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做什么?】 林晚原本想回“我喜歡觀鳥”,可即將按下發送的瞬間,卻想起昨晚在玉堂春與鐘佳寧的對話。 周衍川想必也是外行,她想了想,換成更直接的說法:【我喜歡看鳥?!?/br> 消息剛發出去,桌上的手機響了起來。 又是魏主任。 林晚按下免提,心想正好先和對方提前探討一些初步想法。 聊了沒幾句,電腦里又收到新消息。 研究所一位同事跟她炫耀:【今天運氣爆棚,竟然看見一群鸕鶿在筑巢!】 林晚挑了下眉,手指落到鍵盤上剛要回復,就看見一只漆黑的烏鶇從樹梢一躍而下飛進屋內,叼走她盤里吃剩的堅果不說,還去而復返想叼走牛奶吸管的包裝塑料。 林晚擔心它會誤食包裝,想也沒想,便輕拍幾下鍵盤,嚇跑了這只膽大又淘氣的小家伙。然后一邊繼續和魏主任保持手機通話,一邊打字:【你拍給我看看?!?/br> 一心多用的壞處,在此刻彰顯無遺。 幾分鐘后,林晚和魏主任打完電話,才遲鈍地意識到沒再收到任何消息。 她疑惑地看向對話框,當發現那里顯示著周衍川的名字時,眼皮忽然跳了幾下。 【我喜歡看鳥?!?/br> 【你拍給我看看?!?/br> “……” 好像哪里怪怪的。 作者有話要說: 周衍川:瞳孔地震.jpg ☆、第 3 章 消息發送時間超過兩分鐘,早已無法撤回。 林晚看著屏幕上親手打出來的兩行虎狼之詞,感覺自己像個為非作歹的女流氓。 她連忙解釋:【不好意思,發錯了?!?/br> 為了表達歉意,還挺真誠地多問了一句:【周先生做哪行?】 介紹人不知是馬虎還是希望他們慢慢培養感情,從頭到尾沒有透露過周衍川的任何信息。 林晚不清楚周衍川對她有多少了解,但自認從工作聊起,是最利于緩解尷尬、同時打開局面的聊天方式。 又等了幾分鐘,周衍川才回:【無人機?!?/br> 林晚抿抿唇角,本就稀薄的接觸欲望直接跌至谷底。 無人機誠然是一項高新科技產業,可她在野外考察的時候,經常遇到某些人為了近距離拍攝更為壯觀的場面,毫無節制地利用無人機驅趕鳥群。 干擾鳥類正常棲息不說,還經常在空中發生撞擊,造成機毀鳥亡的慘劇。 林晚必須承認,這種屢禁不止的破壞現象,讓她對玩無人機的人已經抱有了某種偏見。 于是她有些敷衍地回了句:【哦,我不太了解這行?!?/br> 所幸周衍川對她也沒什么興趣,兩人仿佛達成某種默契,繼續公式化閑聊了幾句,就同時以“有工作要處理”為借口,非常成熟地結束了這次對話。 · 林晚原以為,她和周衍川的這次接觸,只不過是段不值一提的小插曲。 然而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半個月后的某天下午,介紹人居然打來了電話,詢問她和周衍川究竟發生了什么。 當時林晚正在寫新一期的科普專欄。 研究所順應自媒體風潮,在微博開設了一個科普賬號。她接手半年以來,運營得還算順利,吸引了不少鳥類愛好者前來關注。 “我們只是普通地聊了幾句,”林晚把拍攝的照片插入到文檔中間,敲了下回車,“什么都沒來得及發生?!?/br> 介紹人納悶了:“是嗎?那他怎么……” “他說我壞話了?”林晚尾音上揚。 “唔,是有點啦?!?/br> 林晚在心里嗤笑一聲,虧她認為周衍川和她一樣是個成熟的人,哪怕相親初次接觸就宣告失敗,但至少買賣不成仁義在,被人問起也能用“我們性格不合”這種無傷大雅的話忽悠過去。 沒想到…… “他說我什么?” 介紹人吞吞吐吐:“呃,他說你,俗不可耐?!?/br> 俗不可耐?! 林晚猛的拍了下桌子,嚇得身后的魏主任險些原地起跳。 她歪頭夾住手機,雙手在鍵盤上噼里啪啦地敲字:“我長這么大,缺點是不少,但從來沒人說過我俗?!?/br> 而且不光嫌她俗,還嫌棄到了俗不可耐的地步。 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哎呀,我猜肯定是微信上沒說清楚,你們中間就產生了誤會?!?/br> 介紹人說,“要不然這樣吧,明年五一我辦婚禮,周衍川跟我未婚夫關系蠻好的,他肯定也會來參加。到時我再正式介紹你們認識一下?” 林晚說:“不用了,讓他有多遠滾多遠?!?/br> 但她很快轉念一想,覺得不能就這么算了,“等下,好像也可以?那就等你婚禮那天見吧?!?/br> 掛掉電話,林晚看向窗外,牙齒輕咬著嫣紅的嘴唇。 俗不可耐的評價,她一定要當面還給周衍川。 · 隨后的日子,平淡得像一杯白開水。 南江終于降了溫,入了冬,過完春節又迫不及待地開始升溫。 日歷翻到三月。 萬物復蘇的初春時節,放在其他城市或許能用韶光淑氣形容,而放在南江,卻只叫人怨聲載道。 回南天將整座城市變成悶熱的蒸籠,空氣里遍布濕漉漉的水汽,凝聚成一顆顆的水珠,再沿著墻壁與地板滲出來。 又是一個周末,林晚不想待在室內發霉,就帶上設備去野外拍鳥。 春天是許多鳥類開始繁衍的季節。 運氣好的話,應該能拍到一些特殊行為。 兩個多小時后,前方出現了寧州山的指示牌。 繁華的都市景觀被遠遠拋在身后,車窗兩旁不斷閃過連綿不絕的盎然樹林,潮濕的空氣中摻雜了山林間特有的清新,讓人心曠神怡。 林晚把車停在山腳,換上迷彩服外套,按照事先查詢的觀鳥路線步行上山。 寧州山不高,是南江人民閑暇時最愛的觀光場所之一。 不過或許受了回南天的惡劣氣候影響,今天一路都沒看見什么行人。 如此安靜的氛圍,恰好是觀鳥所需要的。 林晚心情大好,在低矮處選了一個較為平坦的位置,將三腳架立穩,再把超遠攝像頭安裝到相機上。 一切準備就緒,她開始尋找棲息在叢林間的精靈。 觀鳥是一項極其需要耐心的活動。 有時分明聽見了鳥叫聲,但當鏡頭轉過去時,卻只來得及看見微微顫動的空樹枝。 林晚從中學時就開始觀鳥,自然不會急于一時。她慢慢調整鏡頭方向,半小時后終于在靠近山崖的大樹枝椏上,發現了一個相當簡陋的鳥巢。 如果用人類世界的標準評判,這幾乎可以算作危房。 可放在林晚這種專業人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