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后帶著空間去流放 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原來我是被攻略的萬人嫌、晚鶯嬌、表兄大人是首輔(穿書)、敗給溫柔、咸魚病美人在娃綜爆紅
炸毛的小孩你別惹,一惹一身毛。 余慧很識時務的告饒,“是是是,王爺您沒哭鼻子,沒一個人,是我說錯了話?!?/br> 見余慧這老厲害的亂臣賊,額不,是老厲害的人,居然破天荒的安慰自己,還主動認錯,坑王一時間有些詫異,跟著心情也難得好受了那么一丟丟,不過只有一丟丟哦! 坑王吸吸鼻子,嘴里還忍不住的咕噥:“哼!這還差不多,本王可是堂堂閑王,是王,王怎么會哭鼻子呢?我太子哥哥就從來不哭!” 說起太子哥哥,坑王剛剛止住的眼淚再次忍不住的流了下來。 怎么辦?他想哥哥了。 怎么辦?眼下他好像不能馬上趕回去了。 冷臉子傷重,根本不能輕易移動,這是要命的事,他便是再急切再不懂事,也不能不顧一路護衛自己周全的人,所以白日的時候,明明自己很傷心很焦慮,很羨慕一路被小余姐他們護送出關的難民可以繼續南下逃難,最終自己卻艱難的做出了暫時停留的決定。 不為別的,跟著小余姐經歷種種,讓他明白,自己是王,再是不問大寶的閑人王,他也不能讓跟在自己身邊,護著自己的人心寒。 所以他留下了; 所以他想太子哥哥了; 所以他自責、愧疚、思念,輾轉難眠; 悄悄的爬上房頂,眺望著南方都城所在的方向,周承敬一遍遍的在心里跟太子哥哥說著對不起,一遍又一遍。 余慧看到坑王說了兩句話,雙眼又忍不住的注視向南方,眼淚撲簌簌的落著,那小模樣,嘖嘖,還真別說,怪讓人心疼的。 余慧嘆氣一聲,走到坑王身邊坐下,輕輕的拍拍坑王的肩膀,難得的軟和的聲氣安慰。 “小王爺,其實您已經很好,很堅強,很男子漢了,我也不大會勸人(一勸就把人勸成了鬼畜),不過常言道,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您長大了,一直以來也都做的很好,很勇敢,您別傷心難過,太子殿下在天有靈,知道您成長至如今,看到您能如個小男子漢一般勇于承擔起責任,能懂得取舍護住自己的人,想必太子在天有靈也會感到欣慰的?!?/br> “是嗎?”,某坑王不確定的回問,余慧堅定點頭。 “是!絕對是!小王爺別再難過了,太子殿下那么賢明仁德,那么愛護您,殿下要是看到王爺這般絕對會很欣慰,殿下絕不會想看到親弟為他難過,便是成了天上的星辰,殿下也會一直注視著王爺,一直保佑著王爺的。王爺,以太子殿下的為人,其實并不會因為您不能趕回去送他最后一程而怪罪埋怨您,他是您的太子哥哥啊,一只愛您疼您的太子哥哥不是嗎?” 對啊,他是自己的太子哥哥??!是賢明仁愛的太子哥哥??! 小小的閑王瞬間想通了什么,不由站起身逃亡南方,小手緊握成拳。 “對!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本王長大了,是個男子漢了!本王生在皇家,自小錦衣玉食,父皇母后寵本王,太子哥哥疼本王,只可惜自來本王就是個小混賬,如今太子哥哥薨了,敵人鐵蹄踏破河山,百姓罹難,父皇還不知是不是愁白了頭發,母后還不知道是不是哭瞎了雙眼,本王既是男子漢,便不能再逃避,本王是周家人,是皇子,是閑王!本王有本王的責任,小余jiejie你放心,本王知道該怎么做了?!?/br> 迎著黎明的光,周承敬站起身來,挺直胸膛,小小的身影仿佛無限拉長成長,剎那間長成了參天巨樹。 他眺望南方,周承敬在心中暗暗呼喚:太子哥哥放心,太子哥哥等我! 然,在小小少年一夕開竅,重拾自信,承擔起了身為王的責任,積極主動的加入燕山關的防御事物的時候,前些日子從燕山關出了城關繼續往南去的百姓卻突然狼狽轉回。 得到消息的余慧從醫帳中匆匆趕到城關,望著那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上帶著劫后余生的驚恐,余慧忍不住上前詢問,這才知道,原來他們一路難逃沒幾日,就遇到了韃靼與高狗的聯盟鐵蹄,所過之處尸橫遍野,百姓罹難,血流成河。 