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
日子他那個叔叔溫奇以及嬸子沈華娟就在跟那些想要領養他們兄妹的人在作斗爭。說起來溫季清也是覺得這些親戚都是無利不起早的貨。天知道那些親戚嚴格來說都是遠方親戚,畢竟都是一個鎮里面的,小鎮內部長久以來的通婚?;旧虾芏嗉彝ブg都沾親帶故,而這些人爭奪他們的撫養權,其實根本就不是爭奪他們,而是爭奪他們父母留下來的遺產以及那些撫恤金。至于房子是沒有的,房子都是紡織廠集體建的筒子樓,父母是廠里的職工才能住在這里,他們父母既然去世了,他們自然也不能住在這兒了。這一次溫季清比上一世還早的體驗到了人情冷暖,上一世這些大人在那里你爭我奪的時候,他只感覺到了害怕還有些微的感動,那個時候他還小,他本來以為這些人真的是看他們兄妹孤苦無依所以想要把他們帶回家。只可惜,那個時候他看不懂鄰里的那些同情的目光,也聽不懂他們私底下談論的有關于遺產和撫恤金的歸屬問題。其實在法律上來講,無論是遺產還是撫恤金,都是屬于他們兄妹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動用,哪怕是監護人也不行。如果是用到被監護人身上這個可以,但是如果用到另外的地方是要受到法律的追究的。可惜,在八十年代初期,國內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基本上還在一個雛形階段,雖然有,但是也跟擺設差不多,而且這個時代的人對法律并沒有后來那么了解。當年,他和meimei被叔叔一家領養以后,就一直在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那個時候沈華娟每天對著他們耳提面命的就是說他們兩個是在吃他們家的喝他們家的,他們家養這兄妹倆也是要花錢的,所以不到十歲的溫季清就學會了做各種力所能及的活計。這種感覺有些類似于后來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小時候,可惜他還不如哈利波特過得好,至少哈利并沒有被剝奪上學的權利,而他如果不是自己一直在堅持,一直在外面打工,后來又有了助學貸款,恐怕連學都上不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的meimei溫春玲,因為他最多也就能賺到自己的學費,并且因為他是男孩子,叔叔嬸嬸多少也有點指望著他將來出人頭地提拔他表弟的心思,對他上學的事情并沒有太過反對。而溫春玲卻在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之后就被迫輟學出門打工了,那個時候溫季清和叔叔嬸嬸幾乎鬧到了決裂,溫奇和沈華娟勉強同意讓溫春玲繼續讀高中——溫季清鬧也是有原因的,溫春玲的成績其實是很不錯的。他的meimei智商并不低,只可惜……他比溫春玲大了三歲,溫春玲初中畢業的時候他也正好高中畢業,在跟家里抗爭過后,過了暑假他就去大學報到了。只是他沒想到,他前腳去大學后腳溫春玲就被強迫退學了,甚至還被送出去打工,而他上學的這些年因為要打工,所以基本上沒怎么回過家,他也跟meimei聯系過,可是meimei卻從來沒有說過什么,只有在他臨近畢業的時候,收到meimei要結婚的消息,整個人都懵了。等他馬不停蹄的趕回家,才知道叔叔嬸嬸為了一點彩禮錢,將他的meimei嫁給了一個瘸子,叫嚴博濤。他回家的時候兩個人已經拉了結婚證,彩禮也都被叔叔嬸嬸給收起來了,就差舉辦婚宴了。后來溫季清就想,好像一直以來因為常年的寄人籬下生活,他欠缺了一點反抗精神,他會憤怒會吵架,但是到最后卻還是會妥協,嚴博濤并不是一個良配,但是溫春玲覺得嚴博濤對她不錯,溫季清也就接受了。后來也是嚴博濤教唆著溫春玲挪用公款并且攜款潛逃,而那個時候嚴博濤不知道怎么哄著溫春玲簽下了離婚協議書,又拿走了一部分錢。從頭到尾,犯罪的都是溫春玲,而嚴博濤毫發無傷。溫季清當然是憤怒的,當時他一直想要在工作室的事情結束之后,在想辦法搜集嚴博濤的證據,不能讓他一個人逍遙法外,結果沒想到……他還沒做什么呢就被送回來了。上一世的時候,在他可以算是事業有成之后才知道當年的真相,被蒙住了雙眼那么多年,就算重新看清楚了眼前的這些人,他也不能做出什么反擊,反而是已經垂垂老矣的溫奇和沈華娟將他綁在道德的懸崖上,不能走錯一步,不能有任何怠慢。只不過這一次,他看著自己已經縮小了無數倍的手,哪怕他現在的身體還很小,哪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法還并沒有十分健全,哪怕現在還沒有什么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哪怕那些遺產和撫恤金也并沒有走法律途徑交給他們兄妹,他也要嘗試著去改變一下。這一次,不是他的,他不會要,是他的,他也不會放棄,寄人籬下的生活過了十幾年已經夠了,他不需要再來一個十幾年,同時他的meimei,也需要一個正規的教育,讓她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溫春玲的背叛在溫季清而言,的確讓他十分傷心,但是那個傷心之中又夾雜著很多很多的愧疚,當年是他太過疏忽了,他們生存的太過艱難,以至于除了自己之外,他甚至沒有心力再去思考一下meimei的人生。他一直覺得作為一個成年人是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走向的,只是他從來沒想到過,如果那個人從小就是被壓迫,被當成一個傀儡一樣養大的呢?如果無論她心里有什么話都沒有人去傾聽呢?后來等他騰出手來讓meimei去學會計的時候,溫春玲溫順的去了,并沒有反抗,那個時候他覺得他給溫春玲做了一個最好的決定。可是現在想起來,他始終都忘記了去問meimei,你愿不愿意做這一行,你喜不喜歡。原來,他和強制改變她人生軌跡的叔叔嬸嬸其實也沒什么區別,當初如果不是他替溫春玲做了決定,或許溫春玲根本就不會接觸到財務方面的東西,也就不會在看到大筆的現金流的時候被迷惑了雙眼,聽憑了丈夫的幾句話就做出那種無可挽回的事情。溫春玲的人生是個悲劇,在這個悲劇里面每個人都是一個催化劑,可是更多的也因為她自己缺乏判斷力,溫季清并沒有覺得讀書能夠讓人不犯法,那些高智商的人依舊會犯罪,只是他需要讓溫春玲了解到那樣做的后果,而且不說別的,書讀得多了,也會讓人更加自信一點,溫季清還是比較相信知識改變命運這個說法的。白事過后,溫季清和溫春玲暫時還住在他們原來的家里,畢竟還沒有搬完,紡織廠也沒那么沒人性。只不過,外人都明顯的在同情憐憫這兩個孩子,而在他們親戚的眼中這兩個孩子只不過就是一個移動的小金庫——遺產和撫恤金加在一起快有兩萬塊了,在這個年代萬元戶雖然不是特別難以企及的,兩萬塊卻也不是個小數目了,畢竟這個時候的平均工