辯點頭點的倒是很快,但卻轉眼就給忘了。也不算是忘了吧,而是他根本沒把平日里看上去和善可愛的顧世子當做一個威脅。傳遞了出閣的消息到國公府后,周叔辯就直接坐下牛飲了一大壺茶水,然后大大咧咧的問道:“你說我哥為啥不讓我說???”真.太子,假.世子的聞道成,在心里擠出笑容:‘當然是怕你死在我手上啊,白癡!’你才嫁人呢,你才女子呢,等我換回去了,呵。周三公子在經歷過一系列并不那么辛苦的角逐后,憑一己之力,成功穩坐了太子仇恨榜的榜首。讓其名單下面的謝漣和蘇肅只能自愧佛如。一直到周叔辯走了,聞道成屏退了眾人,才一個人偷偷在房間里開心了起來。參政啊,這真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了。作為一個很有進取心又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的太子,聞道成不可能不向往著加入真正的“戰場”,去做一些成年人該做的事情。只不過,再真性情,聞道成也明白,參政這種話是絕不能主動和他父皇說的,也不能讓外人看出他的這份企圖之心。哪怕他本意只是想得到別人對于他長大成人的認可,但他的敵人不會信,一般大臣不會信,乃至扭曲了意思的傳到最后,他的父皇也很可能不會信。太子之位,看上去風光無限,實則危機四伏,是最不能有“進取心”,但又不能太過窩囊的一個頭銜。太子想要進取,能進取到哪里去?龍椅上嗎?皇位之爭,不死不休。聞道成不能打開武帝還沒有打開的有關于“天家無父子”的大門,他想要成事,就只能緩慢圖之,緩慢到讓聞道成時常感覺到挫敗與暴躁。因為他可以說是對此事無從下手。自己暗示父皇肯定是不行的,讓其他大臣提醒更是不行。跪請太子參政,放在歷朝歷代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一般只有在皇帝接二連三的暗示了,以太子的老師為首的大臣們才會開始試探性的上奏。武帝卻不知道是真的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