難逃的路已然被截斷,前進不得,絕境之下,死傷過半的百姓九死一生的往回逃,這才給余慧他們帶來了玉嘉關被破,鎮守將領殉國,敵軍鐵蹄入關踏破中原肆意截殺的消息。 余慧懵了; 杜禹辰懵了; 蕭逸、蔡大人、單將軍俱都懵了; 小小少年周承敬同樣也懵了; 所有的人得知這個噩耗全都懵了! 國破山何在? 周承敬想到了什么,更是嚎嚎大哭,因為他清楚的知道,敵軍破關攔路,南下前路已斷,以眼下的局面,便是冷臉子的傷勢好多了,他怕是也再回不去了…… 可是讓閑王更加預料不到的是,就在這個噩耗傳遍燕山關,傳遍北地的時候,有個閑王都預想不到的人,手持重要遺物,九死一生的從京都沿運河北上,遭遇韃靼高狗聯軍屠戮時,千難萬險的轉道東萊渡海而來,又是歷經千辛萬苦才尋到了燕山關。 當衣著襤褸的這位,終于見到閑王的人時,來人泣不成聲:“王爺,王爺,奴婢終于見到您了,王爺,王爺,奴婢終不復圣人所托,王爺……” 閑王驚詫的扶起沖到自己跟前的人,不可置信的打量對方。 “大伴?您是大伴?大伴,您不在京都陪我父皇,怎么……”,一夕之間早已成長的閑王像是一下子想到了什么般,剛才還關切的言語突然一滯,緊接著雙眼都帶著驚恐與急切,小手使勁的捏住了大伴的手腕急切道:“大伴,是不是我父皇出了什么事?是不是京都城出事了?我母后呢?她還好不好?” 閑王的問一個接一個,一聲聲一句句,隨著他的疑問堆疊,他每問一聲,面前九死一生才趕到此的內監首領大公公,帝王身邊的首監就哭的越發難以自已。 哭到最后,大太監嘎巴一聲朝著閑王跪下,顫顫巍巍的揭下自己一路來拼死護住的包袱,雙手捧著奉于頭頂。 “王爺,王爺!奴婢罪該萬死,沒能護住陛下,沒能護住娘娘,王爺,太子殿下薨后,陛下吐血,娘娘病重,危急關頭,又有敵軍大軍壓境寇擾邊關,陛下病情加重,然朝廷內憂外患之際,五皇子狼子野心,及生母瑜貴妃趁機聯合朝臣亂臣賊子里應外合,控制朝堂內廷,陛下娘娘舉步維艱……” 說到此,想到先前宮變的慘烈,大太監泣不成聲。 “陛下誓死不應五皇子要挾,不立遺命于他,拖著病軀與賊子周旋,暗中聯合幾位肱骨籌謀欲立九皇子您為太子,想要急召你即刻回京……只可惜朝中大勢已去,諸多臣子被瞞在鼓中,被殺的被殺,受控的受控,明哲保身的明哲保身,京郊大營,京畿衛,御林軍盡在賊子掌控,奴婢以及諸位忠心的大臣合力也無法救助陛下娘娘于危難……嗚嗚嗚,王爺,王爺啊,陛下娘娘,陛下娘娘殯天了呀……” 此言一出,閑王只覺一陣天旋地轉,“什,什么?不,不可能的!沒可能???我父皇身體健碩,即便是因太子哥哥的事情大受打擊,也不該……” 是不該!可是…… “嗚嗚嗚……王爺您別忘了五皇子那亂臣賊子的狠辣,是他,是他不顧天理人倫弒父殺親,是他狼子野心害了陛下跟娘娘啊王爺,王爺,陛下遺召傳位于王爺您,王爺,您要振作,您要為陛下報仇啊王爺!” 大太監哭嚎著,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把手里捧著的東西再往閑王跟前遞了再遞。 忍著驚懼與悲痛強制鎮定冷靜的蔡大人,哆嗦著伸手接過大太監奉上的包袱,顫抖著手打開一看,心下陡然一驚。 竟然是傳國玉璽跟鮮黃的圣旨遺命。 蔡大人手捧這兩樣東西,終是信了大太監帶來的噩耗,不由悲從中來,嘎嘣一聲跪下,霎時間淚如雨下,“陛下,陛下!可痛剎老臣了,陛下……” 咚…… 悲慟的眾人尋聲望去,竟是閑王暈在了當場倒了下去。 大靖昌平五十一年秋,五皇子謀反,太子薨,韃靼高狗鐵蹄踏破中原,昌平帝駕崩,謀逆上位的五皇子密不發喪,歷經三朝的大靖風雨飄搖…… 大靖昌平五十一年冬,九皇子閑王手持昌平帝遺召與傳國玉璽,于燕山發榜文昭告天下,高舉攘內必先安外,召集收攏北地殘兵,驅除韃虜,清剿亂臣賊子為父兄報仇的大旗,一時間,北地燕山成了天下目光注視所在。 作者有話說: 哇,時間過的真快,馬上都要大結局了,謝謝寶子們的一路支持哦,下一本開現代言情,我的男人不是人,(又名我與蜘蛛精的二三事)希望大家喜歡,更期待大家的收藏。 第96章 大靖昌平五十一年冬末, 九皇子閑王率部占領順天,設順天為臨時府都,淪陷北地一線殘軍紛紛來投, 隨之而來的是越發多的失所百姓,他們攜家帶口,缺衣少食, 滿身驚恐與麻木的涌進順天府都。 凌冽的北風呼呼的刮著, 夾裹著雪花,呼嘯大地。 余慧裹緊身上厚實的棉袍,哈出兩口白氣,搓了搓冰冷僵硬的手,不由顛了顛身后背著的背簍加快了腳步。 自打清河淪陷以來, 他們家里的日子就過的緊巴, 吃, 吃不好, 睡,睡不好,日日夜夜驚憂害怕的,姑姑跟小表妹還有姑父, 人那是眼看著一天天的瘦弱下來, 而他們唯一進補的補品, 就只靠著自己手里的那點干棗子。 先不說一樣東西吃多了總歸膩,就只說營養成分那也不均衡。 眼看著年關了, 雖說亂世, 可想到親人們的身體, 余慧就于心不忍。 常言道, 有錢沒錢都要過年不是, 姑父入營沒空,姑姑表妹瘦弱不能,那就只有自己出馬了。 這不,余慧背著姑姑,早早的摸出門,出城進到城郊的大山竄了一整日,仗著藝高人膽大,收獲了五只兔子一只麋子,眼看著天色漸暗,余慧把大家伙藏在空間,背簍里丟了兩只兔子就匆匆往家趕。 一路馬不停蹄的下山,城池就在前方。 自己身為軍眷,還身負醫術,自有優容,憑著令牌可自由進出,然,從各處逃難到此的百姓卻不一樣。 整個北地老早被洗劫了一遍,不說金銀細軟,便是糧食,也大多被敵軍收刮充作軍糧,可以說,在他們奪取順天的時候,城內除了留守的敵軍那真是十室九空…… 這樣的情況下,不要說救濟接納流離失所的百姓,便是軍糧,那也有些力不從心。 危機之下,順天府都自然戒嚴,沒法接納所有來投難民入城,不過大家也沒有眼睜睜看著百姓去死的道理,閑王便應下諸位臣公的提議,每日在城內城外支起大鍋放粥,維持難民的生機。 然而人太多了,從四面八方涌來的難民一日比一日多。 余慧穿行過密集的難民人流,艱難的進入城內,城內的情況也沒有多好,這讓她不由的擔心上了。 說來他們也沒有坐以待斃,蔡大人、單將軍等官員自有決斷,前些日子,為求活路,蔡大人他們提議,效仿敵軍以戰養戰,休整兵力階梯式出擊,墜在敵軍后方殺敵,伺機搶奪資源,救助百姓,收攏更多殘兵。 然,此法子恐也不是長久之計。 一來京都城得位不正,自封德嘉帝的五皇子私心重,內亂他在行,抗敵卻是軟蛋,沒有一點腦子的根本不配合他們來個前后夾擊滅敵,得知閑王這邊舉動后干脆蟄伏不出,只想消耗閑王兵力; 二來高狗韃靼聯盟敵軍也不是蠢的,他們也怕深入太過被斷其后路,得知后方有變,自然要分兵來攻; 一時半會的,本來就夠亂的中原土地越發生靈涂炭,杜禹辰他們這些帶兵在外的將士也打的很是艱難。 …… “阿娘,妞妞冷,咯咯咯……阿,阿娘,咳咳咳,妞妞冷……” “阿奶,二寶餓……” “爹,爹,您醒醒,您醒醒……” …… 余慧一路進城,所過之處,耳邊眼中,盡充斥著這樣的恓惶、無助、悲悸之聲。 興,百姓靠,亡,百姓苦。 余慧腳步沉沉,她覺得自己得做些什么。 做什么呢? 打從這夜開始,順天成內外的災民百姓見到了神跡。 寂靜的夜,突兀的一聲嘭響,窩在墻角,努力蜷縮在奶奶懷里的大丫迷瞪瞪的醒來。 大丫身體麻麻的,很僵硬,小小的她又冷又餓又怕,卻仍被好奇心驅使著,忍不住探頭,透過奶奶的胳膊縫隙,往聲音傳來的方向看。 一看之下…… 借著雪地的反光,看到近在咫尺就躺在雪地上的東西,大丫驚詫的瞪大雙眼,啞著嗓子,不住的使勁搖晃著昏睡中的奶奶。 “阿奶,阿奶……” 半邊身子都凍麻了的老太太迷蒙醒來,聽到是孫女的聲音,老太太下意識的扯著身上的破襖往孫女身上蓋,“大丫乖,別怕,是餓了嗎?乖乖,阿奶在,大丫別怕啊,阿奶在呢,睡吧,睡著了就不餓了……” “不是的阿奶,阿奶您看,你看那里!” “什么?看哪里?” 老太太納悶疑惑,卻仍舊顫顫巍巍的轉身,順著孫女瘦弱的小黑爪子所指的方向看去。 就見幾步開外,雪白的地上,竟然有個,有個……天,那竟然是一床棉被? 老太太不可置信的抬起僵硬的手揉了揉眼睛,再揉了揉眼睛,發現自己并沒看錯,老太太霍的松開孫女一把撲上去,把東西拽到了自己身后藏嚴實了,這才激動的抓著自家孫女的手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